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她是朋友,一直都是。
和他相识那年,他20,她18。他们住在一个地方,只是不同村而已。
那时,他是乡下一个小学的代课老师,她初中没念完辍学在家。
他写的小说在报纸上发表了,她看到了,她说:写的真好!我要认识他。于是她就和好朋友一起到他所在那个小学去找他。他又小又瘦,文文弱弱,算不上英俊;她娇小玲珑,爱好文学。两个人一见如故,他们谈文学、谈人生、谈理想......谈到最后,她说:“你做我的文学辅导老师吧。”他说:“好啊,咱们相互学习吧。”于是她每写一篇小文章都会拿给他修改,而他有新作发表也会首先通知她看,他们在青春萌动的岁月里,除了理想和文学,没谈过别的。标准的文友!
后来他结婚了,娶了个貌如鲜花的妻子。她是在他结婚之前去南方打工的,她男朋友大学毕业分到了离她家很近的中学教书,她从南方回来结婚时才知道他已结婚,她一直后悔没送他结婚礼物。当然她结婚时他也不知道,她没通知他。
他和她再见面是10年之后的事情了。
因为他婚后拉家带口到外地生存去了,并且一去就是10年。
10年后再见面也是因为文学。她在一家很有名的文学杂志上看到他写的东西,她说:“写的真好,我要向他学习!”正好他们家从外面搬回,他和她又见面了。再见面的他和她依然一见如故,他们谈文学、谈人生、谈理想......谈到最后,他说:“我的书出版了,送你一本看看。”她说:“好啊,回头我也要写,这些年因为生活我都忘写了,但我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
于是她的作品也偶尔见报见杂志。她知道,她只所以能坚持自己的理想,是因为他。他一直是她生活指路的明灯,他的梦想和坚持梦想的态度是她前进的动力,因为有他,她觉得自己的前途一片光明。
-全文完-
▷ 进入董雨欣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