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总办通知,我们策划部的同事丢下手中的一切活儿,忙着为下午的员工大会做准备工作:制横幅标语、做摄影前的准备工作。一个个人都怕抬头看到时间的指向,现在是上午近十二点了,下午六点的会议。
我们一下都沉默起来,只顾忙活着......
而会场这边,客人正在使用,客人的会议至少也要在五点左右才结束。负责会议场所的同事也得够呛,要将整个会议场所清洁好,还要准备好我们近六百名内部员工大会场所。
一切都在默默无闻语中地进行着。
我来公司不久,不敢多言,只是跟着大伙瞎忙活着。
六点整,我们的会议准时开始,从心里有点感佩,能这么准时召开。
主持是由公司的一个部门经理担当,看得出,她是做了充分的准备,以防忘记,还带上了稿纸。简短的三五句话后就由总经理发言。
除了听到我们这次会议强调我们应该用心做好我们的本份工作以外,我还没来得及听到总经理说上第二句话,他的精彩发言就向大家说“我讲的就是这些”结束了。稀稀的一阵掌声后,就由我们的副总发言,再下来就是各个部门总监发言。
我们都还在云里雾里,气都还没喘过来,就见主持的部门经理说:“感谢大家,这次员工大会结束。”
一阵稀稀拉拉的掌声后,我第一时间跑回办公室,收拾东西,吃饭了,六点半了。
相信吗?这就是我所遇到的一家在网络上、媒体上、报上说得如何成功的一家大企业管理公司的一场员工大会全况。
吃饭的时候,我简直就想哭,挑来挑去、选来选去、来来回回,就来到这里做打杂工。我以为我是谁呢!
在这之前,我是在一家小企业工作,在我决定离职时,我的老板诚恳地对我说:“小沙,你知道吗,一家再优秀、再大的企业、公司,无论它外表是多么耀眼、金碧辉煌,但当你走进的时候,都会发现它都有不足之处、在发展之中......我希望你能常和我联系,你是个不错的女孩。”
当时,我不以为然,想:说这些话,也太见外了吧,都认识这么久了,共事又不是一天两天,我还会回来,不就怪了。
我又想到我之前的一位领导的一句经典:无论一家企业如何兴旺、盛大,也只不过是三十至五十年,就到顶了。
我不太愿意相信这些,不愿意听这些。我愿意相信未来只是越来越好。
可是今天是怎么了,我突然忆起这些陈词滥调来,回忆是如此地深刻、心是如此地沉痛。
得于网络的帮助,我获得如下令人痛心的信息:
中国民营企业第一死于顺,第二死于情。“英年早逝、幼年夭折”,国内私营企业平均寿命为2·9岁,每年10万家被淘汰。
世界500强企业平均寿命为40岁,跨国公司平均寿命为12岁,中国大型企业平均寿命为7至8岁。中国民营企业平均寿命为2至3岁。全国的老字号企业70寿终正寝。
而日本企业,平均寿命为30年;在美国,大约62的企业不超过5年,中小型企业平均寿命为7岁,大型企业平均寿命在40年左右。
看到这些,我心情似乎好了些,毕竟,企业和人一样,创业、生存、发展,到了一定时期,走向灭亡,正常。
如果是这样,不知道那些用命拼出来的企业老板,又为何如此地卖命呢?创业者成功后的报导总是如何渡过了艰苦的童年、刻苦地学习,与从不同的脑袋、如何聪明绝顶、创造良机才得以于一展身手,名扬天下,做慈善、回报社会,而在若干后的几年光阴里,就消声匿迹了,没了踪影。似乎这个社会太凶狠、太毒辣、太残暴了!有思想、有头脑、有想法、拼命搏的人,为了使社会的发展而付出了自己短短一生的人,社会却是如此回报他们用命搏出的企业。
人类呀,够绝!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个真理,您去哪儿藏身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您到哪儿度假了去了?世人为您造了高楼、新房、别墅,您就乐了忘了形吗?
本文已被编辑[鲁速]于2007-8-15 8:00:21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沙善林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