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就是七夕情人节。她的来历和中国古代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牛郎织女的凄美的神话密不可分。相传,农历七月初七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故每年的七夕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使自己也能象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能有如意称心的美满婚姻,由此形成了的七夕节,也叫“乞巧节”和“女儿节”。
中国的七夕情人节起源于汉代,传至唐朝时已热闹非凡。唐宋诗词中,七夕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节日在民间也经久不衰。宋元之际,七夕(乞巧)节过的最隆重,闹市中还设有乞巧物品专卖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简直成了人的海洋,车马难行,观其景象,绝不亚于春节,表明七夕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不知何时,也不知什麽原因,中华民族传统而又充满美奂的正宗情人节——七夕(乞巧)节,被充满复兴传统文化激情的名人名说给淡忘了。而更令华夏百姓吃惊乍舌的是,国人竟抛弃了祖宗的传统节日,拣来了西方情人节大过特过。(关于中国节日西化问题,请阅读:我欣赏没有情人的情人节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304d0b0100094i·html)
故中国大陆很多人,尤其是政府官员,富人和喜欢包二奶,三奶的达官显贵们以及热衷于婚外恋者,他们狂热于每年的2月14日的情人节,那疯狂的热情毫不亚于春节。似乎忘了自己的祖国和祖宗,七夕情人节肯定是忘了,即使偶尔想起,他们也会抛到脑后,这也许是他们最得意的改革,也许是他们显摆地位和财富的需要,也许是他们弘扬所谓先进的现代文化的杰作。
我很难理解抛弃祖国传统文化节日,大闹西洋节日会给国人带来什麽改革,究竟是谁的需要,所谓的现代文化的杰作——西方情人节竟是什麽样子呢?
我不想诋毁外国文化来逞本国文化之威,但事实上,中国的七夕节,从凄美的起源到节日本身的意义都远远超过西方情人节含义。说到此,好像比较起来有点罗嗦。好吧,就以七月初七和2月14日做简单的比较。
七、七是何等吉祥的数字。大凡有点本国文化常识的人,都知道七代表向上,升起的意思,七、七相会那就是蒸蒸日上。而2月14 是个什麽东西呢?国人都忌讳“4”,何况又是“14”,简单比较一下如何呢。用现代80后和90后的语言翻译一下“2、14”,岂不是等于“爱要死”吗?究竟到底是什麽缘故造成改革开放后节日文化的一大奇观:“2、14”取代了“7、7”就是如此令人百思不解的滑稽现象。
2007的农历7月7,竟是新世纪中国人三七相会的七夕情人节,我们应该好好热闹一番,把“2、14”赶出中国境内。让那些爱二奶、三奶,爱的要死的达官显贵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爱吧:给你们自由,为狗爬出去的洞门敞开着。
本文已被编辑[康慨]于2007-9-1 5:33:25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山水中云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