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记忆
闲情雅士 著
儿时的记忆大都是模糊的,但有些记忆却是清晰的,甚至是刻骨铭心的!
儿时的记忆大都是美好的,但在我记忆深处却有些许涩涩的酸楚,甚至是沉甸甸的!
厌倦了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厌倦了人情淡薄的世态炎凉,厌倦了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厌倦了都市的喧嚣,儿时的记忆常常萦绕在我的心头,叩击着我的心扉,在我内心深处时不时产生一股骚动,促使我拿起笔来记录下我儿时的记忆。
我出生在六十年代胶东半岛一个偏僻宁静而美丽的小山村,在这里度过了我的青少时期。这是一个仅有百十户人家的小村庄,座落在两条呈东西走向的丘陵之间的谷地里,一条阔不足十米清澈见底的小河静静的从村前逶迤流过,呈月牙状将小村庄紧紧的拥抱。
小河很小,小得连名字也没有,但却异常的清澈。水源主要是地下水。山涧泉水多,这儿一处,那儿一处,一股股泉水在村头汇聚成河。这儿的土壤以沙砾土为主,地下水从沙岩的缝隙中汩汩的冒出,一路流淌冲刷着两边的沙砾,久而久之,河底铺上了一层细细的,白白的,亮亮的沙子,形成了一条白亮的沙河。那水经过沙子的层层过滤,清澈得让人心动,忍不住要用手去抚摸它,让人产生一种母亲呵护襁褓中婴儿的慈爱感。不仅清澈而且甘洌,水中含有多种矿物质,水质有点硬,甘甜爽口,“农夫山泉有点甜”这句广告词,用在这里是再恰切不过了。口渴了,只要有水,你尽可以放心的敞开肚皮饱饱的喝它个够,绝不会闹肚子的。喝足之后,舔一舔挂在唇边的水珠,再吧嗒吧嗒嘴,细细的品味一下那纯天然的甘甜,一股凉丝丝,甜滋滋的感觉贯通全身。假若此时你舒展四肢,微闭双眼,躺在那平坦干燥,洁白光亮,细软如毡的沙地上憩息一会儿,一切的烦恼,一身的疲劳皆消失得无影无踪,这时你会从心底涌出一股甜蜜的,温馨的,尽情的享受生活的美感!水中有许多小鱼,那鱼儿不知其学名,我们管它叫“蚂蚱籽鱼”,据说是蚂蚱落籽在水中孵化而成,真实如否无从考究。浅灰色的脊背,乳白的肚皮,圆润细长,流线型的线条,在水中游动十分的灵巧可爱,象一个白色的精灵,要捕捉它十分的不易。小时候常和小伙伴们拿着小铁锨,提着小铁桶,到小河里捉鱼儿。几个人联合起来在水中站成一排从水深的地方将鱼儿驱赶到水浅的地方,然后迅速的用沙子筑起两道小小的拦河坝将鱼儿围在其中,沙坝的一侧留出排水口,用青草覆盖,水可以从草缝中流出,待水排得差不多了,就可以尽情地捕捉。将捉到的鱼儿用小桶盛好带回家,让母亲在油锅里烹炸一下,嘿!那味道要多鲜美就有多鲜美,在那个年代算得上绝顶的美味佳肴了。鱼儿常有,但美味却不能常享受,因为炸鱼用油多,母亲舍不得。那时一个六七个人口的家庭,一年也就只能消费5公斤左右的花生油【虽然这里是花生产区,但都得上交国家】。在小河的沟岔有水湾的地方,春天常有许许多多的小草虾聚集在那里。这种虾个头很少,在水湾里很好捉,用笊篱往水里一绰就能捞出很多来,用油一煎,一个个带着细长毛脚的金黄色的小虾煞是好看,也很可口。每到夏天,小河就成为我们小孩子嬉戏玩耍的乐园。众多小伙伴聚集在一起,全都脱得光溜溜的,跳入清澈凉爽的水中洗澡、捉鱼儿、打水仗,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尽情的嬉闹。我们常爱玩的游戏是喷水枪。截一节竹子,在竹子一头的结节处用钉子钻一个小孔,另一头去掉结节做成枪筒,再选取一根细木棍,在其一端用碎布缠一个疙瘩头,做成通条,伸进枪筒里,这样就做成一支水枪了。用水枪在水中吸满水,喷射时迅速推动通条,水注就会从狭小的孔中急速喷射而出。游戏时或一对一或三五人一组,用水枪喷射对方,一边喷射一边不停的跳跃挪动躲避对方的喷射,直到有一方摔倒或举手投降,一轮游戏才算结束。整个游戏过程紧张刺激,好玩得很。当然这仅限于男孩子的游戏,女孩子是做不来的。玩够了,玩累了,找一处洁白干燥的沙地,用细沙将身子埋裹起来,只露出小小的脑袋来,那绝对是顶好的沙浴。一个夏天下来,你看吧,个个全身是黑黝黝、滑溜溜的,象个小泥鳅。都说农村的孩子泼实、健康,这也是一个方面的因素吧。
水美滋润着山更美。这儿的山虽没有崇山峻岭那样嵯峨挺拔、气势磅礴,却也有它独特的神韵。或绵延细长成岭,或圆润兀立象蒙古包,冷不丁的斜刺里出现一座尖削的山峰,鹤立鸡群象群山的首领,将整个山脉点缀得如诗如画,真有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韵味。山上分布着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岩石。弯腰驼背的象沧桑老人,活泼可爱的象调皮玩童,婷婷玉立的象青春少女,尖尖的象竹笋,还有的如神龟探海、灵猴拜寿……同样一块山石,你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就有不同的形象,远看是那样,近瞧又是这样,而且不同性别、年龄,不同阅历和修养的人都能从各自的角度中悟出不同的形象和寓意来。在村北的山岭上独自挺立着两块上下叠起的山石,就象一个人头上戴着顶帽子,注视着小山村,据有点文墨的老人讲此石有灵气,是镇村之宝,故以此石起村名为:帽家。如果说石铸就了山的“神”,那么花草树木则蕴育出山的“韵”。这里无论是山是岭都有泉水,常年喷涌,山泉润育出满山遍野茂盛的草木。山中多松树,树干不很高,却是千姿百态,各有丰韵。矮小的状如蘑菇,浓密的枝条和松针平展展的覆盖在树干上,不仔细看,你根本看不到树干的样子。挺拔的如翠竹,直立向上,很少有枝叉,树头的枝条也是向斜上方生长,大有雄纠纠、气昂昂的气概。更为神奇是那生长在岩石中的,整个岩石被它从中间生生的劈开,那树木顽强的屹立其中,树的底部根本就没有泥土,树根有的顺岩石向下伸入石下的泥土里,有的则单枪直入岩石中,令人不由得叹服其生命的顽强,我们称其为“劈山松”。石和松相得益彰。石因松的存在而显得鲜活有灵性,松因石的锤炼而愈显得坚韧不拔。我没有到过黄山,但我想黄山松也不过如此吧。山坡、山岭、山脚和沟边分布着众多的柳树、桃树、刺槐树、苹果树……品种繁多,各具特色。柳树分为萍【谐音】柳、垂柳、弯柳。萍柳直立挺拔,其枝条可用来编织柳篓、柳筐、柳囤,树干是做厨房用的面板、菜板最好的原料。最潇洒飘逸的是垂柳,阳春三月,柳树花开,花絮随风飘洒,纷纷扬扬点缀着天空,细长的叶子挂满枝条,长长的枝条从半空中垂到地面,象维吾尔族少女的发辫,十分的迷人,春风吹拂,柳条随风婆娑起舞,袅袅婷婷,那份飘逸好不让人艳羡,“咏柳”一诗也未道尽其中的意境。最鲜艳夺目的是桃树,满山遍野桃树遍布,这一片,那一簇,感应着春的气息,鲜艳的桃花缀满枝头,红的似火,粉的象霞,白的如雪,花香四溢,向人们昭示着春天的到来。林中点缀着无数的野草、野花。春天来了,小草挣脱了严冬的桎梧,舒展着身子,欣欣然张开了双眼,冒出嫩绿的细芽,沉寂的田野顿时显现出鲜活的生命,满目的荒芜不经意间铺上了遍地的绿茵,到处充满了绿的气息。各种花儿竞相开放,红的、粉的、绿的、黄的、黑的、白的、各色相间的,争奇斗艳,馥郁扑鼻,沁人心脾,空气中到处弥漫着花香。置身其间仿佛徜徉在花的海洋,馨香的王国里,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茂密的树木、花草,丰富的野果、野菜,庇佑和哺育了众多的动物。狼、獾、狐狸、野猪、野兔、野猫、野鸡……更有数不胜数的各种鸟儿。每到傍晚,野兽出没,鸟儿归巢之际,你听吧,野兽的吼叫,鸟儿们唧唧喳喳的吵闹声此起彼伏,响成一片,不绝于耳,给宁静的小山村增添了许多生机。
那时候几乎没有什么污染,自然环境特好。水清山绿,天是瓦蓝瓦蓝的,蓝的深邃,让人觉得天离地很高很高,偶尔漂浮的朵朵白云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洁白,在风的吹拂下时而象奔跑的羊群,时而象白衣少女在曼舞,天高云淡,空气格外的清新。这里一年四季都很美,且不说鲜花盛开的春,也不说绿色蓬勃的夏以及果实累累的秋,单说那白雪皑皑的冬就足以令人心旷神怡的了。我特别钟情这里的冬天。冰封大地的时候,万籁俱寂,满山遍野一片银妆素裹,整个山被厚重的雪覆盖,原来的黛绿变成了满目的银白,山石也被雪覆盖形成了天然的雪人,树枝上也挂满了雪,寒风吹来枝条上的雪纷纷飘落,象白雾弥漫山间。喧闹的河水也温柔的歇息在厚厚的冰层下,好一派北国风光。此时漫步在田野上,脚踏厚厚的白雪,欣赏着这映入眼帘的白色世界,心情不由得豁然开朗,心灵也会被感染得纯洁起来。厚重白亮的冰河是天然的溜冰场,每天孩子们在冰面上撒欢的玩耍。常玩的游戏是溜冰、打陀螺。在农村没有什么溜冰鞋之类的东西,但我们自有办法,找一块木板在其下方的两边平行钉上两根粗铁条做成溜冰板,再用两根木棍分别在其一端钉上铁钉做成划锥,人坐在溜冰板上双手用划锥点击冰面,人就在冰面上或慢或快的运动起来,十分的惬意。陀螺是我们用木头自制的,比较讲究的在其中部挖出一个长方形的孔并涂上油彩,抽打起来陀螺飞速旋转发出响亮的哨鸣声和炫目的色彩,煞是好看。这个游戏运动量很大,虽是数九隆冬但却常常汗流浃背。山谷间飞流的山泉水此时变成了条条银川,从山腰垂挂到山底。我和小伙伴们常常到这里溜冰。砍几支松树枝当坐垫,人坐在上面从冰川顶飞速下滑,遇到坡度极陡的地方整个人飞上了高空然后又重重的落下,这时候就需要一定胆量和技巧,必须在空中保持正确的姿势,否则稍有闪失就会重重地摔倒在冰面上,那是很危险的。整个过程紧张刺激,但越是这样就越能激起我们的好奇心,战胜了它,心中会不由得升腾起男子汉的自豪感。
在我的印象里,这里的风景既有桂林的石林美,又有苏州的园林美,还有象《西游记》中描写的花果山的美,更具有北方山林那独特的美。来到这里,仿佛寻游在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纯美的水,纯美的山,孕育出淳朴善良的山里人。这里民风醇厚,村民安居祥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播、夏管、秋收、冬藏是山里人祖辈相传的永恒的主题。全村几乎是清一色的林姓人家,我们姓王,是唯一的外姓人。据父亲讲,在他三岁的时候,我的亲爷爷病逝了,奶奶带着我父亲、伯父以及两个姑姑改嫁到这里,本应改姓林,但奶奶怕孩子长大后不愿在这里待,要回原籍,所以仍然姓王。虽是外姓人,但也没有欺生之感。那时人们和睦相处,谁家有个什么大事小成的,有个什么病灾的,街坊邻居都会伸出援助之手。这家送一把【10个】鸡蛋,那家给一只鸡,实在没什么好东西送的,就帮着干点力气活,表一表心意,七凑八凑的就帮扶着度过了难关。在农村,盖房子是头等的大事,街邻们除了凑钱凑物,更多是帮工,男女老少齐上阵,能干啥就干点啥,有时来的人多了容不下,那些未能帮上忙的心里还不乐意呢。甭说是一个村里的人了,即便是外来做买卖的,过路的,抑或是要饭的,村民们都会以情相待,拿出家中最好的食物来招待。社会治安环境特好,村里几乎没有打架斗殴的,即使偶尔有吵吵架,斗斗嘴,发生点小摩擦的,总能出来一位热心的中间人,两边一说合,寻个借口双方坐下来唠唠嗑,相互道道歉,立马握手言和,关系到比先前还密切咧。邻里之间那家的鸡跑到了这家下了个蛋,这家的主妇准会手捧尚热乎的鸡蛋送还给鸡的主人。两家的小孩打架了,最早赶去拉架的大人们不管有理没理总是先训斥一顿自家的孩子,好言抚慰别人的孩子。偶尔有护自家孩子短的,定会受到众人的责备,直到其羞愧认错为止。
父亲兄弟姊妹十一个,六男五女,十三口之家是全村中唯一的大户人家。我的继爷爷是抗日战争时期的老党员,也是村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对爷爷的许多事情我现在记不太清楚,只记得一些特征:中等偏上的个头,体型稍瘦,蛾蚕眉,眉毛很长,大眼睛,棱角分明的脸庞,粗壮的大手,腰板挺直。最突出的莫过于他那粗犷洪亮的大嗓门,喊一声房梁上的灰土一个劲地往下掉,全村人都听得见。发起火来简直就是河东狮吼,胆小的腿肚子都打颤。家法特严,众多的儿女在其严训之下绝对是遵纪守法,勤于工作的模范。铁面无私,在村中有至高无上的威望,全村男女老幼没有不敬畏的。村里谁家孩子不听话哭闹不休的,只要大人们喊一声我爷爷的名字,立刻就住声,比灵丹妙药还灵。村里秩序好,村风好与其严格的管理也不无关系。
父亲在其兄弟中排行老二。据父亲讲,他自小吃饭娇渣【挑食】,体弱乏力,直到十几岁了走路还一个劲地直跌跤。但生性倔犟,争强好胜,不甘人后。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人不如人,还不如一头朝南墙撞死。争强好胜的个性造就了他的成功,也铸成了他多桀的命运。父亲自小渴望读书,可是由于家中人口多,家里很穷,穷得男孩子一年到头就一身破棉袄,从暖春到深秋都是赤luo着身子。父亲11岁上学时仍然是精赤条条的,好在学堂里还有一位和父亲一样的孩子才不至于太尴尬。即使这样也仅仅念了一年的书,爷爷就逼着退学回家做农活。没有文化是父亲终生的心痛,每当提及此事,我总能从他的眼里看到晶莹的泪花。正因为如此,父亲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我们兄弟姊妹四个身上,常跟我们说:“我深知没有文化的痛苦,没有文化干什么都不行,你们一定要好好念书,只要想念,我就是砸锅卖铁也供你们上学,绝不会委屈了你们。”可惜我们都没有多大出息,大姐因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只念到高中,二弟高中没毕业就自愿退学,只有我和小弟混了个大专。时常想来我心中惭愧之至,深感辜负了他老人家的殷切期望。父亲面黑心善,对长辈特别孝顺,对我的继爷爷比亲的还亲。那时候几乎所有物资都是由集体统一分配,我们这里一个人口一年也就是分三四十斤小麦,但每年父亲都要给爷爷送去五六十斤。八月十五买一斤月饼我们全家留一半给爷爷一半,还外加一瓶酒一只鸡【我们一年到头是不用指望吃鸡的,家里养几只鸡一是为了产蛋给父亲补身子,二是为了卖几个零花钱购买日用品】,爷爷的儿女多,他们成家立业后在父亲的带动下都很孝顺,一个儿女给一点加在一起就很客观了,所以爷爷奶奶晚年的生活水平在我们村是最高的。对待我的姥爷【住在本村】同样如此,一次姥爷重病住院,我的两个舅舅只去看了一次就借口忙再未朝面,近两个月的时间全是父亲一个人在为其喂饭,端屎端尿,同病房的人都认为父亲是姥爷的亲生儿子,在姥爷面前直夸他养了个孝顺的儿子,当得知事情真相后全病房的人都感叹不已。由于父亲在兄弟姊妹中处处起带头作用,加之看问题比较敏锐,说话头头是道,所以在兄弟姊妹中威信很高,谁有个什么心里话,家庭和工作上遇到什么问题了都爱找父亲絮叨絮叨,时间长了父亲就成了他们的主心骨【因为爷爷岁数大了不管事了】。父亲唯一的缺陷是脾气火爆,整天紧绷着脸很少有笑面,典型的家长作风【虽然他自己说要比爷爷民主得多,认为还不算太严厉】,儿女们都很怕他。譬如他不家时我们和母亲有说有笑的,但一听到父亲进家的脚步声立刻鸦雀无声。和他在一起吃饭时也是寂静无声,以至于亲戚家的孩子春节期间串门子都不愿在我们家吃饭,原因是看到父亲紧绷着的脸和那种压抑的气氛根本吃不饱饭。正因为如此,我们小时候有什么心里话都爱跟母亲讲,时间长了父亲心理就不平衡了,常埋怨母亲在拉拢孩子的感情,是在讨好孩子,这样就显得他跟孩子们生分,其实这是他对母亲的误解。
我十分敬佩父亲惊人的悟性和顽强的毅力。没有文化,为了工作,自我上学时就成了他的老师。我在校学一点,只要得空我就教他一点,三四年的时间居然看书、读报非常的流利,遇到生辟的词也能根据前后句子的意思揣摩个八九不离十。父亲18岁时一心想当兵又被伯父争了去,因此只好死心塌地的在村务农。先是入党后为青年团书记,20岁当生产队长,一干就是26年,直到身体被累垮实在不能干了为止。那时是社会主义合作社,全村共划分四个生产队,父亲原是第四生产队的队长,在他的带领下这个队年年是增产先进队。这里的土地主要是沙砾土,不适合种植小麦、玉米,产量很低,但适合地瓜、花生的生长。那时候物资十分的贫乏,生活很苦,人们常年靠吃地瓜、地瓜干填充肚子,但第四生产队的社员上山干活在野外用餐时却常常可以吃上黄灿灿的玉米面饼子【过去我们这里有个风俗习惯,好的食物首先要满足男姓家长,家中其他人是没有这个特权的】,而最落后第二生产队的社员却只能靠地瓜和地瓜干充饥。第二生产队的队长不服气,常发牢骚说,第四生产队的地好,人也好领导,谁当队长也准是先进队,不信换换试试。要强的父亲不信这个邪,非要干出个样子给他们看看,便主动提出和那个队长对调一下。对此母亲坚决反对,和父亲闹了很大别扭,死活不肯到第二生产队,常数落父亲净赌些没味的气,自己受罪不说还连累全家人跟着吃苦。但父亲主意已决,任母亲怎么哭闹也无济于事。父亲虽然体弱乏力,但工作作风却是雷厉风行,性格执着,当天的事情做不完做不好那是绝对不行的。在其当生长队长期间,在家里吃饭从不上炕,饭量少,吃饭快,急三火四扒几口饭,放下饭碗就忙着张罗工作,常常母亲饭菜还没完全端上桌他就吃完了,一顿饭绝对不会超过十分钟。为了节省吃饭时间,父亲要求母亲必须在他吃饭之前将饭菜准备好,而且要温度适中不冷不热,否则要么发一通脾气,要么干脆不吃饿着肚子。劳作了一天,社员们都歇息了,而他却还要和队干部打算明天的活儿,算算队里的帐目,晚上十一点前很少有回家的时候。第二生产队的社员由于长期养成了自由散漫的劳动习惯,父亲接手后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要求十分的严格,几乎到了苛刻的程度。社员一天的劳动时间在十五六个小时,从春到冬几乎天天中午在田间吃饭,秋季农忙时从凌晨三点一直干到晚上十点,三顿饭都在田间吃,劳动强度、劳动的辛苦可想而知。许多人受不了,哭鼻子的,骂娘的,诅咒的,通过不同的方式发泄着心中的不满。父亲对此一概充耳不闻。他的原则是发牢骚可以,骂娘也可以,但活儿不干不行,干不好也不行。俗话说,人勤地不懒,紧张忙碌了一年,到年底决算时一算帐,第二生产队的粮食、花生足足比上年翻了一番多,总产远远超过了第四生产队。社员们心中都有一杆秤,地还是这些地,人还是这些人,只是换了个当家人,就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他们舒心地笑了,那些曾经骂娘诅咒的人面带笑容和愧疚给父亲赔礼道歉,有的甚至跪在地上不起来。那名队长在事实面前也不得不低下了头,从此哑口无言。就在这一年父亲被评全县模范生产队长,也就在这一年由于焦心上火劳累,父亲患上了严重的肝病、风湿病、胃病、痔疮等多种疾病。然而倔犟的他没有倒下,边治病边坚持工作,直到肝腹水。无奈之下,父亲想放下担子静养一下,得知这一消息全队的男女老少排队上门看望请求,许多人哭着说:“俺们知道你是为大伙儿操心劳累得的病,俺们心里有数也心疼啊,可是无论如何你也不能撂下老少爷们不管呀,没有你我们还不得喝西北风啊!你身子不好,俺们什么活也不用你干,你只要打算料理一下就行了,俺们保证完全听你的,你说咋干俺们就咋干。”听了这发自肺腑、感人至深的话语,父亲的热血再度沸腾,病情稍有好转就拖着病体咬牙又领着大伙儿干了两年,直到再次病倒。看到父亲实在无法再担任生产队长了,大队便照顾他让他担任村老头队队长,带领七八个年纪大体弱有病不能干重活的老人绿化荒山。这本是大队照顾他的身体,让他借此休养,也为了给他找一个挣闲工分的地方。但父亲的脾气就是这样,无论做什么,只要做就要做得最好,只要身体还能动弹,他就决不会闲着。每天带领这帮老人到山坡、沟边开荒植树。根据当地的气候、土质条件引种了棉槐、刺槐等树种,四五年的光景居然将村里的大大小小的荒山全部绿化起来,满山遍野一片郁郁葱葱。后来上级提倡兴办村办副业,大队又让他担任大队副业书记。在他的积极推动和带领下,先后建起了村办养兔场、养猪场。为办好这两个养殖场,父亲费尽了心思。通过各种渠道引进了德国良种长毛兔,生产的兔毛全部出口。后来又进一步办起了当时全县唯一的一处良种兔培育基地,为其他的村提供优质兔,同时还带动起村民家庭养兔的热潮,家家户户都养兔,极大地增加了集体和村民的收入。为提高生猪的出栏率,增强其免疫力,父亲积极引进外地优良种猪与本地猪进行杂交,培育出适合当地饲养的新一代优良生猪,提高了生猪的出栏率。除了平时出售外,每当过春节时大队集中宰杀十几头大肥猪,每户能分得二三十斤的猪肉,全村男女老少欢天喜地的过春节。这在当时是十分轰动的,附近的村民都羡慕不已。在父亲的努力下,村办副业搞得红红火火,一举成为全县副业生产的典型。来参观学习的络绎不绝,轰动一时。然而,父亲卸任后不到三年的光景,这两个养殖场就倒闭了,父亲对此痛惜不已。
过度的劳累和多种疾病的折磨,58岁那年,父亲带着对工作的渴望,带着对生活的眷恋,带着深深的遗憾,无可奈何撒手人寰。父亲的一生是短暂的,他的一生虽称不上辉煌,但却以其所能在当时的客观条件下最大限度的诠释了他的人生信条。除了工作严厉,要求标准高外,父亲还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虽然没什么文化但凡事肯动脑筋,善于琢磨,思维超前,接受新事物快,在生产劳动中常常搞一些小发明、小革新,积极引进、推广先进技术和优良品种,这一点在那时很少有人能做得到,这也是他之所以能高人一筹,始终保持先进的奥妙之一。譬如我们这里的气候、水利、土质条件不适宜种植水稻,自古以来也没有种植水稻的记载。但敢为人先,善于琢磨的他,在担任生产队长期间决心尝试一下。当时反对的,嘲笑的,什么声音都有。有的说那是白日做梦,异想天开。甚至有的人打赌说,如果在这里能种出水稻来,这辈子就不吃饭了。总之,没有一个人赞成的,没有一个人认为能成功的。然而,父亲就是不信这个邪,非要创造出个奇迹来不可。为取得第一手资料,他先后多次到山东莒县等水稻产区考察,了解水稻生长习性及种植技术。精心挑选出土质、水利条件比较适合水稻生长的土地作为试验田。经过两年的精心培育居然获得成功。当第二生产队的社员每户分得10斤白花花的大米的时候,许多人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因为那时在我们这里绝大多数人连大米是什么样的都没见过,更别说吃了,那是连做梦都没梦见的事啊!此事让许多人为之折服,打心眼里夸赞说,只要父亲想做的事就没有做不成的。父亲的早逝除了工作劳累的因素外与他的性格和脾气也不无关系。拨乱反正时取消了共[chan*]党执政以来的阶级成分的划分,将称呼了几十年的“地主”、“富农”改称为农民,摘掉了“地富反坏右”的帽子。这本是形势所趋的大好事,但是他们中间有些人错误的认为这样一来他们又可以恢复到解放以前那种生活,甚至有的地方还曾出现过地主向贫农索要土改时被分的房子和土地的怪事。我们村有一户富农,没摘帽子以前表现得挺老实的,见人就点头哈腰的一副温顺谦和的样子,但当摘去地富的帽子后一改往日的神态立刻神气起来,尤其是仰仗其儿子多在村中大有一点耀武扬威的气势。他曾经在我父亲面前说:“过去受你们的踩制,现在还说什么,你们贫农再也不用指望骑在我们头上了,也该我们翻身制制你们了,不信咱们走着瞧。”父亲听了心里很是气愤,但又无可奈何。此事成了他心中一个难以解开的结,一直如鲠在喉,常常生闷气。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原本那些在大集体时不听从领导整天吊儿浪当的人,摇身一变成了能人成了致富能手,有的甚至走上了领导岗位。这些人先前曾受过父亲多次的批评,现在要找父亲的回头气,经常借故难为他,故意惹他生气。对此父亲更是气愤难耐,但今非昔比加之体弱多病,只能将满腹的委屈和愤懑压抑在心中。同时看到一些村干部整天不是想工作干工作,而是吃喝玩乐,贪污腐败,全然不象他们那时一心扑在工作上。这些父亲是看在眼里气在心上,常常叹息不已,难以释怀。这一切的因素加之原本多病的身体,加剧了病情的恶化,造成了他过早离开人世的结局。【这里需要说明一点,上述所说并非否认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我只是实事求是的反映一些客观存在的事实,而且也只是一些个别的现象,同时也仅仅是为了说明造成父亲早逝的一个方面原因,别无他意,诸君切莫曲解】
每当忆起父亲,我心中常感到隐隐作痛,些许的遗憾常常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可以说,父亲是把毕生的精力和心血全部贡献给了集体事业,干了一辈子革命工作,如果是干部出身的话必定是革命的功臣。然而他是一个农民,病重无法再劳动的时候不仅得不到一点照顾而且还常常受些窝囊气……由于父亲自小体弱,吃饭娇渣,所以对美食的渴望是常人无法理解的。病重期间常在我们面前唠叨,说他吃了一辈子的苦,从来没正儿八经的下过一次饭店,等我们条件允许了能请他到饭店真正吃上一顿山珍海味也就心满意足了,也就没有什么奢求了。现在看来,这实在是小菜一碟,不值得一提。但那时我和二弟虽已结婚,然而条件都不好,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下饭店那是连想也不敢想的。因此直到父亲去世也没能满足他这点小小的心愿。时常想来,心中那个痛,那个悔啊,无以言表!我常想,假如父亲能再多活几年,假如我当时不那么死心眼【因为父亲再三强调必须得我们的经济条件达到那种程度才行】,假如……唉!可惜再多的假如毕竟不是事实,毕竟这一遗憾永远地成为我终生的遗憾!无论怎么心痛,无论怎么懊悔,无论怎么自责,失去的,永远是失去了;过去的,永远成为过去了……现在,每当到饭店用餐时,看到满桌的山珍海味,眼前常浮现出父亲的身影,耳旁回响起父亲的话语,我多想此时此刻父亲能坐在我的身边啊! 母亲是一位典型的农家妇女,务农持家,相夫教子,勤俭节约,吃苦耐劳。母亲自小也是在苦水里泡大的。三四岁的时候就没了娘,是我的姥爷既当爹又当娘拉扯了两男三女五个孩子苦熬日子。在旧社会没妈的孩子没人疼,叫人瞧不起,常常受欺负。母亲患有伤风性哮喘病,据母亲讲那是在她四五岁的时候,一次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在母亲的怀里撒娇,享受天伦之乐,想妈妈想得不行了就到邻居家找妈妈,被人家赶了出来,母亲就在那家的院门口哭睡了。后来,那家的孩子拿了一块咸菜让母亲吃了,那天风大加上哭喊就患了此病。每当说到此事母亲的眼里总是充满了痛苦的泪水,常常念道,这都是因为没妈的孩子没人疼,没妈的孩子被人欺啊!正因为如此,母亲对我们兄弟姊妹几个特别的疼爱,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母亲护孩子在村里那是出了名的。就怕孩子有个伤风感冒病灾什么的,常常是里三层外三层的把孩子包裹得严严实实,经常被捂得大汗淋漓。这一不科学的做法与母亲的愿望适得其反,孩子们常患感冒。因此,我们小时候体质大都比较虚弱,随着年龄的增长才逐渐好转起来。长大后,我们常以此开玩笑地埋怨母亲不懂得科学抚养孩子。母亲对此只是笑笑,不置可否。其实我们也知道母亲的良苦用心,也只是开开玩笑而已。那个年代的农村家庭妇女是异常的辛苦劳累的。不仅要和男劳力一同出工参加集体劳动,还要操持家务,洗衣做饭,喂养家畜家禽,拉扯孩子。而且那时候没有计划生育,孩子最少的家庭也有三四个,多的有八九上十个,农村妇女的家庭负担就可想而知了。我记得,那时母亲出工总是挑着担子,一根扁担两个箩筐,一头挑着农具,一头挑着幼小的弟弟。到农田后,找一处干燥有荫凉的地方将孩子放好再去做农活,休息时还要饲弄饲弄孩子。放工时,依然挑着担子,边走边薅路边的青草,以便回家喂猪。为了照顾父亲,母亲常常是先为父亲做好小灶后再做大锅饭,这一点在全村也是出了名的。别人家的男人常常在闲暇之余还能帮着干点家务,但由于父亲是生产队长,根本就没有空闲的时间,因此所有的家务全压在母亲一个人的身上,其劳苦程度可想而知。那时农田劳动时根据劳动强度和完成劳动的程度确定工分的,一个整壮男劳力一天能挣十个工分。母亲为了能多挣几个工分,劳动时简直就是拼命,每天是一身汗水一身泥土,这样一天能挣八个工分【一般妇女一天挣六七个工分】。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母亲就更加辛苦了。由于父亲体弱多病,几乎所有的农活都需要母亲协助【那时我们都在外工作】,而母亲的身体也不好,除伤风哮喘外,还有高血压、浮肿等疾病,整天拖着笨重的身子上山劳作,那个辛苦无法描述,每天是劳作不停汗水不止,眼睛常被汗水浸得红肿睁不开。父亲性格急,对农活要求高,常因母亲干活手脚慢或没达到他要求的标准而大发脾气,在这种情况下,母亲大都忍气吞声,实在忍不下去了也会和父亲争吵几句,数落父亲一番,但无论怎样农活还是得做的。有时母亲也会在我们面前诉诉苦,说说委屈,每当此时我心里就异常的酸楚,既心疼母亲却又无可奈何。是啊,谁让她是一名家庭妇女呢?谁让她是一名生活在农村的家庭妇女呢?都说女性是伟大的,要我说,生活在那个年代,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象我母亲那样的农村家庭妇女才是最最伟大的!!!
在我的记忆里,母亲在饮食上与父亲截然相反,吃饭比较泼实【不挑食】,长年累月是粗茶淡饭,吃剩饭剩菜简直就是她的专利,好像天生与美食无缘。人民公社时期常年吃的不是地瓜就是地瓜干。地瓜吃多了,造成胃酸过多,经常吐酸水。偶尔改善一次生活也总是省给父亲和最小的孩子吃,自己能尝上一口就算是最大的享受了。有时我问母亲不馋吗?母亲总是说有什么可馋的,能吃饱肚子就行了。我成家立业后,条件好了,千方百计想让母亲生活得好一点,而且心中也想把对父亲的遗憾在母亲身上加以补偿。得知母亲爱吃鸡,有一年的八月十五,我将母亲接到家中接二连三的让她吃了四只烧鸡。母亲吃得很有滋味,也很仔细,鸡骨上决不会剩一丁点肉渣。母亲咂吧咂吧嘴发出由衷的感叹:“我跟你爹过了一辈子了,只尝过鸡肉的味道,可从来没吃上一顿鸡,眼下呀真是条件好了,在你家里可是管够了,再也不会那么馋鸡吃了!”听了这话,我的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这就是我的母亲,这就是苦了一辈子,累了一辈子,含辛茹苦的母亲,对生活是那么的没什么奢求,是那么的容易满足!
我的童年,确切地说在6岁以前是无拘无束,无忧无虑的。那是一段美好的时光,是听着母亲常唱的当时农村流行的儿歌长大的。至今还记得几首:“小小子坐门墩,哭着闹着要媳妇,要媳妇做什么?点灯说话,吹灯做伴,来年生个胖小子。”“哧锯嘎锯,割倒姥姥大槐树,姥姥不给饭吃,上树钩鸭秋【喜鹊】蛋吃,煮也煮不烂,嚼也嚼不烂,急得小孩满头大汗。”“大闺女爬枣树,低头看女婿,女婿说你来吧,俺不去,等着滴滴答答俺再去。”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嘻戏玩耍。常玩的游戏除了上文提到的以外,还有诸如弹蛋蛋、玩“打仗”、捉迷藏、跳房子、打拍【谐音】等等,花样繁多。虽没有现在孩子有那么多的玩具,但比他们玩得有激情。最常玩的是弹蛋蛋的游戏。在硬地上挖三个等距离的小圆窝,两个以上的人,每人手拿一个玻璃球【没有玻璃球的就用碎砖、碎石子打磨一个蛋蛋】,游戏时用手将蛋蛋逐一弹进圆窝,而且既要努力使自己的蛋蛋进窝,又要尽量给其他人制造一定障碍干扰其进窝。为了能保证进窝的准确率,常常将脸贴在地面瞄准,结果弄得灰头土脸。最紧张刺激的是玩“打仗”游戏。几个人或十几个人通过出正反手分成两伙,一伙扮成解放军,一伙扮成敌人,每一伙人通过表决选出“司令”。扮演解放军的要头戴草圈作为伪装,武器是用木制的大刀、长枪,用土块作手榴弹。游戏场景主要是模仿战争影片中的情景:搞侦察、阵地战、刺杀搏斗、抓俘虏。游戏双方或在街头巷尾或在田间野外,喊杀声,搏斗声不绝于耳,常常杀得天昏地暗,尘土飞扬,但最终的结果必定是扮演解放军的一伙取得胜利。因为在我们的心目中,解放军是代表正义的,永远都是胜利者。
我自小性格特点是胆子比较小,不惹事,好静不好动。虽然时常也参加小伙伴们组织的游戏,但最大的爱好是看小人书,对小人书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那时农村很穷,大人们一般舍不得出钱买,我的小人书大都是用“压岁钱”买的。为了既节省开支,又能看到更多的小人书,我们采取一对一交换的方式,这样用一本小人书可以换好多本看。虽然不识字,由于我爱琢磨,根据画面惴测其表达的意思。久而久之,能够根据画面惴摸出一个完整的故事讲给小伙伴听,他们常常听得津津有味,并不时地发出啧啧的赞叹,露出羡慕的眼神。每当这时就是我感到最得意、最自豪的时候,也更激发了我看图讲故事的兴趣。正因为如此,自我上学后在语文学习和作文写作方面一直是同年级学生中的姣姣者。小时候,我最渴望的就是能够背起书包上学。每当看到小学生们背着书包上学,放学时排队回家,感到他们很神气。尤其是看到他们能够准确地读出小人书中的文字,比自己瞎编的意思好得多,更是羡慕的不得了,常常缠着家长闹着要上学。但那时上学年龄一般为9岁,最低年龄是8岁。被我缠得没法,父亲只好和老师商量,在我6岁那年就特批让我入了学。当时那个高兴劲就甭提了,母亲用碎面给我缝制了一个布书包,并特意在上面缀上一个用红布做的五角星,包里放了一块石墨板,一支石笔,我高兴得捧着书包反复欣赏,憧憬着上学的情景,一夜未睡。然而,凡事有得必有失。我上学的愿望是实现了,但从此我无忧无虑、无拘无束的孩童时代也就结束了。我们这里的风俗,孩子上学了就得和“野孩子”有区别,就是“小大人”了,得有规矩,帮大人们做活。
记得上学的第一天,就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与我同时上学的一个11岁男孩子是班级中年龄最大的一个,个子很高,整整比我高出半个身子,因他母亲四十多岁才得这一子,因此非常娇惯,直到11岁才送他上学。上学第一天上午第三节课时,老师正在讲课,他突然站起来打报告向老师请假回家吃奶,老师一听好气又好笑,挖苦道:“你都11岁了,长得那么大还吃奶,人家6岁的都没说请假回家吃奶,你羞不羞呀!”全班同学听了都哈哈大笑,此事成了全校的笑柄。我当时听了心里美滋滋的,感到自己突然间长大了许多。学习的第一篇课文是毛主[xi]画像下的一行大大的字:毛主[xi]万岁!从此“毛主[xi]”这三个大字和他老人家的光辉形象就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我在一二年级的时候每次考试算术、语文都是满分,只有在二年级放麦收假回来后的一次考试,语文试卷中错了一个字,得了99分,被老师罚站挨了批评。这是我自上学以来第一次挨批,心里很难受,给我的印象也很深,至今仍清晰记得。由于我自小老实、善良,因此常常吃亏。记得我上四年级的时候,由于学生少,我们班是二四年级同在一个教室的复式班。我是班长,班上有一个二年级的男生非常调皮,一次自习课时,他用木棍敲打邻座的同学,我去制止,夺他手中的木棍,他人小争夺不过我,趁我不注意,突然从口袋里掏出一把小刀朝我的额头狠狠地捅上去,并旋转了一个半圆弧,当时我的额头鲜血喷涌,血流满面,眼睛都被血糊住了睁不开,衣服上也溅满了血迹。由于出血过多,到村卫生室包扎后,头晕得都站立不稳,害得我半个月未能上学,而且还受到父母的一番埋怨。至今,我的额头上还清晰可见一块半圆形的刀疤。我心里恨恨的,心想有机会一定得报复他。终于在秋季的一天上午,他到自留地挑花生,我上山割草,在半路上和他相遇,便拦住打了他几拳,谁知他一弯腰抽出挑花生的木杠子照着我的头顶就是一杠子,当即我的头顶就起了一个大包。当时,我气极了,夺下杠子就要朝他的身上打去,但转念一想,假若把他打坏了或者打死了那可怎么交待呀,所以,只好恨恨地将他的木杠子摔到沟底了事。三年级的时候是我的本家叔叔教我们算术。他的原则是,对本家的学生要求比其他的学生更严格,同样的过错其他的学生可以原谅,但本家的不行。一次在上自习课时,我看到教室外有一只老鼠在跑来跑去,不由得喊了一声:“快看大老鼠。”这话正好被叔叔在外听到,进教室后把我从座位上提起来,左右开弓啪啪两巴掌,打得我双眼冒金星,头嗡嗡直响,心里怕得不得了。从此,见了叔叔上课心里就慌慌的,根本听不进去,对算术也就特别的讨厌。这一变化一直影响了我的整个学生时代。但是对语文我却一直情有独钟。由于有学前看小人书的基础,因此,对语文课和写作文特别有兴趣。尤其是写作文,许多同学都很打怵,东拼西凑,我却很轻松自如在短时间内写就,而且无论是我用心写的,还是随意写的,几乎每篇都被老师作为范文在班级上讲评。越是这样越加激发了我的写作兴趣,所以从小学到高中我的作文大多是作为同年级中的范文,语文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语文考试对我来说那不是进行考试,简直就是一种美的享受。学习之余,我的最大爱好是看课外书。随着识字的增多,逐渐由看小人书到看作文选、课外读物、报刊等,三年级以后,开始看大部头小说。只要有空闲就是看书。走在路上也是边走边看,常常因走路看书不是碰到路边障碍物就是被绊倒跌跤。晚上看书大都看到一点多钟,那时没有电,照明是小煤油灯,父母怕浪费煤油,也怕我熬夜熬坏了身体,极力反对我晚上长时间看书。为了不让父母发现,我把煤油灯灯光调到只有黄豆粒大小的光亮,四周用报纸遮挡住光线,将头埋在里面看,早晨洗脸时发现鼻子、嗓子里被油烟熏得黑黑的。即使吃饭我也是边吃边看,以至于饭菜是什么味道也不知道。一次我患重感冒,无法上学,躺在炕上浑身难受,母亲做了可口饭菜也吃不进去。烦闷难受得不行,我便拿起一部小说看,看着看着被书中故事情节所吸引,忘记了病痛,母亲拿来食物时我是边看边机械地咀嚼,根本没在意吃的是什么。就这样看了整整一天的书竞奇迹般地好了,心里暗自嘀咕:真神了,看书也能治病。
对农村孩子来说,一年到头,除了学习其余的时间就是劳动。不仅要参加学校劳动,还要参加集体、家务劳动。那时,学校都有实验田,从翻地到播种、管理到收获,全由学生来完成。而且一年四季都有劳动任务:春季挖药材,夏季割青草沤粪,秋季搞复收、割烧草,冬季拾柴火。每项劳动都是按不同的年级确定不同任务量。由于我上学早,年龄小,和我同龄的人一般比我低两个年级,按年级分配任务,我的任务量就要比他们多得多,所以付出的劳动量很大。这些劳动任务大都需要利用星期天来完成。任务量最大的莫过于秋季复收。所谓复收就是在农田收获结束后将遗漏的庄稼再收获上来。我们这里复收的主要是花生和地瓜。复收花生时,漫山遍野逐地块的用耙子翻找,有时翻半天也搜寻不到几颗花生。为了做到不遗漏,必须将腰弯得低低的呈弓字型,边翻地边寻找,十分的劳累。将复收的花生集中收缴晾干后还要一颗一颗的剥出里面的花生仁,这个劳动主要利用课间来完成。一个秋季下来,我们这个只有百八十名学生的小学校,复收的花生,剥出来的花生仁整整装三十多麻袋,约四千多斤。那时我们上学家里不用花一分钱,所有的费用,包括个人的学习用品全部用我们的劳动收入来支付。上中学时,正赶上搞开门办学,整“大寨田”,每天是扛石头、运土、刨地,而且常常要到外村水利工地上劳动,有时一干就是一个月的时间。劳动中,我干得最多的活就是用独轮手推车运土,长期的锻炼,推车技艺很高,一车【两筐】三四百斤的泥土推起很自如,甚至在遇到小坡度的路段,可以一只手扶着车杆就能行走。可见那时的劳动量有多大。
除参加学校组织的劳动外,还要参加集体劳动。那时在农村根本没有暑假,一年有三个假期:麦收假、秋收假、寒假。除寒假外,那两个假期纯粹是根据农忙时节安排的,都要参加所在生产队的劳动。麦收假一般为十天的时间。小学生主要是到麦田搬麦子,装车运输,拾麦穗。火红的太阳炽烤着大地,搬麦子时麦芒常常把手、脸、胳膊和脖子刺得红肿,经汗水一浸火辣辣地痛。秋收假一般是一个月的时间。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跟在犁地手的后面将犁起来的一墩墩花生拾起来甩净泥土后再一趟趟地堆积起来。一般四五个小学生就要跟下一张犁,根据地的长度每个人负责一段。劳动时赤着双脚弯着腰,双手左右开弓,要迅速拾起花生甩净泥土,动作稍微慢一点就会造成积压。常常累得腰痛、腿痛、胳膊痛,一身汗水,一身泥土。歇息时伸展开四肢躺在泥地里,就觉得莫大的享受了。每天早晨天不亮就要和大人们一起出工,下午六点多钟才收工,一天劳动十三四个小时,早饭、午饭都是在田间吃。一个月下来,个个成了黑铁蛋,手和脚都磨起了茧子。等再回到学校,坐在教室里上课,那才真切地体会到学习是多么的轻松和幸福呀!我上中学时,正是农业学大寨的高[chao]时期,整个冬季村里要组织整“大寨田”。我们这里的土质是沙砾土为主,这种土质非常疏松,存不住肥水,要想增产就必须用粘土混合起来,所以整“大寨田”主要就是压沙换土。社员们吃住在山里,在避风的地方搭上窝棚作为宿营地。我们中学生放学后不能进家门,背着书包直接到工地参加劳动,晚上挑灯干到11点钟,然后同大人们一起宿营在山里,第二天天蒙蒙亮就在起床号声中爬起来干活,快到上学时间了再吃饭背着书包直接从工地去上学。
家务劳动是因家庭、因人而异的。有的家庭大人们都挺能干的,或者是过日子比较松,对子女要求不严格的,这样家庭的孩子相对来说家务劳动就比较少,有不少的玩耍时间。但对我来说,就没有这样的享受了。由于我在家中男孩子排行老大,加之父亲身体弱,干不了重活又是生产队长整天忙队里的活,因此,家务劳动的重担自然就压在我的肩上。父亲自己虽不能干,但争强的个性使他总想把日子过得让全村人都羡慕,因此,对家务劳动要求的标准很高,安排的活儿又多,整天有干不完的活。在我的记忆里,自我上学以后,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几乎就没有玩耍、休闲的时候。从春季青草发芽开始,一直到深秋,上学期间,每天天不亮起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拿着镰刀背着篓子上山割猪草,任务量是必须够两头猪吃一天的,然后再吃饭上学。常常是割草回家后根本没有在家吃饭的时间,所以大都是手里拿着饭,边走边吃,有时实在来不及吃了,就只好等课间操的时候吃。放学回家后,刚迈进家门,书包还没放下,母亲就开始安排活儿了。本来肚子里咕咕叫,想吃点东西,但根本就不允许,只好饿着肚子咬牙完成安排的活儿。下午放学后,最常做的活儿就是浇菜园,浇一次菜园就得150多桶水,经常是一身汗一身水。我们这里土地比较多,除集体的外,还按照人口分一点到每个家庭,称为“自留地”。我们六口之家,分得了两亩多自留地。种这些地是不可能给你整时间的,完全需要挤时间去做。凡是自留地大都没有好地,而且没有大块的,是一小块一小块的,大的不超过三分面积,小的只有两张床大小,管理起来十分的麻烦和劳累。我从11岁时起,就在父亲的严厉指导下学着刨地。由于父亲在生产队要求社员劳动的标准高,因此,对做自家的活儿同样也是高标准严要求。刨地要脚站稳,用三个齿的镢头直刨一下后再接着刨一下,然后稍微隔一段距离再重复上述动作,最后再用镢头横着翻几下,为的是将地里生土翻上来,把熟土压在下面,并且要将脚印盖住,刨地的深度至少要达到1·5尺深,并要保持地面基本平整,而且不能留下脚印【因为地面留有脚印的地方容易造成土壤板结】,这是一整套的规定动作,完成这套动作后才能挪动一下脚,再重复同样的动作。为了不使地堰长草,同时也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父亲要求刨地要刨到地外堰,这样可以在地堰种上菜豆或爬蔓类的作物。刨地是农村中最苦最累的农活之一。春季本来阳气上返,人体质较虚,又是一年中食物最匮乏的季节,所以人容易疲劳,也偏觉得劳苦。常常刨不长时间就气短体乏,握着镢柄的手随着在柄上的来回滑动是又胀又痛,为了能抓牢镢柄便于发力,不时地要吐口唾沫在手上,但这样一来又加大了手与橛柄的摩擦力,增加了手的疼痛感。为解决这一问题,父亲传授的办法是抓一把湿土在镢柄上来回擦擦,然后再用湿土搓搓手,这样既保证了能抓牢镢柄便于发力,又降低手与柄的摩擦,减缓疼痛感【我这样描述,没有亲自经历的人是无论如何体会不到那种劳苦的】。一年中,最繁忙劳累的还得数秋季。除参加学校、集体组织的生产劳动外,还要忙活自家的。我们这里地瓜的种植面积广、产量大。对地瓜的收藏方式有两种:一是将地瓜切成一片一片晾干成为地瓜干;二是将鲜地瓜窖藏【那时我们这里家家户户在家中火炕下挖一个与炕的面积等同,一人多深的地瓜窖,用以储存鲜地瓜,这就是人们从秋季直到第二年早春的主要食物】。在地瓜收获的季节里,白天社员集体收获一天,傍晚将收获的地瓜按照人口分到各户,由每个家庭自行处理。我家每次能分到三千多斤的地瓜,需要连夜处理完毕。我们大都就地或把地瓜搬到附近的石硼上,用专用的刀具将地瓜切成一片一片的,然后再一片一片的摆弄晾晒,最后将剩余部分推到家中储存起来。常常要干到凌晨两点钟左右,当天的必须要当天处理完,因为第二天还要分到差不多数量的地瓜。我小时候主要是给父亲拉车或用小篓子搬运。到四年级的时候我就基本上要承担大部分的劳动了,上中学时则完全取代了父亲的这一劳动。用车推,一次要推八苹果筐的地瓜(大约600斤),抬起时车杆都被压弯曲了,父亲和弟弟就在前面给我拉车。而且搬运全在晚上,父亲提着灯笼边拉车边给我照明,山路凹凸不平,要把稳车子十分的不易,尤其是下陡坡的时候,稍不留神就会翻车,人也会从车后翻到车前。给我的感觉那时的人比劳役的牛马还劳累。现在的农村,人们的劳动量和劳动强度与那时根本就没有可比性,现在的农民哪有出那个力的。那时的农村做饭取暖都是用柴草,需要自己动手去割。从秋季草长成了开始,就要抽空割草。我是6岁开始就上山割草,上中学时就被当成年人一样看待。半天的时间需到一二里的山上割两担草(大约60个草个子),割完后要一担一担的从山上挑回家。挑上一担走一段距离放下后再回去挑第二担,这样来回倒腾着挑回家。一次下午上山割草一直到天黑,割的数量多,又饿又累,好不容易咬牙挑回家,那真是腿发颤,眼发花,感到肚子都贴到了脊梁上。回家后,急切地想吃点东西,但母亲还没做熟饭,问母亲有没有吃的,回答说什么吃的也没有。我不甘心,满碗橱子翻找,终于在最底层找出来一个玉米饼子,就急三火四的吃起来,当时觉得那饼子特别的香甜,边吃边对母亲说:“这个饼子是什么做的,怎么这么香,我从来就没吃过这么香的饼子。”但吃到一大半的时候,感觉有点苦,拿到灯光下一看,那饼子糊了一大半,而且那糊的地方都成了焦炭。原来那是贴在锅上最热地方的一个饼子,糊得根本不能吃了,母亲扔在饭橱底都三四天了准备喂鸡的。我敢肯定地说,如果不是太饥饿,即使饮食再泼实的人也吃不下去。当时,我颇为感慨,什么是美食,在你最饥饿最需要食物的时候,吃的食物就是世界上最好的美食。此事对我的印象太深了,至今想来仿佛就发生在昨天。冬季草枯萎后无法割了,就用竹耙子搂碎草,实在没草搂了就用锄头锄。大雪封山时,便拿铁锤子敲木头疙瘩。总之,拾柴火是一年中常做的活儿。对多数学生来说是渴望过星期天的,可以玩耍,放松一下。但我自上学后最打怵的就是过星期天,因为星期天就是劳累的代名词,家里总有一些干不完的活儿在等着你。按说放寒假是最休闲的,但对我来说照样不得闲。从放寒假那天起整天不是拾柴火就是从山上往家里推泥【准备往猪圈里填,用于沤粪】,一直干到大年三十的上午才能歇息。正月初二三到亲戚家串个门,初四五做寒假作业,从初六开始就又接着干活儿。除了从山上往家里推泥外,就是往自留地里推粪,准备开春的耕地用的底粪。一直干到正月十六日开学为止,作业做不完的都是利用晚上的时间做。也就是说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就只有正月期间能休息个三四天的时间,其余的除了学习就是劳动。现在的学生把学习当作一种负担,但那时我感觉学习是一种休息,一种享受。从常规来说,在农村,四季中冬季是最闲的季节,但那时我一点也没体会到闲的滋味。整个冬季我是在和花生打交道中度过的。由于我们这里是花生主产区,产量很大,每到冬季生产队都要将收获的花生分到各户去整理,根据数量给予一定的工分。父母为了多挣几个工分,同时可以赚花生壳用于烧火,每次领三千斤左右的花生,一般要一个周内完成。整理花生的工序很多,首先要挑选有两个仁、籽粒饱满、果型端正的花生作为出口果。其次就是把剩余的花生果一颗一颗用手剥出里面的花生仁。这是整理花生中最辛苦的一道工序,常常磨得手指头只有薄薄的一层嫩皮,碰一下钻心的痛。为减少手指头的磨损,我们或用蚕茧壳套在指头上或将木条用火烤弯曲做成一个木夹子,用来夹碎花生壳。但这需要一定的技巧,要做到既夹碎外壳又不夹碎里面的花生仁,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是不准用这一方法的。这种活儿大多数是利用晚上时间来完成的。每天晚上母亲给我们兄弟姊妹几个按年龄大小分配剥花生数量,完不成是不能休息的,常常要干到深夜十一点多钟(母亲更辛苦,往往要做到凌晨一点多钟)。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也没时间做,我只好把书放在花生堆上面,边剥边看。有时实在困得慌,就边打瞌睡边用手机械地剥花生,那样子既滑稽又让人看着心酸。将花生仁剥出来之后,还要进行挑选,分出一、二、三级花生仁作为出口或加工之用,剩余的等外花生仁用来榨油,还要从中将腐烂的及杂质筛选出来。整理好后,在规定的时间上缴队上。虽然花生很多,但只有整理的份,偶尔吃几个解解谗可以,却不能畅开地吃,因为队上是按照花生果与花生仁的比例收缴的,如果不够的话就要按缺的斤两扣钱的。有的人家娇惯孩子,不控制,结果常常造成亏称,需要垫付钱,这样基本上等于白干。我们家由于父母管理严格,一个冬季下来,除了足量上缴队上外,还能剩余百八十斤的花生仁,这在那时是一笔不少的外快。
那时,劳动强度大,但生活却异常的贫困。我们这里一年到头的主食是地瓜和地瓜干,条件好一点时,我们家一顿贴两个玉米饼子,父亲吃一个小的,我们和母亲5个人分吃一个大一点的,一人分一块,那时这块饼子给我的感觉比现在的山珍海味珍贵得多。吃几块地瓜就一口饼子,感觉真是好极了。一年中吃不上几顿白面饭,即使春节期间做饽饽也是里面是黑面,外面包上一层白面的。偶尔赶上过节改善一下生活,那可是大饱口福了。记得我十五六岁时每当改善生活吃面条时,一顿能吃四大海碗【如果与现在饭店用的小碗衡量,足有16碗】。每年八月十五日,全家买一斤月饼【四块】送给爷爷两块,父亲吃一块,母亲将另一块分成五份,一人一份,那只够一个三岁小孩子一口吃的。不舍得一口吃下去,用牙齿轻轻地咬一点点,细细地品品滋味,即使这样还没有完全品出味道来就没有了。春节期间买2斤大果子【桃酥】是为招待客人的,那时大家都穷,客人们大都也舍不得吃,所以一个春节下来2斤大果子也用不完。剩余的母亲当宝贝似的用小条篓盛着挂在房梁上,并严令谁也不准动,留着平时来贵客时用。我们都严遵母亲的命令,我更是连看都不看其一眼。可是,二弟就不行了,他自小象我父亲吃饭娇渣,饭顿吃不饱,过后饥饿了就乱翻找东西吃。一次,家里实在没什么好点的食物了,他忍不住就偷吃一个大果子,吃顺了嘴,又偷吃了几次。终于有一天被母亲发觉了,父母气愤得将他好一顿揍,当场就被打了个半死。我当时看得心惊肉跳,觉得二弟太可怜了,但又无可奈何。此事,对我可谓是刻骨铭心。以至于我上高中时【那时生活条件好多了】,高考前两个月,父亲觉得我学习辛苦,为增加营养,特意买了2斤大果子送给我,让我晚上熬夜时垫巴垫巴肚子。看着这大果子,我就想起了小时候二弟挨打的情景,几次欲吃,但心中酸楚吃不下。就这样直到高考结束,那2斤大果子我也没动一动,拿回家一看都生虫子了,根本没法吃了,只好喂了猪。
那时的农村,不仅物质贫乏,精神文化娱乐生活也很少。平时,只有偶尔听听盲人宣传队的演唱,看看耍把戏的【主要是杂耍、小魔术】,再有就是夏季在大街上乘凉时听老人讲故事。记得小时候最爱听我的一个本家姥爷讲故事了。至今我还留有印象的是他讲清朝末年当地一个反清农民领袖于七造反的故事,从其出生直到他去世,讲得绘声绘色,很吸引人,讲了整整两个夏天。上高中时,我曾想将其整理出来,写成一部章回小说,小说名字和每个章回的题目都起好了,可惜由于学习任务紧没有写成,后来参加工作了又忙于生计就耽搁了。前几年我再次想写这部小说,找老人让他重讲一遍时,老人已是99岁高龄了,只能简单的说个大概,根本就讲不出细节来,此事成了我今生一大遗憾。最令人激动的莫过于看电影了。小时候看的影片大都是黑白的战争片,如《南征北战》、《地雷战》、《地道战》、《奇袭白虎团》、《英雄儿女》。看的第一部彩色电影是舞剧《红色娘子军》还是无声的。文化大革命时期翻来覆去看的就是革命样板戏《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杜鹃山》、《海港》等几部影片。那时,一个公社也就一个电影放映队,在全公社七百多个自然村巡回放映,所以一年之中也就只能看上四五回电影。人们盼望看电影远比盼望过大年急切得多,数着手指算计什么时间放映队的能来。在小学时,学生们感到最光彩的莫过于到村外去迎接放映队了【那时放映队都将所有器材放在独轮车上,推着一个村一个村地转】。对电影放映员那可是贵宾级的待遇,村里挑选最干净、条件最好的人家作为放映员的吃住地,并派专人跑二十里路到公社割肉、买菜、买白面,做最好的饭菜给他们吃。放电影这天,就是全村的盛大节日,各生产队会早早的收工让社员们早早吃饭看电影。农村没有电,放电影用的电是靠人力发电。一个大铁架上安装两个象自行车一样的脚踏轮盘,两个小伙子同时在上面不停的蹬踩,这样带动发电机发电。放映一场电影需六个小伙子轮换蹬踩。后来才换成汽油发电机发电。有时遇上一部新影片,大家都急着要看,放映队就采取连夜在相邻村之间轮换放映。如果轮到我们下半夜观看的话,人们都在放映场地坐等,实在熬不住的就在原地打个盹,但没有一个人回家睡觉的,唯恐错过观看时间。一部好的影片,看一场实在不过瘾,怎么办呢?我们就采取跟场的办法,跟着放映队在周围村转。近的村有二三里,远的七八里路,摸黑走山路,深一脚浅一脚的,让石头磕的,荆棘划的,掉到水沟的,滚坡的事情时有发生。但为了过把瘾这一切谁都不在乎,乐此不疲。
对文化大革命,我的印象不是太深,只有一个大概的印象。记得上小学时,出身好,表现好的可以加入红小兵。衣袖上都戴着印有“红小兵”三个金黄大字的红袖章,胸前挂着伟大领袖毛主[xi]的像章。像章的种类很多,形状有方形的、长方形的、圆形的、菱形的;质地有铁的、塑料的、铜的,以铁的居多。上面印有毛主[xi]不同时期姿态各异的像片。男孩子一般头戴绿色仿军帽,帽上缀有红色的五角星。这身打扮觉得特新潮、特威风,走起路来也有点雄纠纠、气昂昂的味道。红小兵在村里的职责是站岗放哨。手拿红缨枪二三个人一组在村头路口站岗放哨,盘查过往的行人,翻查上山干活的大人们有没有偷拿集体的东西的。那时人们特单纯,不管是谁都要接受我们的检查,即使自己的父母兄弟姊妹也同样如此,没亲疏远近之分。另外一项职责是让每一名过往的人都要背一段毛主[xi]语录,背不上来就别想过去。从上小学开始,我们就学写大字报,一般写在废旧报纸,没有毛笔,就用玉米杆里面的软芯代替,或干脆就用木棍写。每篇大字报的开头必定是一段毛主[xi]语录,然后才写正文,内容大多是宣传革命道理,表扬好人好事,批评坏人坏事,批斗地富反坏右之类。靠街面的墙壁上用红油漆喷写着毛主[xi]语录,到处贴满了大字报。人人都要唱革命歌曲,最广泛最流行,人人都会唱的是《大海航行靠舵手》,至今歌词和旋律记得还很清晰:“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雨露滋润禾苗壮,干革命靠得是毛泽东思想。鱼儿离不开水啊,瓜儿离不开秧,革命群众离不开共[chan*]党,毛泽东思想是不落的太阳!”大队的高音喇叭从早到晚不间断地播放革命歌曲或是革命现代京剧样板戏。至今象《红灯记》那几块样板戏里的唱词我大都能唱上几段来。人人都随身带着一本红宝书,相互见面打招呼,不是你来我往的问候,而是手举红宝书,高呼一声:毛主[xi]万岁!对方则回应一声:毛主[xi]万万岁!或者高喊一句:敬祝伟大领袖毛主[xi]万寿无疆!对方回应一句:敬祝林副统帅身体健康,永远健康!社员们出工前者要集中在大队门前,手举红宝书,高呼类似的口号,再唱一段革命歌曲,然后出工。收工后仍然要集中起来呼革命口号,唱革命歌曲,然后再各自回家。那时上山干活,地头上插满了语录牌,到处是红旗,真可谓是祖国山河一片红。家家正房的门上都端端正正悬挂着毛主[xi]的画像,进家门前要面对画像三鞠躬。有炕房间的墙壁上也挂有毛主[xi]的画像,吃饭前,全家人要排着队站在画像前,手举红宝书,由当家人带头共同喊:敬祝伟大领袖毛主[xi]万寿无疆!敬祝林副统帅身体健康!然后再吃饭。斗地主我也参加过几次。那是由全体学生及村民共同参与的批斗大会。大会开始前,先是游街,地主和地主婆头戴三尺多高的用白纸糊成的大字帽,脖子上挂一块木牌,用黑墨汁写着“打倒地主×××”,然后用红墨汁打上一个大大的“×”,将其反剪双手。游街时,有人在前一边敲锣一边领着呼口号,走一段路停下来批斗一回地主。到批斗会场后,地主和地主婆由四名壮汉押着走上批斗台,站在两条叠起来的长凳子上交待罪行,高呼打倒地主的口号。那些充当打手的人常常找借口说罪行交待得不清,或口号喊得不响,举起大棒子,从背后一棒子就将地主和地主婆从凳子上打下来,跌个嘴啃泥,满脸满嘴都是血,但不允许他们喊疼,也不给其擦血,提上去继续批斗。每当看到这种情景,我的心就被吓得扑腾扑腾地直跳,根本看不下去。我父亲也私下里对我们悄悄说,那些整人的人心术都不正,心太狠,将来不会有好结果的,后来的事实也正如父亲所说的那样。
在我的记忆里,那个年代虽然物质和文化生活都很贫乏,人们的肚子是瘪瘪的,脸是黄黄的,但精神却是十分的饱满,始终对生活充满了乐观向上的态度。人们坚信在毛主[xi]和共[chan*]党的领导下,生活肯定一年会比一年好,共产主义一定能实现。没有社会分配不公的问题,大家的生活水平都相差无几,社会治安稳定,人们安居乐业,真正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人们朴素地认为作为农民就要多出力多流汗多打粮食支援国家建设,所以即使生活再苦再累也没有发怨言的。那时的领导干部是真正的带头人,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流行的一句话是:干部干部先干一步。记得在我们村有一个姓尹的公社驻点干部,整天和社员在一起摸爬滚打,同吃同住同劳动。冬季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修建水库,每天第一个到工地的总是他。下雪时,社员们尚未起床,他就已经把上工地路上的积雪清扫干净了。吃的是百家饭,由大队安排挨家逐户的轮流吃,和老百姓吃的是同样的饭,每顿饭都严格按照政府规定个人掏腰包付给2毛钱和2两粮票【别小看这2两粮票,里面含有70%的细粮和30%的粗粮,粮票对老百姓来说可是金贵的东西】,遇到有的人家推辞不要,那是绝对不行的,将钱和粮票放到饭桌上拔腿就走,并告诫这家主人,如果不收的话以后就不会到这家吃饭了。他的家在公社驻地,距离我们村20里,骑自行车也就一个小时的路程,但他一个月能回家一次就不错了,遇到农忙常常三四个月才回家一次,真正的一心扑在工作上。人们没一个不称赞的,大人小孩都亲切地叫他“老尹”。那时在领导干部的字典里根本就没有贪污、受贿、腐败这类的词,群众也没有给当官的送礼这个概念。人们普遍感到没有后顾之忧,不用考虑子女上学、就业问题,也不用考虑得病就医问题,更不用考虑工作前途问题。只要努力工作,做出了成绩就能得到相应的荣誉和地位。
那是一个具有高度精神信仰的年代。老百姓对共[chan*]党、毛主[xi]怀有朴素的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没有共[chan*]党就没有新中国!毛主[xi]是劳苦大众的大救星!毛主[xi]万岁!敬祝毛主[xi]万寿无疆!那是发自心底的祝愿!在人们心中毛主[xi]的话就是真理,只要是毛主[xi]叫做的,人们就会义无反顾的去做。毛主[xi]指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人们就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建水库,修水渠,挖平塘。现在农业的水利灌溉系统基本上都是那时的成果。毛主[xi]说“手中有粮,心里不慌。”要“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在全国范围内就掀起挖防空洞,大搞农业生产,多打粮食,多存粮食的高[chao]。毛主[xi]提倡要“艰苦奋斗”要“勤俭办一切事情。”全国人民都勒紧腰带过日子,不浪费一粒粮食,不乱花一分钱,以艰苦朴素为荣。毛主[xi]号召“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上下积极响应,就有了工农业的突飞猛进的发展。毛主[xi]要求医疗下乡,于是就有了农村医疗队,出现了大批“赤脚医生”,建立了农村医疗合作社,解决了人民群众看病难的问题。毛主[xi]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号召,全国相继涌现出了许多雷锋式的模范人物,焦裕禄式的好干部……听毛主[xi]的话跟共[chan*]党走是人们共同的心愿。对毛主[xi]的崇敬那是自古以来任何神灵也替代不了的。小时候伙伴们之间打赌,什么都敢打,唯独没有一个人敢打“打倒毛主[xi]”这样的赌。在我的心中毛主[xi]是永远不会老也不会死亡的。因此当听到毛主[xi]逝世的噩耗时,心里怎么也想不明白,不相信这是事实。老百姓更是悲痛欲绝,人们普遍认为这一来中国的天塌了,没有了毛主[xi],老百姓就没有了当家人,没有了主心骨,日子没法过了!开追悼会时不少老农哭昏在会场上,甚至有的人要自杀追随毛主[xi]他老人家而去。正是由于有了这种崇高的精神信仰,有着强大的精神支柱,人们才在那艰难困苦的岁月里保持了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物质贫乏但精神富有!那个年代还是一个崇拜英雄的年代。我们这个年龄的人是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曲成长起来的。向雷锋叔叔学习,做毛主[xi]的好学生,贯穿了我们整个小学和中学时代。学雷锋做好事在学校在社会在各行各业蔚然成风,大公无私,公而忘私,斗私批修,一心为国家、集体,爱护公共财物,拾到东西要交公,做好事不留名,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邱少云、黄继光、罗盛教、董存瑞、王杰、张思德、刘胡兰、王二小、“草原英雄小姐妹”……一个个英雄人物激励着我们。向英雄学习,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将革命进行到底!正因为有了英雄的崇拜,才有了以苦为乐,心红志坚,高唱凯歌,奔走在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上的精神风貌和豪迈壮气!
从我自身来说,自小经历的艰苦磨炼,虽然少了儿时的许多欢乐与游闲,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又是一笔终身受用的宝贵财富。无论是在学校学习,还是后来的工作中,在别人看来是困苦的事情,但在我的眼里根本没当一回事。虽然至今也没做出什么值得骄傲的成就,但却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走到现在,是靠吃苦耐劳,靠实干换来的。对此,吾心足矣,吾心安矣!
堪回首,往事如烟,生活百味萦绕心头。需要回忆的,记载的东西还很多,然篇幅所限,记忆所限,水平所限,就此搁笔。对与错自有后人评说。但不管怎样,这是我儿时生活的真实写照,没有刻意的修饰与夸张,没有虚构的故事情节,也没有去查证有关历史资料,一切全凭个人记忆所为。
(完稿于2007年9月2日夜)
-全文完-
▷ 进入闲情雅士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