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的故事尽人皆知。那样的年代,像范进这样的穷人能一举成名,大概实在罕见。因此中举后一时兴奋而发疯,似乎也完全可以理解。想来如果不是“屠夫丈人”的一记耳光,怕“举人老爷”永远难以翻转醒来,这“举人”怕也就白中了。
如今新社会了,九年义务教育了,大学教育产业化了,于是考大学已成家常便饭。于是也就没什么值得兴奋过度的了。不过如果因为考上大学就敢于给总理写一封信而且得到一封总理的亲笔回信,那比“范进中举,中举后发疯,加上发疯后又清醒”这样三件不可思议的实情同时发生的概率加起来,还要幸运。因此这个幸运的人,像范进一样惊喜,甚至发疯,甚至幸福的死了,似乎也都完全可以理解了。
范进中举可能是假的故事,可这总理的亲笔信就在手上,可绝对千真万确。于是就有了19岁寒门女孩王潇的激动:“真的没想到,总理那么忙还给我回信了,我太激动了!”
想来一个“父母双双下岗,家境贫寒”的学子能以626分的高分考取华中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成为第一批国家政策的幸运者,实在是应该从内心里“感谢国家政策让她圆梦”,而敢于“激动的提笔给总理写一封信”,并且得到如同圣旨一样的“来信收读,十分高兴。希望努力学习,全面发展,立志成材”的总理回信,自然是要“面对突如其来的惊喜”的“兴奋不已”,“这个困难家庭比过年都兴奋”和“彻夜未眠的激动”。
因为这激动,这兴奋,这幸福实在太大,就是真的幸福的疯了,高兴的死了,都是应该的。而没有幸福到发疯,幸福到致死,只能说明这个女孩表现的不够,或这女孩的承受能力太好。正是因为她没有像范进那样发疯,也没有像打麻将来个天和而兴奋致死,趁着没疯没死,于是也就应该有更进一步的举动,继续表达清醒的感谢,也是必不可少了:
“总理日理万机,还要亲自给一个学生写回信”,自然让学子激动。“一个寒门学子是否入学,尽管可能是其个人的终身大事,但对十三亿人口的大国总理,需要关心和倾注心血的事情实在太多”。“纵然如此,总理还是不放过任何关系百姓民生的事情”,所以说,“总理对王潇的关心,也代表着国家领导对千百万学子的关心和厚爱!”
听了这样的让人热血沸腾的广播,又看了一场让人热泪盈眶的镜头,也跟着差一点幸福的发疯,高兴的致死。
可自己一样没有经过专业表演训练,所以也一样没有真的发疯致死。回头看看身边那么多因为高考发愁的家庭,那么多因为高考毕业还在啃老的骄子,低头想想家乡那么多因为支持弟弟上学含泪告别学校的姐姐,那么多因为孩子上学偷偷卖血的父母,就觉得这兴奋就变的不再那么强烈。等到看了网上那么多因为高考捐肾,因为高考孩子或父母自杀的新闻,就更高兴不起来了。
《妙龄女捐肾救父,父亲含泪答应女儿请求》、《优等生高考前跳楼自杀,怕提家庭贫困不申请补助》,《儿子高考估出高分,贫困父亲服毒自杀,又见学费杀人》,《贫困女大学生为何自杀:压力积淀击溃脆弱心灵》,《贫困家庭出三个大学生,卖肾也要供女儿上大学》,《女儿高考上线,贫穷父亲交不起学费上吊自尽》,《"自杀父亲"为儿筹学费两借高利》,《死于贫困:女儿考上大学,母亲自杀》,……其中除了那个因为捐了一颗肾也幸福活着的女孩外,其他人是真真正正的死了。
一个王潇是幸福的,一个小娟是伟大的,一个总理是辛苦的。于是一个王潇的幸福就有了13亿人的幸福,一个小娟的伟大就有了13亿人的爱心。可如果准确计算的话,这13亿中至少应该扣除上述那些再也没机会获得这些幸福的几个死人,以及那些默默的死了甚至都没机会让世人知道的死人们!
三十年改革开放,一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温饱小康了的中国社会,共同富裕了的和谐目标,一切都是这么辉煌。作为百姓,在感谢伟大的政策让生活改善的同时,似乎也知道一些怀揣多少亿资金的贪官跑了多少,家养几十上百个二奶的公仆倒了多少,花着每年几十万上百万的学费出国留学的公子公主们走了多少。然后,听着中国教育改革的阶段性伟大胜利,享受着中国医疗保障的伟大事业的丰硕成果,住着中国住房制度飞速发展的高楼大厦,跟着王潇幸福的高喊一声后,还要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还要面对高利贷的陷阱,还要面对毒药去解脱,还要面对三尺白绫去悲叹,还要感谢一条大河收纳残躯的宽容!
王潇是好孩子,可这不过是特例。总理是好总理,可总理只有一个。就是那么多不能上大学的学子,以后照样可以找到自己的人生之路,可对那些已长眠地下的死人们来说,他们临死之前是否也曾想过也许能够得到总理的关怀?他们死了以后是否也曾让总理感到痛心?
只有王潇的幸福快乐就够了吗?只有总理的一封信就好了吗?只有总理来痛心就行了吗?
疯了的还有机会醒来,死了的已彻底超脱。如果疯了后只会唱社会主义好,死了后不影响和谐局面,都属于被保护和尊重的对象!
-全文完-
▷ 进入木伯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