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会师
伍若兰与朱德结婚后,双方都没有留恋在新婚燕尔之中,而是投入到繁忙的革命工作中。
随着敌军压境,朱德在结婚次日晚上就把部队悄悄撤离了县城,向安仁方向进发。
说心里话,伍若兰是舍不得离开家乡和亲人的,毕竟在这里生活了二十五年,毕竟有自己的亲人、战友。朱德何尝不是如此,在耒阳生活了四十余天的他同样有点留恋之情。部队离开县城时,老乡们拉着朱德的手依依不舍。伍若兰在与亲朋好友告别之后,两眼早已滚出激动的泪水。朱德只好开导伍若兰,我们去安仁是工作需要,而且离耒阳不远。待安仁形势好转了,我们还可以回耒阳。伍若兰听了朱德的话,心里稍稍放宽。
其实,朱德的心里很清楚,这次离开耒阳,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说不准再也不可能回来了。因为眼前的局势很明朗,敌人正加紧湘南进剿的准备,加之,由于受“左”倾思潮的影响,严重地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大片的房屋被烧,老百姓喊天呼地。这种情况确实令他懊恼不已。
鉴于湘南的情况,万一守不住作何打算呢?关于这一点,朱德在陈毅离开耒阳去资兴前,特地和他思考过。他从湘南特委那儿得来消息,特派员周鲁上了一趟井冈山,很显然,周鲁上山的目的是调井冈山的部队下山,配合湘南起义。他估摸了一下日子,想必毛泽东已带队下山。看来,退路并不是没有的。朱德的一些想法,也找参谋长王尔琢交谈过。王尔琢理解朱德的心事,作为这支部队的主帅,对未来的情况作些预测那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由于朱德军务繁忙,常常工作至深夜。有时还亲自带部队,到附近一带打土豪,围歼当地的反动势力。伍若兰在忙完工作之余,就力尽妻子的职责。缝缝补补,洗洗涮涮,有时还为朱德做点可口的饭菜。伍若兰知道丈夫喜欢吃辣,还特意剁了些辣椒酱,好让朱德能多吃一碗饭。伍若兰的用心,朱德心领神会,他从心里深深地爱着妻子。
连日艳阳高照,湘南的天气变得暖和起来。伍若兰在3月29日随部队离开耒阳,一路朝安仁县进发。抵达安仁华王庙时,天色已黯淡下来。队伍按照朱德的指示,在华王庙驻扎下来。当日夜晚,朱德主持召开军事会议,布置次日攻打安仁县的作战计划。王尔琢简要地报告了安仁县的情况,并转告朱德,耒阳县委已派农军总队长刘霞率数千农军先行去攻打县城。朱德要部队做好准备,休息一夜,明日拂晓出发,紧随其后。
会议结束后,朱德没有急于回住处,而是将王尔琢留了下来。朱德告诉王尔琢,郴州方向来信报告,特委机关已经换人,由杨福涛接任特委书记一职。省委中途换人,必定有什么变化,这期间大有文章。但具体有什么文章,他也说不清楚。总之前景很不乐观,如果在安仁站不稳脚,就只有选择上井冈山的道路了。王尔琢是位老党员,自然明白朱德的担忧。
朱德回到住处,伍若兰铺好被褥,准备就寝。这时,通信员带着紧急公文,前来报告。朱德打发通信员走后,立即拆开公文,仔细阅读。
这是一份从宜章县委发来的紧急军情公文。公文里详细地报告了敌人的军情动向:3月17日,李朝芳接到白崇禧的剿匪命令,不日将开始向湘南进攻;范石生也指令所辖部队于3月25日以前分别集中塘村、坪石,3月30日向我发起总攻。
朱德阅完公文,心情变得沉重起来。他顾不得歇息,立即起草书信两封。一封报湘南特委,以做好应变准备。另一封信给远在郴州的陈毅,要他不失时机地抗击敌人,以争取较大的战斗胜利。
起草完两封信后,朱德的心情才稍稍轻松下来。细心的伍若兰默默陪着他,一夜未眠。
次日拂晓,朱德的率领队伍马不停蹄地直奔安仁,准备夺取安仁县城。当他们抵达大水塘时,得知刘霞领导的耒阳农军在唐天际(建国后授予中将军衔)率领的安仁农军配合下,已攻下安仁县城。朱德部队顺利开进安仁县城。进城后,朱德命令部队打开监狱,将被关押的共[chan*]党人和革命群众救了出来,召开庆祝大会并召集安仁县委的负责同志开会,讨论下一步的工作。
处理完一切事务性的工作之后,朱德才从紧张的工作中松弛下来。
伍若兰问朱德,还回不回耒阳?朱朱德笑着告诉她,形势已不允许部队回耒阳了。敌人正纠集重兵,准备进攻湘南,看来一场大战已迫在眉睫。伍若兰听说又要打大仗,知道形势严峻,也就不便多问了。
朱德理解妻子的心事。离开故乡故土的,当然是有些不舍。但为了革命事业,这点小事亦无法顾及。
两天之后,朱德收到了宜章县委的来信,告知敌李朝芳统率三个师的部队由宜章向耒、郴进犯,来势凶猛。朱德感到事态的严重。这时,唐天际又来报:据侦察敌吴尚一个师的部队已进驻茶陵,威胁安仁,敌第二十一军第一师的一个团,直扑安仁,形势万分紧急。朱德从早两天陈毅的来信中还得知,南面的敌人有五个师和一个教导团,已开始向宜章进攻,威胁郴州,我军已处在南北夹击的形势中。
在这样紧急的关头,朱德立即召开军队营以上干部会议,详细地分析了当前的敌情,提出迅速撤离湘南向井冈山转移的建议,得到大家一致通过。会议结束以后,朱德立即部署转移的工作事项。除派唐天际率安仁农军向攸县佯动外,下令调集耒阳两万农军,严阵以待,随时准备阻击南犯之敌。为了保证其他几路部队的统一撤退,朱德立即下达命令,通知陈毅统率周围各县的农军,开始东撤,朝井冈山方向转移。
此时,两万耒阳农军已经从3月29日起同敌军两个正规师进行了数天战斗。他们抢占有利地形,预设埋伏,用简陋的装备同敌人英勇战斗,以巨大牺牲换来了朱德部队的顺利转移。可是,县城还是失守了。敌人疯狂屠杀共[chan*]党人和工农群众,耒阳人民重新陷入白色恐怖之中。
4月2日夜,县委委员伍云甫(原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的父亲,曾任中央军委秘书长)指挥八百农军乘坐三十多只木船渡过耒水,发起攻城战斗,终因敌我力量悬殊太大失败,牺牲一百二十余农军战士。
耒阳县委接到朱德的调动命令后,果断决定由县委书记邓宗海率领农军和耒阳党政干部、群众共一万余人分四路尾随朱德部队一起上井冈山。一路从大义出境,一路从公平出境,均取道永兴,于资兴彭公庙与陈毅率领的工农革命军以及郴县、宜章、资兴起义农军会合,向井冈山撤退;刘霞一路随朱德部队取道安仁、攸县、茶陵向井冈山转移;一路由上架桥出境,取道永兴、安仁、茶陵、酃县,追随朱德部队上井冈山。
4月20日,耒阳农军在酃县追上了朱德部队。毛泽东派何长工、袁文才前来迎接。
巍峨的井冈山,山花烂漫,青竹吐翠。4月28日,朱德率领的起义部队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龙市胜利会师。会师广场人群欢腾。人们从山坡上,溪水边,小路旁,田垄间赶来,抱着希冀,满怀热情,聚集在鲜艳的军旗下,目睹这一伟大历史时刻的壮丽场景……
为欢迎远道而来的同志,毛泽东特地命令三十一团团长伍中豪带领战士们杀猪宰羊,办起一百多桌酒席,慰劳大家。席间,朱德把新婚妻子介绍给毛泽东。毛泽东马上举杯,幽默地说:“玉阶兄,湘南暴动你是双喜临门啊,一得万余农军,二得巾帼夫人,可喜可贺!”
两支部队合并后,在5月4日举行了正式会师仪式,决定组建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王尔啄任参谋长,陈毅任政治部主任,伍若兰任政治部宣传科长。耒阳上井冈山的党政干部和农军大部分编为第十二师三十四团,团长邝鄘,党代表邓宗海。其余则补充到二十八团。
从此,朱德和毛泽东成为红军的主要缔造者,被蒋匪军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称为“猪毛”。而毛泽东曾称朱德是“红司令”,并戏谑地说,“朱毛,朱毛,我是你身上的毛啊!”
朱、毛会师,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揭开了人类历史的新篇章。
双枪女将
巍巍井冈山,位于江西省西南部,地处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地势雄伟,山高林密,复杂险要,易守难攻。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来到这个人口不到两千、产谷不满万担的穷山寨,在袁文才、王佐两支农民自卫军的帮助下,开展武装斗争,站稳了脚跟,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朱毛部队会师后,革命的力量壮大了,根据地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热潮。
在这期间,伍若兰一直跟随在朱德身边,一边从事群众工作,一边苦练枪法。开始她练右手,后来又练左手,不久就能左右开弓、双枪并发了,成为军营里有名的“双枪女将”。
5月,伍若兰带领宣传队员来到宁冈白石乡塘南村,帮助群众开展分田运动。塘南村是一个较大的村庄,这里的土豪劣绅较多,反动地主和封建势力一直竭力阻挠、使分田运动迟迟没有搞起来。伍若兰把在耒阳的工作经验传授给宣传队员,要求她们深入到贫苦农户中去,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她平易近人,亲自帮助群众劈柴挑水,洗衣做饭,很快就和群众融合在一起,村里的男女老幼都喜欢跟她接近,谈心。
伍若兰的房东女主人谢贤妆,是个胆小怕事的青年妇女,平时为人很老实,连大门都不出一步。干练大方的伍若兰利用饭前饭后的时间,教她识字学文化,给她讲革命道理,还以自己的革命经历启发和动员她参加社会活动。在伍若兰的帮助和带领下,谢贤妆不仅胆子一天天大了,不但能把出门了解的情况及时反映给伍若兰,而且主动在妇女会里承担了送信、做军鞋等重要任务。
伍若兰在调查中发现,该村群众对土地改革存在怕的心理。原因是塘南村过去也搞过打土豪分田地,可是在“三月失败”时,逃亡的土豪劣绅卷土重来,反攻倒算,使广大贫苦人民一直抬不起头来。这次红军回来以后,土豪劣绅表面上不敢胡作非为,背地却煽风点火,恐吓群众,甚至扬言:“我们是铁打的钉,铆不走,他们是河里的水,要流去”。不少群众害怕了。
弄清情况后,伍若兰觉得要打消群众的顾虑,就要提高群众的觉悟,使心明眼亮。于是,她在村里举办农民夜校,从思想发动到宣传党的土地革命政策,列举事实,摆出铁证,揭露土豪劣绅破坏分田的阴谋,还培养了一批农民骨干分子。经过学习,群众的积极性提高了,暴动队、农会、妇女会、儿童团等群众组织如雨后春笋似地成立起来。伍若兰抓住时机,召开群众大会,发动群众揭发斗争了谢祖生、龙志思等几个搞反攻倒算的土豪劣绅,孤立了极少数,带动了一大批中间阶级,使分田运动顺利发展,战果辉煌,受到了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的表扬。
伍若兰不仅善于做群众工作,而且打起仗来也很勇敢。那时,并冈山战事十分频繁,部队几乎天天打仗,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伍若兰刻苦学习军事技术,一有空就和红军指战员一起,练习射击,后来到了百发百中的地步。
红色革命的蓬勃发展,引起蒋阶石极大恐慌,他电令在湖南、江西两省部队联合对根据地进行“会剿”。为了粉碎敌人的“会剿”,红四军采取对湖南敌军取守势,对江西敌军取攻势的方针,在5月中下旬,两次取得永新大捷,击溃赣军杨如轩二十七师三个团,全歼一个团,击毙敌团长刘安华,杨如轩负伤。蒋介石极为恼火。一个月后,命令杨如轩二十七师和杨池生九师联合反攻井冈山,由杨池生为总指挥。红军在永新龙源口摆开战场迎敌。
伍若兰参加了龙源口战斗,她跟随朱德的队伍冲上新七溪岭,迅速占领制高点望月亭,设立指挥所。敌军以五个团的兵力向山上猛扑过来,一次次被英勇的红军打退。伍若兰在指挥所除担负指挥传递工作外,还时时射击敌人,掩护战士,为伤员包扎伤口。
战斗从头天夜晚一直打到次日中午,敌军还没有占领高地,他们便孤注一掷,用七、八挺机枪作掩护,抢占了望月亭前沿有利地形风车口,直接威胁着红军的指挥所。
紧急关头,朱德亲自上阵,身先士卒,端起挺机关枪,向敌群猛烈扫射。伍若兰也手持双枪,纵身跳出战壕,带领战士们奋不顾身地冲向敌人,夺回了风车口。红军战士势如破竹,一路追杀敌人,打得敌人鬼哭狼嚎,吓得杨如轩和杨池生逃之夭夭。龙源口大捷传开后,伍若兰和宣传队员们写成一首歌谣:“打败江西两只‘羊’”。
作为军部宣传队的领导,伍若兰经常深入连队,给战士们讲课、谈心,组织文娱活动,活跃了战地生活,鼓舞了战士们的斗志。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伍若兰冒着枪林弹雨,向敌人阵地喊话,宣传红军的政策,敦促白军弃暗投明,对瓦解敌军起了很大的作用。红军战士的生活相当艰苦,吃的是红米饭、南瓜汤,穿的是草鞋,睡的是稻草铺。陈毅同志考虑到伍若兰工作性质特殊,请示军部同意给她配了匹马,她自己却很少骑,经常让给体弱的女战士或伤病员用。
由于都在前委工作,伍若兰和贺子珍经常见面,两个亲如姐妹,互相照顾。有一次,朱德去湖南茶陵阻击国民党湘军,一个月未归,伍若兰十分担忧和思念。贺子珍察觉了她的心思,刚好毛泽东要贺子珍速送一封机密文件给朱德,贺子珍就提出不要一个警卫员,只要伍若兰陪她去就能完成任务,理由是她熟悉路径,而伍若兰会使双枪,强过几个警卫员。毛泽东同意了,后来她们果然顺利完成任务。
其实,在井冈山所有红军女战士中,伍若兰无论是文化水平、工作能力还是组织能力,都是很出色的。有一次,伍若兰带两个女同志外出写标语,遭遇十几个敌人袭击。伍若兰镇定若如,手持双枪左右射击,当场击毙四个敌人,吓得其余的落荒而逃。朱德知道后,高度评价她:“会做群众工作,会搞宣传工作,会打仗,能文能武,不愧为双枪女将。”建国后,党和政府在井冈山建立了全国第一座革命历史题材的人物雕塑园,园内共有20位雕像,全部是井冈山斗争时期的重要领导人物,其中两个女性就是伍若兰和贺子珍。当然,这是题外话了。
黄洋大捷
1928年7月,湘赣两省国民党军在湖南省主[xi]何健指挥下,对井冈山根据地进行第二次“会剿”。当时,湖南省委错误估计了革命形势,要求红军主力撤离井冈山去湘南攻打郴州城。尽管毛泽东、朱德、陈毅等极力反对,但湖南省委特派员杜修经仍然带走了红军大队人马去湘南。结果红军先胜后败,伤亡惨重,其中二十九团只剩下一百多人,二十八团二营营长袁崇全叛变,杀害了红四军参谋长王尔琢。红军大队的离开造成边界力量空虚,敌人趁机在进犯,不到一个月,各县城被占据,党政组织大部分被破坏。这就是井冈山根据地的“八月失败。”
8月下旬,敌军纠合八个团的兵力第二次“会剿”井冈山。当时,红军主力仍然在湖南,井冈山守军只有三十一团一营的两个连,敌我力量悬殊很大。是死守还是撤离,大家意见不统一。在讨论会上,伍若兰向团长朱云卿建议动员赤卫队、暴动队和广大群众参战,利用黄洋界的天险抗击来敌,得到采纳。
会后,伍若兰组织机关女红军,深入发动群众,组织了担架队、救护队和喊话队,与战士们日夜备战,在黄洋界哨口用竹钉、篱笆、擂石、滚木、壕沟等设置了五道防线。伍若兰还抽调十个口才好的女同志成立了喊话队,在战场上分化敌人。
8月30日,敌军四个团从宁冈源头村向黄洋界发起猛烈进攻。由于山高路窄,敌人只能一个一个往上爬,枪炮很难发挥作用。战士们在团长朱云卿、党代表何挺颖和一营营长陈毅安指挥下,居高临下迎敌。当敌人进入有效射程内,陈毅安一声令下:“打!”红军弹无虚发,射向敌军,敌人一个个倒下。伍若兰则带领赤卫队员、暴动队员和革命群众,从山上推滚木、巨石,砸得敌人鬼哭狼嚎。敌人往回跑,踩在竹钉上,死的死,伤的伤。就这样激战一天,红军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
下午4时,敌人不死心,饿着肚子再次发起进攻。交火后,伍若兰为首的喊话队高声叫喊“穷人不打穷人”等口号,还在煤油桶里放鞭炮,加上战士们的喊杀声,形成了一股强大反攻声势。
这时,红军的一门迫击炮修好抬上了黄洋界。有位红军战士是从国民党军起义来的,曾当过炮手。陈毅安一拍他的肩头,然后指着远处敌人的指挥部,说:“你不是干过炮兵吗,这次看你的了。我命令你,打掉它!”这个战士嘿嘿笑着,盯把迫击炮左看右看,说:“我以前使用的不是这种炮呢,不过打响是没有问题,打中就难说了。”说完,他目测敌人指挥部的距离后,调整好炮的方向,对准,一按机关——没有打响!
战士们重新放进一颗炮弹,再放——还是没有响。这下,战士们傻眼了!怎么回事?伍若兰跑过来,摸摸倒出的哑弹,说:“可能是时间久了,炮弹受潮了。我们耒阳农军把松树挖个眼,放进炸药和钢珠子,比这厉害多了。”
原来如此!现在只剩最后一发炮弹了,怎么办?伍若兰说,再试试吧,没准这颗就行呢。
也只有再试了,哪怕也不行。
没想到,“轰——”第三发炮弹真的响了,不偏不倚正击中敌人指挥部,吓得敌指挥官屁滚尿流,他们以为红军大队回来了,急忙带着队伍逃之夭夭,溜回湖南去了。
“我们胜利啦,我们胜利啦!”战士们高兴地跳起来。
喜讯传到毛泽东那里,他激动不已,写下了那首著名的《西江月·井冈山》。伍若兰呢,这个红军女秀才,连夜组织宣传队员们套着京剧《空城计》里诸葛亮的一段唱词,为黄洋界保卫战编写了一段:
“我站在黄洋界上观山景,忽听得山下人马乱纷纷。举目抬头来观看,原来是湘赣发来的兵。一来是农民斗争少经验,二来是红军主力远离了永新。你既得宁冈茅坪多侥幸,为何又来占我的五井?你既来就该把山进,为何在山下扎大营?你莫左思右想进退两难心神不定,我这里内无埋伏外无援兵。你上得山来我无别敬,我准备了红米南瓜、南瓜红米铹赏你三军。来!来!来!请你到井冈山谈谈革命。”
-全文完-
▷ 进入朱文科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