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诗歌中都有“低音”和“高音”。低音是指采用朦胧、象征的意象来表达诗人内心复杂的心态与细腻的情感。作品往往内蕴丰厚,表达曲折,具有丰富的美学价值,需要通过多层次的分析与透视才能理解与欣赏;高音在诗歌中又叫强音,同样是由一组组精准的意象来完成,近似呐喊,往往是对生命内在的揭示和鞭策,对命运、追求、人格尊严等的宣誓。同一首诗歌中一般都有高音和低音,低音用来抒情,高音用来言志。同样,也有以高音或低音为主来完成的经典诗作。
双桅船
●舒婷
雾打湿了我的双翼
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
岸啊,心爱的岸
昨天刚刚和你告别
今天你又在这里
明天我们将在
另一个纬度相遇
是一场风暴、一盏灯
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是一场风暴、另一盏灯
使我们再分东西
不怕天涯海角
岂在朝朝夕夕
你在我的航程上
我在你的视线里
1979年8月
诗歌品读
这始一首典型的蒙胧诗,基本上由低音完成,粗读好似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全诗采用象征和意象,表达了诗人的主观情绪和内心复杂的情感。
诗人双重的情绪与复杂的情感在本诗中既对立又统一——“灯”与“岸”。
内容层面的品读:诗人一方面坚定信念,追求理想的“灯”,另一方面又渴望抵达爱情的“岸”,赶赴爱情之约。“灯”与“岸”形成了对立。然而,在不断追求理想的“灯”的进程里,时常与“岸”擦肩而过,纵或是相遇也只是短暂停留。但诗人同时也坚信:明天我们将在\另一个纬度相遇。表明诗人在不断追求理想的同时,也不放弃“岸”,这里的“岸”既是爱情的甜蜜,也是“家”温暖。“岸”与“灯”又和谐地统一了起来。
思想层面的品读:追求理想注定风雨兼程,诗人亦不例外。前面行进道路上的艰难与背后时代的紧迫感统一对立在“雾”和“风”之中。雾打湿了我的双翼/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雾”和“风”暴露了诗人在“留”与“去”的选择中毅然选择了“去”,即不断的追求。这里的情绪已经不再属于诗人个人了,而是那个特定年代――诗歌完成于1979年8月,诗人也是刚刚走过文化大革命的一份子――的知识青年们普遍感受到而难以言表的东西。只不过诗人以她女儿心独有的细腻的心灵和笔触,巧妙运用象征,把时代的心声和脉搏完美地表达出来。
艺术层面的品读:本诗除意象之外,最大特点还在于它的象征手法。诗题“双桅船”本身就具有象征性——“双桅”,对立统一。诗人通过“双桅船”这一具体形象来突出爱情(岸)与事业(灯)矛盾又统一的双重心理。同样“岸”、“风”、“风暴”、“灯”等都具有明显的象征性——岸:女性的爱情归宿,家的另一种表达形式。风:时代紧迫感,前进的动力。风暴:诗人所经历的动荡岁月。灯:信念、理想、希望等。
同样,本诗也注重意象。诗人借助“双桅船”这一意象传达出来的是一种情绪,一段情感历程。“船”、“岸”、“风暴”、“灯”等既具备象征性,同时也是一组完美意象的组合,共同完成一幅完整而清新的画面。画面之下,隐含着诗人跳动的心及真情实感。
不怕天涯海角/岂在朝朝夕夕/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四句和“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及“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更为诗人明朗的心情做注。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前一句“你”指理想,后一句“你”指“岸”。
我们品尝了低音诗,下面再品尝一首高音诗:
山高路远
●汪国真
呼喊是爆发的沉默
沉默是无声的召唤
不论激越
还是宁静
我祈求
只要不是平淡
如果远方呼喊我
我就走向远方
如果大山召唤我
我就走向大山
双脚磨破
干脆再让夕阳涂抹小路
双手划烂
索性就让荆棘变成杜鹃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诗歌品读:
相比于《双桅船》,《山高路远》则容易理解得多,它的意象更为明了,一般读者都能够读懂。这是一首典型的完全由强音来完成的诗作。沉默是为了蓄积爆发的能量,凋零是为来年盛情绽放做准备。呼喊是爆发的沉默\沉默是无声的召唤——本诗一来就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呼喊”与“沉默”对立统一,虽然表现的形式不同,但内在本质一致。只要不是平淡一句,表露出作者不平凡的追求和远大的志向。
全诗几乎由呐喊组成——青春的呐喊,人性的呐喊,人格的呐喊。作者呼唤人们,特别是呼唤青年人,亲自用自己的心血去体验一切。这是强者的人生宣言:走向远方,走向大山,让自己奋斗的鲜血涂抹人生的小路。这也是勇者的时代强音:走向远方,走向大山,让自己追求的脚步踏平人生路上的崎岖坎坷。
结尾两句: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又从呐喊转化为大彻大悟,道出人生哲理——人生之路再长,也长不过追求的脚步,追求者的脚步定能将人生之路丈量;困难之山再高,也高不过追求者的心志,追求者的双脚定能将它攀登。这里,诗歌的完成了它的最强音,但这种强音并没有结束,它开始响起在人类的灵魂当中。
本文首发于《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初中版)2007年1月号
-全文完-
▷ 进入方东流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