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殉道英雄庞徨

发表于-2007年08月20日 晚上9:35评论-1条

世间无物抵春愁,

合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

天涯何处是神州。--《有感一章》

一、英雄相见

北京当是中国所有城市中胡同最多,胡同的名称也最多样化的城市了,而北截胡同却是这许多样式的胡同中名字最为普通的一个。此胡同内设有一所会馆,是二十二年前,当时的户部主事谭继洵带头筹资建造的,因其是湖南浏阳人,故名浏阳会馆,但是这位户部的主事万万没有想到,二十二年之后,他的儿子,正是从这所会馆开始完善自我,并最终在这里完成了自我。

浏阳会馆分前后两院,后院有西房五间,其中北套间的门楣之上挂着一幅气势磅礴的匾额,上书四字“莽苍苍斋”,门上有一副对联:“视尔梦梦,天胡此醉;于时处处,人亦有言。”初来之人单就这幅对联就可看出此书斋主人的文采与胸怀,而书斋的主人此时正坐于正对书斋门口,进门七步方可到达的一张旧式的书桌上,三十岁左右,神采非凡,右手虽久抬腕执笔,却始终无法落下,观其表情,时而眉头紧锁,时而望粱嗟叹,似是有一张巨大的网罩在他的头上。在他的身后,是放满子史经集各类书籍的书架,最显现的位置放的则是《论语》,以后依次是《大学》、《中庸》、《孟子》、《资治通鉴》,也有些关于西方历史与哲学,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书,看来书斋主人必是博学多才之人,只是不知道什么事又如此让他伤神。

书斋主人凝思着的时候,忽听有人在门口说,有客人来访,禀报的人可料想正是他的仆人罗升。书斋主人回过神,从桌前走出来问:“是什么样的客人·?”

仆人答:“他说姓梁,刚从上海回来,是先生的故友,另外还带了两个人过来,说是要介绍给先生认识。”莽苍苍斋主人一时没想起这姓梁的朋友到底是谁,只是吩咐仆人道:“罗升,你先让客人到北屋稍待一会,我马上过去。”

莽苍苍斋主人到了北屋,见到来人,急忙迎上去,道:“原来是卓如啊,一时倒还没想起你这个姓梁的兄弟了。”

“哈哈哈,我这梁不过是一个代号罢了,‘梁山好汉’四个字就涵盖了一百零八个志士,我这单单的一个梁字可能也就齐集了天下古往今来的勇士,所以复生兄一时想不起也在情理之中了。”然后二人紧握双手,相视大笑·。

复生看见与卓如一起来的两个人,其中一个四十岁的中年汉子,双目有神,神情依然俊良朗。卓如便及时引见道:“这一位就是你一直想见的,我的老师,康先生。”复生似早己料到此人便是他想见之人,随即道:“原来真的是康先生,复生失礼了,三年前先生上书当今皇上的时候我就有了想见先生的念头,而后又陆续读了先生的大作,不论是人才还是文采,复生都深感佩服。天下若真有救国救民之心者,则先生是矣。”

康先生抱拳道:“要救中国,我们需要的是更多像你这样的有志之士,其实说来,我们都只是一群知识分子,而中国的知识分子一直都是最为沉默的一群人,国富民顺的时候,皇上只是拿知识分子来偃武修文,真正到了没落的时候,又以为知识分子真的能治国平天下。我并非姜尚,当今圣上也并非周武王。但是我们这一群人是少数几个良心未泯的知识份子,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在近五十年来一直在屈辱中生存,如此庞大的一个民族,竟然被列强瓜分得面目全非,在师夷长技以制夷以后,或许我们更应考考虑整个体制的问题。此次回京正是因为当今圣上有变法之意,找我密谈,因为此事一旦让太后知道,,必会百加阻挠。”

“哦对了,这位是我的胞弟,你叫他幼博就可以了,原来在澳门,《马关条约》将台湾割与了日本,受此影响,他在那边也就呆不下去了。此次与我一起回京也是想图一番大业。”康先生引见与他同来之人。

站在一旁的幼博接过其兄康先生的话说:“复生兄有礼了,‘幼博’缘起家父希望我从开始小就能博览天下群书,不过时至今日我依然要佩服谭先生,你的仁学才称得上是博众家之长,集中西之学识,为天地之文章。”

复生说:“幼博兄过奖了,以后叫我复生就可,你在澳门创办知新报发民政之公礼,我也早有耳闻,而且你的‘广仁’比起我的仁学来说,就更加简单易懂了,我的‘仁’还是局限得很啊。”复生这样说法让在场的四个人都开怀地笑了,唯独康先生反倒陷入了沉思。

此时的康先生想起三年来一直为变法之事奔走,从北京到上海,从上海到北京,这些都足于证明他对变法之事的态度,但是七次上书以及这三年来为变法所作的努力,依然受着另一股势力的压制,难以实现,不禁暗叹一口气。

复生望着康先生深思之状,忽问到:“康先生对变法一事一直不遗余力地奔走,复生想问先生,变法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现状,中国真的能从变法开始图强么?”

康先生看着这个比他小七岁的年轻人言道:“自中国有史记载以来,图强者无不以变法开始战国有商鞅变法,汉有王莽改制,宋有王安石变法,不仅如此,日本也是由明治维新开始强大,进而侵犯中国,俄国彼得大帝亦是因改革将俄国推向大帝国的位置。我在应诏统筹全局者这样告诉光绪皇帝:‘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大变则强,小变亦亡。’,此时的中国是非变法不可。”

复生道:“那先生认当今皇上真的有变之心吗?毕竟他自己也是满洲人,不变他一样做他的皇帝?”

康先生道:“这也是我此次回京的目的,希望能通过当今皇上的老师翁同龢先生见圣上一面,陈述变与不变之厉害,至于最后皇上变不变法,则全看他一念这差了。

复生道:“变法之事,复生一定极力支持。”

当晚,复生畅谈他游经五湖时的经历,康先生谈及中国与世界历史的差异,竟一夜不眠。然而英雄相见,便是英雄成仁的开始。

二、英雄相惜

在复生与康先生,幼博相见后的第十五天,皇上召见了康先生,这一次见面,皇上便脱离了原本的皇上,而康先生一行人也正式走上英雄之路。康先生得了消息便立即找到复生,大行之举便也开始了。

“学西方,重科学,重整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浩浩荡荡的变法在复生,卓如,幼博,康先生等人的推动下开始了。一场充满希望的改良主义却又注定绝望的运动就这样开始了,连周遭的人都还没反应过来,它就开始了。

然而结局可料可知,一百零三天之后,太后发动政变,幽禁了当今皇帝,在周遭的还没来得及感受它的开始,就亲眼看到了它的结束。得知此情况后,康先生在英国帮助下逃到香港,最后转到加拿大,而卓如也受日本方面保护安全离开。四人之中唯余复生与幼博了。在复生被抓的前一天。幼博到浏阳会馆拜访谭嗣同并力劝其在日本的保护下先行潜逃。

幼博道:“复生兄是难得的人物,中国需要你继续活下去,当今圣上也希望你先转移,这是最后的机会了,倘你还是不走,我也就陪你一起殉国了。”

复生长叹一声:“幼博兄,康先生在走之前已劝过我多次,只是我意己决,愿一死以酬圣主。而且我绝不是殉国,我要殉也是殉道。你们则必须尽快离开,保留势力,以图将来。”

幼博知其无法劝说,只扯开话题道:“复生,记得在你的仁学里中,是要‘冲决一切网络’,你还赞扬法国大革命:‘誓杀尽天下君主,使流血遍地,,以泄万民之愤。’而如今却又为何又要为君而死了呢?”

复生答:“这个问题我早跟康先生谈及,我觉得我并非为君而死,只为事而死,。并非殉国,只是殉道。各国变法,无一不是从流血开始,中国变法,则请从我开始。其实改良这条路,至今还相信能成功的,恐怕也只有康先生一人。西太后在一天,变法就永不可能取得成功。即使西太后死了,只要制度未变,朝代未变,我们的变法也不可能取得成功。如今,我宁愿一死,希望的是达到血荐的效果,使后来人能循着我的血,找到中国的出路,幼博兄,你也早点离开,中国还需要你们。”

幼博长笑一声:“复生既己置生死之身外,我又何惧郐子手手中的刀,只是这样一来,我们死的意义又何在,到底是以死来告诉后人,希望他们能继续走改良这条路,还是以死证明改良这条路实则是走不通,告诉他们中国需要的是彻底的革命。”

复生很平静地说:“死的意义在我们看来并不大,后来者究竟走什么样的路,等死后我们自然也就无法知道。不过从开始参加变法那天起,我就明白整个民族不会因此而有多大改观。我做不了铲除罪恶的勇士,只做被他们铲除的烈士,中国的现状,己容不得我们去虑死的价值的轻重,哪怕只能唤起一两个人的忧国意识,我的死就不是白死了。”

幼博已经明白,面前这位己经不是变法的志士,而是一位革命的勇士,他要以死来为后来者开一条道路。于是他自己也当即决定,与这位勇干一起殉道,此道在于天下,在于苍生,在于四万万,复生的人格已无形中将他感召。

英雄相惜之际,便是一同殉道的开始。

三、殉道英雄

黄英雄似乎总是昙花一现,而且英雄之所以是英雄,却恰恰是因为他们的快速地进入历史,又快速地退出历史,时间上的极度短暂造成他们的形象上极度永恒。

康先生走后的第四日,复生独坐在浏阳会馆的院子里,望着开空,脸上露出一丝莫名的微笑。朝廷派人来抓他的时候,他也还是坐在那里,旁边的矮桌上放着一壶茶。抓他的人站在门口,竟不敢进去。

半晌,复生从座位上站起来,对来抓他的那一行人说:“不用劳烦各位了,我自己走着进去。”于是那一行人就跟在复生的后面,往刑部大牢走去。

复生到牢狱时,才发现,幼博等五人早已在里面等他了。

幼博对复生说:“复生兄,我们又见面了,而且以后也一定还会再见面了,只是不知道在哪一世。”

复生对牢里其余四人说:“把大家都连累了,其实我一个人就足于达到效果,借太后的刀来表明政府的腐败,而你们,哎……,太后这次真的做绝了。”

其余四人都表明死的决心,并且他们的死跟复生不一样,他们是非死不可,而复生是可以不死但却选择了死。有这样一个人站在高处向他们的死指引着方向,对他们来说,死己经不是什么可怕的事了,况且他们本身就是英雄,英雄从来都是不怕死的。

然后复后转向对幼博说:“你完全可以跟你的兄长一起逃走的,却选择了留下,否则,他们也抓不到你的。你的英雄气概也令我佩服”

幼博说:“与其说是我的英雄气概,不如说是你的人格感召。英雄从来都不应该是孤单的,英雄应该有英雄相识,相知,所以我要留下来,陪你一死。”

复生与幼博双手握在一起,那一刻,英雄的形象就被刻画得淋漓尽致了。

夜深的时候,复生一个人独坐着,想着自己的一生,想着走过的三十几个年头,也许只有这一次,对他来说,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完美。然而他的死,仍然对不起一些人,对父母未能尽孝,自古忠考不能两全,对妻儿,哎……,更加没有好好照顾。想到这些,复生就不禁泪下,然后这一切的一切都阻止不了他求死的决心。

这一年的秋天,具体时间是九月二十八日,一颗头颅从北京菜市口的刑台上滚下,满是鲜血的脸上,是莫名微笑。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庞徨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心海岸边点评:

回顾历史,感慨莫名。以死殉道,能感召世人。也值了。大气凛然的文字读到一片潜藏的沸腾热血。英雄气慨。在今天,仍能让人莫名感动。

文章评论共[1]个
紫尘微言-评论

拜读at:2007年08月24日 下午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