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笔下的伯乐先生,早已成为名人。时下名人的买卖好做,于是伯乐先生便赶潮流开办了用自己名字命名的公司,叫“伯乐公司”。
“伯乐公司”刚开张那阵,城乡的好马良驹十分激动,万分庆幸。“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可见这伯乐的重要。而今,这不常有的伯乐,不仅有了,还开办了“相马”公司,这常有的“千里马”还愁埋没槽枥间,还担心混同劣类,还惧怕无出头之日吗?千里马们纷纷前来相投,那伯乐先生更是不敢怠慢,以质论价,一一写出评语,个个大加赞赏,匹匹划出等级,大笔一挥,大印一盖,千里马们各得其所,伯乐先生的财源也滚滚而来。
可那众多的劣马驽马眼睁睁看着一匹匹自己的同伴同乡同学亲戚朋友熟人都有了品位、官职、权力,无不眼红口馋心痒,羡慕嫉妒之心便油然而生。怎么办?它们都在苦思冥想,其中不乏有些胆大的有心机的带着重金来投石问路。常言道:吃了人家的嘴短,拿了人家的手软。开始伯乐先生虽不敢明目张胆地开据千里马的证言,但也爱于面子,不便明断,只得说些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话。尽管如此,仅凭伯乐之权威,也定会左右逢源,称心如意。这样一来,那些劣马驽马瞎马拐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上,而那伯乐先生也深深读懂了里面的文章——大大地有利可图,何乐而不为,便大张旗鼓地制造假冒伪劣之千里马,且那评语那考察报告以及那举荐职位与所受收礼金全部挂起勾来,就连“千里马”似早已过时,赶不上了飞速发展的时代,万里马、十万里马、百万里马、千万里马……也都应运而生。不怕数字大,只怕钱不多。
“伯乐公司”这一开张,一红火,一出名,一发财不打紧,其分公司,子公司,孙公司,以及父乐公司,叔乐公司,侄乐公司等等,在全国各地也纷纷开张营业,且买卖兴隆,财源滚滚,“千里马”遍天飞,遍地跑,遍野蹿,伯乐爷,伯乐子,伯乐孙也成串成批地涌现。
当然,我们还须明确这样一个事实:伯乐先生并非一味儿要钱,对那些关系网里的关系户,以及爷公司对子公司的“压荐”,子公司对孙公司的“压荐”,还有爷公司之间的子公司之间的孙公司之间的“互荐”等等还是免费的。
你道伯乐靠的是啥相马?是慧眼?是良心?是公心?是事实?是学问?是能力?是政绩?是众望?否也,否也!他靠的是权力,是权威,是主观,是随意,是金钱,是交易,是压力!
伯乐先生经过多年的经营实践,总结出一条大经验,他告诉马们说:“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你不行行也不行——不服不行!”马们无不信然。伯乐先生对那句“是好马劣马拉出来遛遛”,只有一个字评语:“呸!”
伯乐一旦腐败起来,应把韩老先生的话改一下:“世有千里马,然后有伯乐,”“伯乐常有,而千里马不常有。”或曰:“伯乐常有,而千里马说有就有,说无则无。”
-全文完-
▷ 进入李存章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