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在十年之前,我在有空余时间的时候,喜欢一个人静静的看一些课外书。只要去到图书馆或阅览室里,就站在书堆报架边,随手乱翻,什么都看。但自己特意借出来看的,却没有几本,而且是专项类的书。只是后来,在路上散步时,路过一间书屋却去买了一本唐诗三百首来看。这应该是因为此书的名气如雷贯耳;也可能因为听人说过,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基于此,欲一睹其芳容,所以决心要去读一读。
这一本几百页的书,看起来不少。但我知道,全部合起来也不过就是三百首诗。既然是诗,那数字多不了,而且会有规律。一本本的政治书都要背,这点诗算什么?我就预计着想用三个月把三百首诗全部背下来。
然而这一想法真的是太天真,自以为小中学读过不少诗。但那些诗是精挑细选出来启蒙用的,顺口且易学易记。我趁着三分钟的热气升腾,拿起笔书上自己的大名,就从头开始背起来。第一天,就攻下7首诗。心里非常高兴,还认为可能会提前背完。一周以后,我却不敢去动那本书了。因为在这段时间,我一共背过了二十多首诗,我一边往后背,却把前面背过的给忘了。就这样背了又忘,忘了又背。不再前进了,停了几天,基本上背过的也全给忘了。
估计不足。其实有很多诗是比较长的,要读得懂其中的意思,才能记得住。诗,表达的是意境,抒发的是情感。对现在的人来说,不容易进入角色。对于文言文,有些字词与现代的音义不太一样,不借助一些工具书根本就不懂。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也是读诗的重要一环。
学不了,只能把它放在一边。挫败于此,看也不敢看了。可以说,不要提示,不要说起课文里的诗,里面除了一片空白,留下来的,就只有向往,忌,恨,怕。
不过,我还是喜欢去购买一些自己认为值得的书。只是,没有了以前的那份激情与认真,都是翻一下,觉得可以就买回来了。我的书大多数也就放在床边,堆在桌上。在需要的时候只要能记得在那个地方有书可用,能帮到忙就不错了。有很多书拿回来后甚至就再没有去看,结果是变旧,消失。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既然不去学,又何苦去弄那么多书回来呢?装饰?学会了的又忘记了,为什么要去学呢?打发时间?没有忘记的,用不上,为什么不把它忘了呢?等着有一天能用上吗?
我现在只是在要用的时候才去找一些书来看。所以,对于书,我是用实不实用来衡量它的存在与价值。也许,我永远都缺少书本上的知识。只是现在,书本上的知识对于我来说,却毫无价值可言。我还想把知道的很多书本知识都忘掉,只是不知道这样对我会有什么影响。
君子不可少书。输多了赢就少了。只是我还记得三百首里的最后一首诗: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杜秋娘,《金缕衣》 。
到了现在,我一边吟着马致远的《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清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
又唱起李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全文完-
▷ 进入上天苔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