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炙爱融情文集》论中国的事态万千炙爱融情

发表于-2007年08月10日 下午3:37评论-1条

第十五篇:论中国的事态万千(一)

中国人的素质

谈到中国首先想到的就是中国人的素质。在这拥有5000年历史的古国,素质这个词语成为了衡量一个人是否合格、是否跟的上潮流和是否能生存的标准。

素质大可分为两种,一个是文化素质,另一个就是道德素质。而当今这个社会对于素质的认识更加的理性化,也就是文化素质占了主导地位。过去孔子所说的以理服人在现在的国度里就跟雷锋精神一样默默的且渐渐的从人们的思维里消失。现在的所说的以理服人就是用钱来贿赂,再或者就是所谓的送“礼”,虽然有句话这么说的,礼轻情义重,但有多少人不希望所谓的礼就是厚沓的钞票。

现在还残留在人们记忆中的道德素质不过只剩下麻木和虚伪,过去的见义勇为和拔刀相助到了今天却变成了为了生存而生的财迷心窍和勾心斗角的相互竞争,像武侠小说乔峰这样的人物,在这个社会里已经是凤毛麟角,而这样的人即使有也会被淘汰的,因为这样的人太过考虑到他人和民生万千,而忽略了多关心自己,像这种人不是知识型人才,而是只懂得习武和为他人着想,淡薄名利的人,怎么能够在社会上生存,怎么会受社会的器重,又怎么成为这个社会的焦点?因为再强的武功怎么能抵的过一颗原子弹的侵袭?武功可以来夸张,原子弹的威力却不可小视,而像这样的具有感情色彩的人只能会像岳飞一样的被小人所陷害,因为别人在乎的是钱,而他只在乎一个“情”字。不管这种“情”是针对爱情,还是什么亲情和友情,对于死都是视死如归的,或许像这种不怕死的人,在离我们不远的战争时期还有,因为那种死是没有选择的,而现在不怕死的人只能锁定在对人生充满绝望的人,因为他们不再相信这个世界拥有光明,而是被黑暗所笼罩,人与人之间也不再会感受到一种亲和力,他们只知道没有钱,人生是毫无意义的,也许这种选择轻生的行为也是一种麻木。

如果说过去人的麻木是体现在表情和心里,因为过去的人知道什么是仁和忍,知道什么是忍气吞声,而现在的人的麻木却体现在眼里和脑子里,因为现在的人无论是眼里还是脑子里都是钱,所以他们的世界里充斥着感情,头脑里想着什么叫做你不仁我不义,所以现在的人情绪都很冲动,因为他们清楚的认为不在沉没中爆发就在沉没中灭亡,而这些是怎么形成的,就因为生存的严峻性。

为什么说现在的人都很虚伪,因为现在的人为了生存,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迅速的社会,都想改变自己,而这种改变不是一天两天,因为人都有自己的本性,而无论是欺骗还是隐瞒都是一种虚伪的表现,这社会只要还有一个“假”字,就不可能没有虚伪。就拿女人的贞重要性来说吧,很多人都保持沉没,不过也有例外的说不重要,难道这不叫虚伪?也许有一天,中国变的非常开放,而中国人的思想也随着对金钱的认识腐蚀的不能再腐蚀,到那时贞操这个问题或许真的不重要,当然也不会再有什么虚伪,因为中国推崇的是改革开放,而这种开放不时的推动着人们思想的开放。而开放和虚伪是对立的,开放为什么要隐瞒,为什么要欺骗,到那时钱将成为交际和生存的主宰,同时钱也成了凶器,因为有钱的存在才会有人的存在,中国人的素质问题取而代之的是完全的文化素质,到那时只有面子问题和财政问题,还有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利用。

第十六篇:论中国的事态万千(二)

中国的教育

学习原本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因为每个人在学习的同时第一次接触到友情,也知道了什么是爱情,知道什么是个人利益,什么叫做他人利益,知道了在爱护自己的同时也要关心他人,人们在学习中知道怎样做人,也知道了学习是可以修身养性的。

可是随着人年龄的增大,从幼儿园到小学,再从小学升到中学,随着学习的负担日益增重,从而知道了学习并不是一件轻松且愉快的事,因为学习的目的不是学习如何去交友,也不是为了相遇爱情才去上学,更不是什么修身养性,那全部都是假的,而是学习如何去赚钱,赚钱才是学习的真正目的,因为有钱才能够生存,才能够呼风唤雨。而上学本身也是要花钱的,所以让人总有一种误解,认为学习是为了父母,只有通过学习赚很多很多钱才能报答父母养育之恩,而学习的好坏和学校的好坏也成了父母与父母之间争风吃醋的面子问题,所以什么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种现象成为了这个社会上的热门话题。而也只有学习学的足够“优秀”才能使自己在这个不公平的社会里得到所谓的公平,因为这个社会是注重的是人才,而这种注重也许已经过度的变态,其实这种注重是一种单纯的依赖,因为在政府而言科学是第一生产力,而劳动力却是次要的。这只不过是中国政府的一个幌子,他们其实想把中国的贫富差距拉的更大,不然为什么在工地上工程师和打工仔的收入差距会这么大?难道只有工程师才能用钱来挥霍,而打工仔只能养家糊口?这不是明目张胆的使人与人之间产生歧视?

随着社会的急速发展,原来被称为的天之骄子的大学生现今在社会中的地位已经大不如前了,因为即使是大学生就业一样很严峻,在就业方面跟普通人一样是没有选择权的,所以即使上了大学一样有压力,如果以前是高考的压力,而现在就是就业上的压力,这不得不让人认清什么叫做见风使舵。

现在的学习足以让人去自杀,这和一开始所说的愉快是一个鲜明的对比。如果有中学生自杀,人们会认为或许是因为学习压力过重,但麻木的人们大都认为自杀的人思想是不成熟的,是没有必要的。然而在大学里一样有人自杀,这又说明了什么吗?难道还说他们思想不成熟吗?当然不是,或许是他们看清了事态的真正面目,对生命充满了绝望,再或者是他们已经在学习的道路上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雨,已经到了不堪忍受痛苦的地步,使他们变的非常脆弱,多么的不堪一击。这些人认为所谓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证书才是社会真正需要的,什么中考还是高考那只不过是政府的初选和牛刀小试罢了。也只有类似这样的证书才能换得工作的资格和一定数量的收入,才有了生存和生活的保证,对于这个社会即使人再好,也是没有用的。既然英语这么重要,为什么不把人一生下来就送到美国或者英国进修算了,还学什么国语?难道证明自己是中国人吗?既然计算机这么重要,那还安排什么思想品德课干吗,还讲什么应才施教?这种崇洋媚外的方法真的可取吗?

现在的政府和教育部门口口声声说要为学生减负,可是减负是要落到实处的,因为学生所想要的并不是少上几堂课,再或者多放一天假,更不是多睡点觉。因为真正的负担并不是肉体上的,而是精神上的,只有在高考上和就业方面着手,才能减轻学习上真正的负担和烦恼,像现在的考试制度和文凭制度给人减负难道不是心有余悸而力不从心吗?

这就是中国的教育,一个完全跟金钱挂钩的教育。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炙爱融情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文清 | 荐/文清推荐:
☆ 编辑点评 ☆
文清点评:

现在中国的教育,就是金钱教育。
也有人说:究喂猪,富念书的时候,
就在今天。

文章评论共[1]个
文清-评论

中国的教育,现在需要改革,这种没钱上不起学的现象,但愿能得到改观。at:2007年08月10日 晚上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