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卡夫源于新浪《中国诗刊》博客圈,那时候他是编辑。每天我都有新的诗歌贴进自己的博客,卡夫总是热情地推荐点评。后来彼此加为好友,qq也有过几次交流,得知他是新加坡人,出版过长篇小说,最近爱上了诗歌创作,于是对于每天都写诗的我当然就格外注意。昨晚他在qq里说现在已经是诗歌圈的名誉圈主可,请我自我推荐下我的诗歌。然,现在我不太喜欢网络那些虚拟的飘红和“顶或者好”之类赚人气的交流,再者,总觉在网络再怎么红也红不过木子美或者安意如,不如在自己的地盘安静写诗,多向纸质媒体发文才是正经。真可谓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耕一亩地。”可卡夫不肯放弃对我进行“每日一星”的推荐,无奈盛情难切,于是说,自我推荐不搞了,但会抽空细读你的诗歌进行简单的点评。(为题:是为长长的过门。)
选了他最近的几首诗,说说我的感觉。
“你的红唇/是夹在诗集里的书签//今夜,你/脱下月光披在身上的衣裳/让第一首诗/解开背后的扣子/然后躺下/等我吟诵//你不必问我/你很温柔,你的/高[chao]想不到也很温柔,想不到的是/你的温柔连高[chao]也很温柔//所以,我读诗/还要在诗里夹上/独一无二的书”——《读诗》
诗人将标题定为“读诗”,首行就切入主题,顾名思义,诗是用唇读的,但读者见到“红唇”二字,让人想到更多的是一个多情女子的润唇,有着fox一样的眼神,好似一个鬼魅从诗集中飘然而下。翻开,不用轻启浩齿,心就荡起了万倾碧波。诗人的首节是成功的。
第二节前两句有些突兀,如果换成我写的话,我会那样处理:“我替你脱下月光赠与的水衣……”那样,营造的气氛就更缥缈空灵了一些。古人讲究气氛的营造,现代诗歌也未尝不可借鉴古人。什么叫“诗”,无论任何体裁,现代人好象都无法用具体的语言去进行描述,只不过,诗歌在形式上与其他体裁好区分些而已,但我个人的说法:诗歌是一种可以意会不可言传的表达方式,特别注重人的感觉,即诗人和读者相互的感觉,读者若只能为诗作心动,至少说明这首诗是有可圈可点的地方的。
第三节可以一字不剩地去掉,有些画蛇添足的感觉。所谓画要留白,诗歌也一样,要给读者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
总的来说,《读诗》给我的感觉是一首“下半身”的作品,有着很浓重的暧昧气息。其实,要将诗歌写成情感浓郁甚至艳魅的诗歌也不是不可以,关键是怎样将“温柔”、“高[chao]“之类的渴望情绪处理得不留痕迹,表达得淋漓尽致,那是诗歌的“独一无二”。
若要给此诗评分,70分不多,当然是印象分。
“必须死了/才会活得更久//要人民如何相信/站着只能有一种姿势//历史也会说谎/惟独你无法背叛//倘若这是一生最后的执著/来不及后悔了/我的泪水有你的呐喊/怎么在你脸上流着”——《雕像》
此诗我最想改动一个字——“死”,改成“断了呼吸”。一个死字,给人并不是“死有重如泰山、视死如归”那类的感觉,因为诗歌首先给人的应该是语言美,是一种至高至纯的语言艺术,虽然读者明白诗人所想表达的是什么,但是,换了更贴近更舒畅的词语会给诗歌整体添色不少,因为,读诗是种享受,而不是给人一种唐突的坚硬的情绪。即使忧伤,也应该是凄美的忧郁,让人自然而然地产生怜惜,而不是强加于人的忧愁。
有个建议:将第二节修改一下:“倘若这是一生最后的执著/我为何在你的呐喊中流泪”诗歌在语言修饰方面贵在简洁干脆。个人意见。
想你想你/想你走后的每个清晨/我已习惯/掇拾散落回忆中的自己/拼不成一张完整的脸//敲打岁月/坚硬如昔/无怨于每次离别/增添华发/我已学会在梦中的浪漫/测量日远的距离//问你问你/问你陌生的一次晚上/我已擅长/吞下杯杯伤痛里的记忆/始终填不完残破的心//追逐风尘/寒冷如冰/无悔于无数沧桑/换来负担/我已学会以哀伤的黑白/瞒过扩张的年轮——《别赋》
想念总在别离后开始,整首诗的情绪是饱满的,诗人有写诗的感觉,但在措词和修炼方面还有待于加油探索,多读名作,从模仿开始也不是不可以的,当然,模仿不是生搬硬套地借鉴,而是从中悟觉诗歌的处理方式。
喜欢这句“我已擅长吞下杯杯伤痛”,原句的最后三个字去掉。最后两行甚佳,弥补了诗歌的某些不足。其实读诗是一种感觉,好与不好无法用具体的语言表述。
爱情永远是写作的题材,诗人三首诗歌都与爱情有关。但整体给人的感觉诗人不是在用“心”写诗,也就是说诗人成诗的过程没有处于恋爱的“过程”,而是为写诗而写诗,所以显得有些生硬和强求。“心中有爱心中暖”,情源于心,沁于心,才能成就文字。
我这么说,也不是说非恋爱阶段就不能写情诗,只是,无论写什么题材、体裁的文字,需要“心先动”才能触笔,也就是说,心中有了爱的“目标”才能动笔。
其实,爱的感觉也可以营造的,但要合理把握火侯,这需要纹火煎熬,不能急躁,不能浮于表面,可以观画成诗,可以听曲成诗,可以拿月当佳人,拿山当挚友,拿水当爱人。
总之,坚持才是硬道理。
-全文完-
▷ 进入轻轻走来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