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都认为独生子女是最幸福的一代,“小皇帝”、“小公主”,有爷爷奶奶疼,有爸爸妈妈爱,不愁吃不愁穿,要玩什么都有条件,要学什么都有资本。
我的女儿,5岁多一点,还真像个小公主,倨傲不群,顽劣异常,常常惹得我和爱人哭笑不得。最伤神的是女儿不肯吃饭,三餐都要赶鸭子上架似的逼她吃,甚至喂她吃。尽管爱人每天都变着花样做她喜欢吃的菜,她还是无动于衷,吃饭的时候,仍然慢吞吞,心不在焉,好像吃在她嘴里的不是饭粒而是难以下咽的药。每每这时,她妈妈总要义正严词地“教训”她:“你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有的你吃,你不吃,想当年,你爸爸小时候,想吃还没得吃,很少的饭常常是兄弟姊妹抢着吃,哪里还讲究口味。像你爸爸又矮又瘦,就是小时候饿的。你想不想长高?想不想长漂亮?想的话,就认真吃,多吃饭。”其实女儿也不是不吃东西,她喜欢吃副食、零食和水果,有时大人不准她吃得太多,她就偷着吃。
如果仅仅是懒得吃也算不了什么,更让我不可思议的是,小小年纪的她居然还爱美,人模人样地学起了梳妆打扮。每天起床嚷着要妈妈帮她扎辫子,扎完后往镜前一站,如不满意又得重来;上街给她买鞋买衣裤,她也有自己的主见,要买她在电视里看到的牌子,要买她喜欢的颜色和款式,她才不管你的价格贵贱,稍不如意就哭着闹着不肯罢休;学游泳要买泳衣,学跳舞要买舞鞋、舞衣和舞裤,缺一不可;买给她学画画用的颜料,她也学着大人涂抹到手指、脚趾甲上,独自一个人偷偷地欣赏。孩子的这种跟成人攀比的心态不能不让我忧心。于是我常“开导”她:“小孩子不能太讲究,从小要学会体凉父母赚钱不容易。想你爸爸妈妈小时候哪有你这样的福气,那时候家里穷,一年到头只能到过年的时候才买一身新衣裳。平时穿的是大人改小了的衣服,往往是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穿了老三穿。”
对于孩子一些超出年龄的举动,尽管我们苦口婆心地说教她,但幼稚如她又不是很懂,有时反而奇怪地问:“为什么爷爷奶奶公公婆婆不给你和妈妈饭吃,不给你们买新衣服?他们没钱为什么不去上班呢?”女儿的回答让我们啼笑皆非,也目瞪口呆,真不知怎样才能让她理解过去的那个时代。
一天,女儿看了一个喜剧片《家有儿女》,便跑过来缠着我说:“爸爸带我去和妹妹(她表妹)玩喏!为什么妹妹不和我住在一起?”当时我正在电脑上玩,她妈妈在另一间屋里打麻将。我便不耐烦地呵斥她:“别闹了!去看电视!今天没时间,下次去吧!”我能感觉到女儿悻悻离去的身影,便很奇怪女儿今天为什么这么乖,不吵也不闹。于是我偷偷地跟着女儿到了她的房间,想看看她在忙什么。走近一看,才发现小小年纪的她原来在默默地流泪,楚楚可怜的样子真让人心疼。
我惊讶地问她为啥哭了。没想到她稚声稚气地冒出一句话来:“我一点都不幸福!爸爸是电脑大王,妈妈是麻将大王,没有人陪我玩,我烦死你们了!”这话一出口,我如醍醐灌顶,猛然醒悟。原来女儿也有不开心的时候,她竟然把这种不开心视为“不幸福”。
是啊!女儿一天天的长大,几乎是一天一个样。可我们成天只顾唠叨她的吃饭长身体,关心的只是她在幼儿园的表现,关注的只是如何想法子让她多学点东西,根本不关心她平时的心理成长过程,特别是不注意观察她的玩耍状况。上班时间不用说无暇顾及,下班回家,都各自忙自己的事情。像我就是看书、上网,她妈妈要么忙家务,要么打麻将,老是把女儿一人撇在一边。有时为了防止女儿侵犯我们的“空间”,还主动帮女儿买来她喜欢的光碟,想法将她套在电视机旁。长期以来,女儿也养成了一个雷打不动的习惯,进屋第一件事便是跑到自己的房间打开电视,要么看少儿频道,要么放映成套光碟,成天看得痴迷不醒,吃饭睡觉都要人叫唤。在这当中,女儿最大的收获便是将一些电视广告语背得滚瓜烂熟,对一些电视人物的神态模拟也出神入化。
回想自己的育儿方式,检讨自己的育儿思维,我深为自责。要知道,今天的孩子在物质生活方面是不缺什么了,但她们的精神世界比起当年我们那一代要微妙得多、复杂得多。那时的我们尽管物质生活贫乏,但由于能与兄弟姊妹或同龄人打成一片,自然葆有一份天赋的纯真。但如今女儿她们,别看成天有电视机、各式各样玩具相伴,似乎不寂寞,但她们没有兄弟姊妹,缺乏同龄人的相互濡染和交流,内心其实很孤单、很脆弱。加之电视等多媒体信息的淘洗,其心灵比起她们的父辈更加容易早熟,就像那催熟的稻禾,谷粒粗糙但营养不足。天长日久,孩子们就会变得以自我为中心,不为他人着想,只替自己考虑;有的养尊处优,受不得委屈,受不了挫折;有的稍不如意便性格倔强,争宠好胜,毫不凉情。长此以往做父母的如果不加以重视,不给她们的成长营造一个健康活泼的环境,其心灵的孤单将是一个巨大的黑洞,势必吞噬孩子们的活泼和纯真,加重她们的自闭和抑郁,也将影响她们今后的人生发展。
-全文完-
▷ 进入蓝色紫薇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