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读史人永远不会自满,他们会认为自己懂得不够多。学生时代我们不需要过多地研究历史。只需要做到两点:1·能应对考试2·电视上综合知识问答节目中所有有关历史的问题可以轻松回答即可。我从小一直喜欢历史,男孩子对战争还是有些喜爱的,但是逐渐长大后我发现了战争的极度残酷:一个人只要一枪,就能使一个生命消失,而这个敌人,小时候与妈妈爸爸所有的温情,青年时与恋人间所有的故事,得子或得女的快乐,就在这一刻变成了淡淡的虚无的伤感。而这一切,在大部分时间内,都是战士们不知为何而战,不知谁对谁错时发生的,正如朴树在《白桦林》里唱道:“谁来证明那些没有墓碑的爱情和生命。”历史是一片天,每个人都是一只鸟,可以尽情翱翔。没有人可以拿学识来炫耀,因为这些都是先人留给我们的财富。历史能不能给统治者教训呢?柏杨先生说:“不能”。对这个问题我没有发言权,但我猜测“不能”的原因可能是时过境迁,不能套用历史?或是只有英明的统治者才会去关注历史,而他们不需要教训?近些年说历史说文化的大家太多了,而且掀起不止一次“读史热潮”。每一个红起来的大家也要在受到赞美的同时受到质疑和讽刺。一本一本的畅销史学书接连出版,易中天和天行健,品三国后要被“算账”,《说不尽的易中天》《解毒于丹》《孔子很着急》《庄子很生气》《〈论语〉心得》(这里连说文化的故事一并提了)等等。谁对谁错,老百姓有几个能辨别?这就是百家争鸣吗?是角度不同引起的吗?我感觉快陷入了学术迷宫了,不如回家拿一本正史看看吧,它所受的非议少了些。在游览成都金沙遗址时,我想到了一个问题:今天我参观别人的故居,几十年后是否会有人参观我的家呢?今天的人将过去人的历史说得半真半假,时常有谬误产生,几百年后人们说我们的故事时是否会演义呢?我可否相信他们呢?我也不用去相信,因为百年后自然有人会诉说,仿佛我们授权给他们。历史的作用,是鼓励后人,让逝去的人被人铭记,让活着的人认识死去的人。
-全文完-
▷ 进入玉门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