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不惑之年,人生之路走了一半,深感肩上的担子重了一半,内心的压力加了一半,思想上的包袱沉了一半,那少年时的无忧无虑,青年时的放荡不羁,已经渐渐远离,上有老,下有小,加上事业上正当如日中天,生活杂事,人情交往,礼尚往来也日趋频繁。为养家,为糊口,为生计,为事业,而奔波,而奋斗,而苦恼,而烦躁,这就叫做人到中年。
我把人生设计80年,分4个阶段,每个阶段20年。
第一阶段0——19岁,为少年阶段,是被养育教育阶段。这个阶段,无忧无虑,不愁吃穿,正是俗话说的“吃两(粮)不管三”的时期,这时又是个人的憧憬和幻想的热烈时期,在为自己假设的理想和目标而发奋学习的时期。
第二阶段20——39岁,为青年阶段。这是人生最活跃的时期,工作、恋爱、婚姻、建立家庭、生儿育女,都在这个时期完成。这个时期是理想实现或者破灭的时期,是无所畏惧最放荡不羁的时期,也是最能享受人生快乐的时期。这时有初步的工作成就感,独立生活的自由感,新婚燕尔的愉悦感。这时依仗着父母的年轻,子女的幼小,生活的相对安定而心满意足,没有负担,没有压力,没有烦恼。
第三阶段40——59岁,为中年阶段。人到中年,就进入了责任时期,犹如午时的太阳,是热度最高的时期。孩子渐渐长大,需要你的培养教育,还要帮助他们成家立业;父母亲渐渐老了,需要你的赡养照顾,还要孝敬他们安度晚年;而你的事业更是正出成果的关键时期,人生一遭儿到底有无意义,全看此时。
人生的真谛是什么呢?人生的意义在哪里呢?人生的价值又如何实现呢?这些全在于中年这个时期。这个时期,你的经历有了,能力有了,当然你的精力仍然有,那么你的成果呢?也就要有了。假如你是作家,你将写出传世之作,假如你是发明家,这时你的发明将有改写历史的惊人之举,假如你是某一行业的专家学者,这时,将达到你研究行业的高峰,即使你是一个普通的工人、农民、教师、公务员,这时,你也将作出一生中最出色的工作成就……
当然,在这个时期,也不乏一些理想破灭,心灰意懒,心力交瘁、不思进取,破罐破摔,浑浑噩噩,花天酒地,醉生梦死的人,那另当别论。
人到中年,乃多事之秋,这也在人生之理。这时,人际关系复杂,人情交往频仍,新朋旧友都要照顾到,礼尚往来在所难免,在人际关系上费些精力和物力也是值得的,老朋友,老同学,老同事,经常聚一聚是很有意义的,不知大家是否与我有同感,只要老友聚会,才能把大家重新带回过去,似乎自己立即年轻了许多,童年之心,少年之心立即复活,气氛立即活跃起来,话题立即丰富起来,声音立即高亢起来,动作立即轻狂起来,时而高谈阔论,时而窃窃私语一会揭这一位的老底儿,一会摆那一位的隐私,大家立即都回到了相当年。
当然,朋友的公子公主大婚之喜,你备上一份儿薄礼,送上一份儿祝福,那是美事一桩。
当然,朋友的父母不幸仙逝,你备上一份薄礼,带去一点儿安慰,那是情理之中事。
第四个阶段60——80岁,为老年时期。这个时期或许还要长些,但不管怎样,这时是安享晚年时期,当然以安享为主,不过前两天去拜访一位70多岁高龄的老书法家时,他给我布置了一个作文题目叫做《人过六十还学艺》,是他看了我而立之年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人过三十还学艺》一文之后得到的启发,他说,他仍在学艺,人到七十还未止。看来这篇文章真值得去作,但须再过二十年。
-全文完-
▷ 进入李存章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