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养殖业与吃肉
如果有人问起搞养殖是为了什么,过去可能有人会直截了当的说为了吃肉。而到了今天可能有人却说是为了改善生活质量。无论哪种回答。都给我们透露出这样一个信息,那就是与吃有关。众所周知,养殖业发展到现在,吃肉只是其中一个目的,养殖不仅仅是为了吃肉。在这我们姑且不论养殖是为了什么,单就吃肉这一点来说,养殖与其密不可分。
民以食为天,吃乃人生之头等大事。中国人自古以来就讲究吃喝玩乐,吃是第一位。要说吃的学问,那可就大了,就拿吃瓜子来说,丰子恺先生就曾专门撰文述说。朱自清先生也写了一篇文章专门论吃饭。中国人会吃,世人皆知,就连洋人也都争先恐后的来品尝中国佳肴。所以就有了让人叹为观止的满汉全席和种类繁多的鲁、川、粤、闽、苏、浙、湘、徽等中国菜系。要论吃法,你随意从哪个菜系中选出一个菜品,都有人将吃法给你说的是头头是道。可见中国吃法之盛,源远流长。但无论是满汉全席的饕餮大餐还是小型家庭宴会,虽吃法不同、菜品不一,但其中主题却都离不开肉食。所以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无肉不成席”之说。
说到吃肉,在古代对于有钱人家来说也不是每餐都有,至于普通老百姓那更是一种奢望。即便如此也挡不住肉食对人们的诱惑。就连自诩清高的文人雅士也不例外。“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的这句诗虽然讽刺了当时的朝政腐败昏庸,但也反映出肉食是一种上等的美食。还有一句成语:“三月不知肉味”来形容人做事的认真和专注。但从这句话中我们也能看出,古人检验一个人做事的专注不专注,以肉诱之,便知分晓。可见吃肉的魅力之大。穷人吃肉当过年,如果过年真能吃上一次肉,那感觉是非常的好。在《笑林广记》中记载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一穷秀才,过年时上街割了二两猪肉,拿回家后妻儿都想马上吃掉,但秀才止住说:须沐浴净身三日,方可进食。他们竟然把吃肉成了一件非常庄严神圣的事。
但是到了今天,发展到家家有肉吃,人人可吃肉。吃肉已不再是一种奢侈品。肉食品迅速窜上普通人家的饭桌,连两大洋快餐食品肯德基、麦当劳也都铺天盖地而来,这都得归功于养殖业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肉品以供食用。有人可能会问,过去难道没有搞养殖的吗?当然不是,过去搞养殖只是满足少部分人的需求,那时的养殖充其量只是小范围的养殖,不能称其为养殖业。今天我们能达到家家户户有肉吃,是因为我们的养殖已发展成为一种产业。对于我国而言,养殖业起步较晚,十足是一项朝阳产业。就在改革初期,有人曾问一乞丐何为幸福,乞丐回答说:天天有肉吃。可见吃肉在他的眼中应是世上最好的东西。如果有肉吃就是幸福,那么看看今天的我们是何等荣幸!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吃肉又有了新讲究,过去是大口大块吃,专捡肥的吃、能一顿吃饱最好。而现在却是小口尝,专挑瘦的吃,吃好即可。吃肉时不但讲究吃好,而且还有吃的有档次、有水平,吃的放心、吃的环保。随着人们对生活品位的追求,这种要求也就越来越强烈。这都源于畜牧业的飞速发展,可供人们选择的肉食品种多了,人们对吃肉以前那样渴望了,所以给人的感觉是现在的人似乎变的越来越挑剔了。当然这种对生活质量的追求我们无可厚非。既然人们有这种要求,作为养殖行业就要转变养殖方式,为人们提供绿色、无污染、健康、环抱的动物性产品。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人们的口味也在发生相应的改变,但无论生活怎样千变万化,只要人们对吃肉的热情不减,就离不开养殖业的发展。由此推来,发展养殖业是我们享受生活的前提和保证。
从目前养殖业的发展情况来看,远没有达到像人们热衷吃肉那样热衷于养殖。但我们不要悲观,既然有人想吃、爱吃,那么我们的产业就会绵延不断。我们的事业就会得以继续。有市场、有销路,与吃联系紧密,故此得知我们的养殖业其事必兴、其业必火。
今天,我们的养殖业已进入良性的发展轨道,也走上可持续性发展之路,那么养殖业创造辉煌便指日可待。
-全文完-
▷ 进入一坡蒿草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