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陪同学上了趟新华书店,追着青年偶像文学的热也去看看那些名人有哪些新书上架。
青春偶像文学架子上书很多,架子也很高,远望去就能见花花哨哨的一片。至于书的封面设计,出版商总都是得花大手笔去雕琢的,因为这直接影响到销售量的问题。概许青春偶像作品大多面向青少年,其封面设计也就跟随读者群的喜好去装扮吧。这也是情理之中,孩子么总是喜欢颜色纷乱、五彩缤纷罢。
我那同学极其喜欢青春偶像文学,每一有新书上架他总挡不住诱惑的前往购取。这一趟来,看他在书海里翻滚的痴迷样子,我想又定然要抱上厚厚一叠了。这其间的代价便是接下来的一两个月里,得省吃简用了。我对青春文学并不反对,因为自己也正值青春期。读着青春文字,也总有几分共鸣的,大抵青年人有着青年人的共性吧。
跟随在同学后边,也随手打开几册来,新颖发封面以及内容插图都能让读者难以释手。青春文学的作品一般文字数量并不大,字体却不小,难道这是青年人阅读的习性?这并无大碍,也能理解接受,但我一直有个疑惑无从得解:青春偶像文学,它的价格为何普遍之高?
卖书,它卖的是文字,是图片还是其艺术价值?
且罢,我们拿起书店角落里常不被人们重视的一册“某某散文集”(当然这其中的“某某”定是文学史上的名家)来相作比较,你会发现很多不同于青春文学书籍的地方。首先它的封面一般为淡雅朴素型的,书籍里的内容也并无多大的插图,自然文字的大小也符合大众读书的习惯,书的整体厚度也通常要比青春文学的厚上许多,但她的价格一直都是处于最廉价的阶段。这是为何?
我们不能不作家的作品及艺术造诣来作不公平的比较,毕竟每个作家他有自己的创作思想;不同的生活背景不同的社会阅历导致创作的思想高度有所区别。青春文学作家他有青春期的思想,现代散文家他有属于自己的时代背景。我们不能把之混为一谈作起不公平的较量来。既然如此,那么作品的价值也就该以某个标准来衡量的吧。设若她是以字数来判定,那么一些当代、现代文学作品它定然超过了青春偶像文学;要是以其艺术价值来比较,那么我们且请中国文学研究所来判定,这毕竟不是我们这样一个普通的读者所能决定的,因此我也不敢妄自定义;要是以其封面设计以及内容排版来说,我想也会是历代文学家的书籍更胜一酬吧,毕竟历史以来他们更符合中国人淡雅朴质的习性。
那么,这就有些奇怪了,青春文学作品的标价是按什么来定夺的呢?有的作者的作品他出了一个版本不够,还出另一个新版本。内容没变,变的是形色的封面设计和内容插图。当然,这其中我们可想而知它是有所利益可图的。
这些出版商能把青少年的思想习惯抓准,使之心甘情愿的为之掏钱买书,这我们不得不为之佩服。我从中找不到答案,我想大抵是中国家长对孩子的全方面教育的意识有所提高吧。只要孩子肯读书,家长都愿意为他花钱买。那么要真是这样,我就觉得出版商有些过意不去了,他们怎么好抓住孩子爱读书的缝隙大作起文章来了呢,把利益的摄取从孩子的身上搜刮。倘若要真是这样,那么和黑心老板利用童工为其谋取利益有何区别?
当然,这一些都是我个人的设想,没有根本的依据,大家也不必把其当真,只管当作茶余饭后的闲话罢。
那么,是否说书价越高其可读性就越高呢?这个大家都可以作答,其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书价及其本身的价值有何关系呢?在青春文学书籍中,它似乎视其毫无瓜葛了,它只不过学着明星做秀的样子,按其“粉丝”的多少来发行其量。
于是在现在看来,不仅明星需要大力包装,连作家也免不了要有经纪人了。这样的文学底蕴,这样的艺术功底……我想,我就不必多说了。
无心快语作此一文,我并不是要控诉什么,也不是对某种的社会行为不满,我只是想与大家分享我的心得,以便能更好的让读者选择自己的书,买到值得买的书,从而也能更好的读书,更深的学习中国的文学。
-全文完-
▷ 进入叶琛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