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盛夏的天目山之游风神秀逸

发表于-2007年08月09日 中午2:35评论-0条

天目山,在我脑海里不怎么起眼的。无意中在网上搜索到天目山的气候和温度,于是便有了去天目山避暑的念头。

西天目山脚下凉风徐徐,路两旁青山碧绿,淡紫色紫薇花在郁郁葱葱的衫树和枫香衬托下显得格外醒目,到处是别墅和山庄那么的豪华而不失淳朴。天目山的本土人很好客也很善良,把我们一家送到令我们满意为止的栖息之所——禅源寺。晚饭就是在寺里进的素斋。

夜色渐渐暗下来,一家人正在散步,路两边有好多上来下往、饭后百步的行人。耳畔传来动听的溪水潺潺;知了不停的唧唧喳喳、窃窃私语;暮色中有闪烁不停的萤火虫在我身边环绕;时不时的还夹杂着打雷的声音;虽然感觉有点闷,可这并没有影响空气的清新。这样的黄昏多久不见连我自己也不记得了,真有点象看到海市蜃楼一样。突然生命象回到了金色童年,在禅源寺中净化了……

寺里最可观的要数玉琳国师塔,听周围熟悉塔的人说里面供奉着自东晋以来到现在的好多名师佛像和灵骨,塔身八面七层,里面装饰豪华,铜混仿木结构楼阁式,已经纳骨灵位和供奉佛像两千余位,是我国仅存的临济圣地。山上还有罕见的化身窑是用来火化圆寂的和尚,我感觉有点毛孔悚然,西天目山是普通人所谓的西天吗?

夜在雨中穿梭着,第二天起早我们放弃了乘车到山顶的想法,进行登山攀行古道。山门进口是绕着禅源寺的后面而上,小路由大小不一的石头而砌,周围是高耸的竹林,但看上去古朴幽静。十字路口往左是太子俺,据介绍是一千五百多年前,梁代武帝萧衍长子萧统的学馆,现在亦称天目书院。现存的文选楼是明带建筑,太子俺是清代修建的。

转回原来的交叉路我们沿着千年古道上山,两里一亭,每个亭边都有两米宽高的正方形水池,池中之水来源与山涧溪水,用竹子中分把水源引过来,池里有好多游客扔进去的硬币。五里亭比较特别,也称如斯亭,亭前有一座古老的小桥,亭边有一株两千年以上的柳杉,长势雄伟,胸径有两米多,类似这样的树在我攀沿石阶时比比皆是。不免让我想起郁达夫曾与林堂语等来西天目游览并写游记道:“扶壁沿溪,提脚弯腰地上去,过五里亭、七里亭。山爬得愈高,树来得更密更大,岩也显得愈高愈奇……”山谷里相当寂静,来往游客也很多,大部分都是乘车上,步行而下。满目的灌木丛林和巨石溪流,给我们一家人带来的愉悦就表现在石旁水边嬉戏拍照,欣赏树种,兴致盎然。

天目山又名浮玉山,集儒教、道教与佛教于一体。我所小憩的禅源寺前身是开山老殿。据查禅源寺原先在西天目山腰。正式寺名叫做狮子正宗禅寺。始建于元朝至元十六年(公元1275年),元延右七年(公元1320年)赐额。西天目佛教开山于晋永和间(公元350年左右),但彼时入山僧侣大多垒石为室,结茅为庐,属于草创阶段。唐末虽在九思坞建宝智禅院,在南麓建明空禅院,唯规模仍很小。到狮子正宗禅寺建成,天目佛事大盛,名僧辈出,僧侣盈千。在国内外,一批又一批高僧前来参拜学习。十三世纪初,就有高丽、蒙古、南韶、暹罗、天竺等僧侣到此,仍常有日本佛教团体来天目山寻祖、参拜。狮子正宗禅寺在元末明初,先后两次毁于兵火。清初禅源寺建成后,香火迁于山下,旧址则是现在游人所见的开山老殿。殿内有简陋的食品部。老殿左侧的厢房放了不少桌椅,供游人请茶歇息及用餐。为了节省时间全家人以方便面充饥。还夹杂着吃一些玉米、火腿肠。吃罢就在开山老殿的正殿门虔诚的拜了三拜算是一半的游程结束。

天目山之最应属柳衫群落,柳衫早在宋代称之为“千秋树”,三百年以上的柳杉在天目山就有两千多颗,这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奇观。最大的一颗‘大树王’柳衫,我们到达之时刚好看到有八九人在合围那颗树王,材积达七十多立方米,高松入云,边上还有少见的群葬墓。可见天目山的灵之精华所在。

其次天目山有世界中生代孑遗植物野银杏之祖“活化石”美称:如夫妻树,子孙满堂,五世同堂。

天目山之三是金钱松的高度居国内同类树之冠,最高者已达60余米,被称为“冲天树”。

我们来到了四面峰景点,只见脚下山恋起伏,树茂林密,山风激荡,林海绿涛,深谷幽壑。空气中弥漫着新与润令人心旷神怡,甚至已经打消了我去黄山的念头。

天目山是树的王国,稀有许树种繁多;昆虫类、鸟类及兽和两栖类数以千计。我在下山的途中,耳能听鸟鸣兽音,有点恐怖哦,我还拍到了少见且非常漂亮的蝴蝶,女儿是百看不厌,老公也是难得的开心。一路上,这一系列美的可以构成一幅壮观的画轴,千树万枝,重峦迭峰,四季如画,时至盛夏的天目山却清凉如春。

天目山位于临安境内向西,海拔有一千五百多米,地处中亚热带北缘,由于独特的山体影响,它冬暖夏凉年平均气温在14摄氏度。林木茂密,流水淙淙,造就了丰富的“负离子”和其它对人体有益的气态物质。在天目山空气中“负离子”含量达每立方厘米十万余个,居同类风景名胜区之冠,具有除尘、杀菌等功效,对呼吸道疾病有良好的疗效,是旅游避暑之圣地,天目山有我想象不到的古朴、幽静、清凉集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美,难怪我在天目山的感觉就是身在西天不想尘世!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风神秀逸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千山我独行点评:

风光绮丽的天目山,在你的笔下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