我是烟雨人 ▷

读笛孤行雅客

发表于-2007年09月05日 下午5:50评论-1条

小时候,每当听到悠悠扬扬的笛声从不远处的邻居家传出时,总会翘首凝听,进而寻音而去,站在吹笛人的一旁静静地听,那神奇美妙的笛音,从此便占据了我的神思。稍大一点,我终于有了一根自己的竹笛,于是便慢慢学会了吹笛。 

笛,可谓是乐器中的奇才,一根平平凡凡的小竹杆,钻上几个孔,再贴上一张薄薄的竹膜,便可吹出令人心醉的声音。或许每种乐器都有自身的“乐魂”,都蕴含着一定的文化内涵。西洋乐器如钢琴、提琴、萨克斯,往往有一种浑厚、深沉的感觉,正体现了西方人那种浪漫、抒情的文化风格。中国的民族乐器则不然,就如笛,以宛转、悠扬而著称,其它如古筝之类更是,这大概与中国民族文化主流的含蓄、韵致风格有一定关系。中国古代文人崇尚“六艺”,而“雅”则是他们处世和自我要求的准则,如果要选择某种乐器的话,那么琴、笛、琵琶之类的雅乐器便正中下怀了,因为这些乐器才符合主流文化的标准。 

竹子,历来被清雅之士所吟弄,成为国画“四君子”之一,代表着一种独特的品质。梅,是孤傲、高尚气节的化身;兰淡雅,深谷幽兰为君子最高境界;菊者,平素淡艳,洁雅;而竹,则为清淡秀雅,兼有高风亮节。古有以梅为“雅中之傲”,兰为“雅中之幽”,竹为“雅中之清”,菊为“雅中之洁”的说法。竹的这种“清雅”,赋之于笛中,与笛音相融,形成一种庄穆、悠悦的格调。萧与笛有相通之处,两者都是由不同的孔控音,只不过笛有膜,而箫没有。箫低沉,苍凉,而笛却有七调,既有箫的效果,更有其自身激越、悠扬的魅力。 

听笛不如吹笛。听笛者,是为闻声心变,赏心悦耳;吹笛者,则为心领神会,音为心声,抒赏兼修。相传汉时蜀川才子司马相如善弹琴,当年他在瑞仙亭弹奏《凤求凰》,融情于琴声,卓文君闻之心有灵犀,有情人终成眷属。可见司马相如的琴艺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境界之高,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与琴一样,吹笛也有境界,可分三个层次:发音准而全,能吹奏简单乐曲或观谱而奏,为初层境界;谱在心中,吹奏自如,能吹雅曲,为中层境界;能心、指、笛一体,融情入音,音为心声,则为吹笛最高境界,终就超凡脱俗。 

吹笛的最佳时间往往在夜晚。夜晚境地空旷,万籁俱静,物静,心静。此时吹笛,韵味十足,别有情趣。在皓月当空的夜晚,往树荫下放一椅一凳,泡清茶一壶,坐下来先慢慢品茶,然后轻轻端起一根激扬调竹笛,来一曲《巢湖泛舟》。此时清风徐来,茶香一片;淡辉逸撒,雅韵飞扬;境界高古、苍远,古代隐士那种飘逸感、清雅感油然而生。天下之大,此时唯我独逸;苍旷之空,此时唯我独深;万物之寂,此时唯我独乐,问苍茫大地,谁为永恒?若意犹未尽,可再吹《姑苏行》、《茉莉花》不等。 

无月之夜,卧室最宜。关掉一切电器,包括电灯,点上白烛一支,倒满一杯醇酒,先品尝几口,待酒香满室浓逸时,方端起低沉调竹笛一根,先来一曲《阳光三叠》,此时境界截然不同。烛光闪烁,清影晃动,心如东流春水奔泄;酒香四逸,沁人心脾;苍凉之音,悠悠荡荡,呜然有声。吹毕,细细品酒,顿有如入幽山仙境超然物外之畅感,心旷神怡之状自不可言述。稍过片刻,可再吹一曲《葬花吟》或《水调歌头》,吹罢不宜一发不可收拾,应知足观势而止,不然定会四处灯亮,梦断人醒,怨声不绝于耳,毕竟高雅之曲非人人能赏。此时可取来纸笔,边慢慢细饮,边低思酝酿,兴起时疾韵诗几首,书毕解衣而睡,待次日晨起再揣摩回味,其乐无穷。 

人世间熙熙攘攘,或追名逐利,或争权夺位,无休无止。人生在世,或喜或悲,或爱或憎,苦尽甘来,乐极生悲;忙忙碌碌,是非纷扰,最终人益憔悴,衰老难敌。一根小小之竹笛,便可给人带来无穷乐趣,给人以清新,给人以雅意;给人以感悟,给人以慰藉。百忙之中,偷闲自娱,一笛在手,便能寻得一份独特的情趣,一种清雅的陶醉,一种心与神的回归,何乐而不为?

本文已被编辑[王先林]于2007-9-5 20:21:08修改过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孤行雅客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王先林点评:

“一笛在手,便能寻得一份独特的情趣,一种清雅的陶醉。”好雅兴。

文章评论共[1]个
竹叶箫箫-评论

我爱笛,也爱笛声,也很想去学吹笛,可是我对音乐除了会听而外,什么也不会
  【孤行雅客 回复】:那就去弄一根自己慢慢摸索呀,不是很难饿,不过还是要找一位会的教,才会更快学会。愿你早日学会哟! [2007-9-6 16:16:53]at:2007年09月06日 早上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