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水浒》的时候,总能闻到里面有股浓浓的酒气。
《水浒》里的人,有几个不喝酒呢?不论是不是英雄,都在喝。
既然是喝酒,就不能不有酒味。
看写喝酒的书,能闻到酒味。
也有好多书,其中都写到喝酒。比如说,《天龙八部》里的大英雄乔峰,酒量之大,令人咋舌。那段誉,更是神奇。竟能以神功能把身体里的酒逼到顺手指的穴位淌出来。但,场面上写的再花花,也闻不到一点的酒味。尽管也看了好多遍。
《水浒》则不然。
那里面的人---当然是喝酒的人---一出来,就觉得酒气冲天。
五星级的当然有鲁智深。
鲁大官人做到关西五路廉访史。这官名听起来好像是廉政公署的,应该专抓贪官。难怪他以此自豪着呢。但说来却也憋气,这么大的官员竟没敢叫“镇关西”,反倒听别人叫了起来。而且假“镇关西”买卖兴隆,居然有钱有到了包二奶的程度。而这真的“镇关西”连做好事搞捐献的钱还要和别人借,似乎还是条光棍汉子,没老婆的人。官场、情场两头失意,最后还得堕入空门,连肉都没得吃。
不喝酒,不得憋屈死?
连老和尚都理解。
他喝的是憋屈酒。
每次都是真醉。
还有武二郎。
他可不喝憋屈酒。
武二喝酒那真叫个爽!那真叫英雄海量!那真叫酒壮英雄胆!中国的酒文化的积极的一面,全仗武二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醉打猛虎,醉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醉闹飞云浦,醉杀张都监,爽快得五子连珠一般利落。
但,他和鲁智深不一样的是,他喝酒,往往是在醉与非醉之间。其有恩必报,有冤必伸,恩怨分明,光明磊落之人生态度,尽在一个酒字中挥洒的淋漓尽致。
他喝的是痛快酒。不上头。
所以,他喝醉了,也是醒。
但不知为什么,后来就很少见他痛快地喝酒了。
在通篇书里,把酒从头喝到尾的,只有李逵。
这位铁牛哥哥活脱是一个长不大的顽皮少年。对宋江忠诚的像小狗一般。而这忠诚就起源于一顿好酒好饭(怪不得就是现在,交朋友也离不开酒席宴会)。我怀疑,他之所以跟定了宋大哥,在很大程度上是觉得人家能让他酒肉“管够造”。
但,小狗也会有耍脾气的时候。铁牛当然也会。有几次就一边喝酒一边跟主人汪汪了几声。这酒喝得有些败兴。
但最败兴的还是他的最后一次喝酒。我说的这败兴是让别人看着败兴,他自己倒不以为然。还觉得死后能做宋大哥鬼卒也不错。喝酒喝到这份上,太败兴了。
他的酒算是白喝了。
给李逵在酒里下了毒药的带头宋大哥,咋看也不像酒肉之徒,可好像也是整天价酒不离口。靠酒交了那么多的朋友,也偏偏就在喝酒上出了岔,而且出的都是大岔。头一回是,把一个风流俊俏的张文远带到家里,给自己弄了顶绿帽子。第二回是,自己一个人喝闷酒。喝就喝吧,非要题几句歪诗,差一点就一命归西。最后,也是死在天子赐给的奸臣下药的毒酒上。
这酒,喝的不值。
林冲、杨志、阮氏三雄……那个能离得开酒呢?
《水浒》主要写的都是汉子,也就是男人。不要说过去,就是现在的男人,也还是有一句话叫做“男人不喝酒,白来世上走”。喝酒有什么用?《水浒》的诗说得好:“能添壮士英雄胆,善解佳人愁闷肠。”您反对喝酒吗?请体谅一下这些喝酒的英雄的苦衷吧!
“男儿未遂平生志,且乐高歌入醉乡”。
但话说回来,喝酒的人也不一定就都是好汉子。比如牛二、比如张文远、比如西门庆……
有哪一部书里,有这么浓郁的酒气呢?
本文已被编辑[小萍]于2007-8-26 21:31:07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流星惊月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