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江南雨西北风潇湘泪竹

发表于-2007年08月16日 上午10:48评论-0条

又是一季江南雨。不知有多少个日夜了,也不知有多少个雨季,江南雨总是忽轻忽重,时快时慢地从人们身边溜走。忙碌的人们,于江南雨的来去、她多情的歌声和千姿百态的舞姿,也已习以为常,毋自寻找各自的生计。而当江南雨禁不住要敲打他们时,人们才无奈地拖长声音说,哦,又下雨了……

江南雨风姿的凸显,在黄梅季节,最令人回味。你尽管足不出户,就可以嗅到江南雨的清新,听到江南雨优美的旋律。不紧不慢的在细细密密的江南雨声赶走了一切澡动的喧嚣声,站在窗前,静静地地享受这如绵绵缠缠、淅淅沥沥的雨声,你顿感清爽,飘飘荡荡中,你就是一粒雨珠,清爽飘逸,洁净无比。不知觉,你推开了窗户,迎面扑来一阵清香,栀子花香?玉兰花香?还是幽幽的兰草花香?……哎,什么花香也无法比拟,只是透心窝地爽,透心窝地超然。这时,你或许是一场午觉醒来之后,或许是半夜酣梦之余……

撑了一把现代油纸伞,在雨街上徜徉。蓝色的裙裳飘洒出雨的忧伤,或有一身素色霓裳,突入你眼睑,雨帘一亮,清云一闪,这就是江南雨的光茫!

江南的雨,是大自然最美丽,最忧伤的一笔了。有时如和弦的音乐,如丝如笛;有时如轻快的呼哨,忽急忽慢;有时如沉重的埙,深沉压抑。

杏花,春雨,江南;白马,秋风,塞上……

三月杏花潇湘雨,六月梅子黄时雨,八月桂花梧桐雨,江南雨如烟。江南的女子美如画。江南荷花雨的晶莹剔透,江南桂花雨的万里飘香,江南的秋雨萧瑟,江南的冬雨轻尘泥香、小寒侵被……

江南雨斜斜

江南雨细细

江南雨斜

斜成檐前翩飞的燕子

江南雨细

细成荷塘浅笑的涟漪

江南雨

是阿婆河边捣的衣

江南雨

是阿妈屋前舂的米

江南雨

是水乡月上柳梢的洞箫

江南雨

是稻田夕阳晚照的竹笛

江南雨里有一把圆圆的纸伞

江南雨外有一个圆圆的思绪

江南雨有情

绵绵得使江南人不想离别

江南雨有意

密密得使外乡人不愿归去

撑一把细竹纸伞,听一曲丝竹江南,染一身黄梅丝雨,踱一弯青石小巷,品一壶淡香清茶。

凝眸处,又见江南雨如烟……

那雨,时而如雾般弥漫,时而象玉帘撒珠,在葱翠的茶山上嬉戏,在绍兴的乌篷船顶跳跃,在瑶琳溶洞的仙境口滞留,在枫桥夜泊的钟声里旋舞,在惠山泥人的眼眶中浸润,在明珠塔下的黄浦滩头栖息。

江南雨,有着女人的灵气。她轻拂每个雨中行走者的急躁,沐浴长途跋涉者劳累的身躯;她把青山洗的更加鲜亮,她把古塔洗的更有朝气;她为右军祠的墨池注入着新鲜,她为鲁迅的毛笔输送着神韵。江南雨,阴柔中洋溢着热情,雷峰塔下,向你滔滔不绝倾诉妖女白蛇的人间柔情;吴宫墙外,向你含情脉脉讲说越女西施的望乡归思;报恩寺里,向你原原本本描述大乔二乔的幸福时光。

走在雨中,仿佛与苏轼同行:“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蹒跚中,还听到柳宗元别样的愁思和悲怆:“惊风乱颭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我似乎看到他端起酒樽,一饮而尽:“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回到西北,江南的氤氲渐渐被记忆风干,日日领教的是骄阳似火下的炎炎酷暑。整个夏天,少有雨下,偶见乌云,仅听惊雷,不见地湿。偶有雨来,顷刻就烟消云散,甚至经常是沙尘暴夹杂着狂风嘶哑的吼叫,迅猛而势不可挡,转瞬就偃旗息鼓了。于是,西北风成了酷热里消暑的寄托。体味边塞风,竟是那样的亲切,虽然它让漠上狼烟起,戈壁寸草寒,但它一旦从古人的苍凉诗句中走出来,便挽絮扬花,在绿洲的杨柳枝叶间,潇洒地梳理起凉意来。西北风,有着多样的嗓音:在山之风口,粗重而深沉,在牧场草原,嘹亮而悠远,在阡陌良田,抒情而清爽,到了夜阑人静的篝火旁,又变成了柔柔的低吟。

西北风是透着强悍,壮阔,辽远的一道粗线条的风景,是苍鹰勾描的,是雪峰点缀的,是沙漠戈壁的铺垫,绿洲的飒爽英姿才显得格外的醒目和清丽。西北风,造就了西北人刀刻般的脸庞,黝黑的发亮的肤色,正如江南雨装扮了女子的娇媚,西北风却打理着西北汉子的刚毅和彪悍。

江南是雨润泽出的羞赧,西北是风锻造的沧桑。雨本身是无声的,借助青山绿水的回荡,它的旋律才无比的美妙;风本身也是无形的,借助树木桑田的招展,它才显得如此婀娜。江南雨,西北风,两者好像没有什么联系,恰如江南人对雨司空见惯了一样,大西北人是被风拉扯大的——也许,最熟悉的,才是最亲切的。我只是想说,在柳宗元和苏东坡的眼里,一种风景,却是两样心情。而在我的眼里,江南与西北,迥然不同的两种风景,却给了我一样的情怀。

雨,无声的走了,风,依然在我的身旁缠绕……

本文已被编辑[风落梧桐]于2007-8-16 14:31:44修改过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潇湘泪竹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风落梧桐点评:

柔情的文字,恬适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