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立秋的气息长安山人

发表于-2007年08月07日 早上9:00评论-1条

蝉鸣鼓噪着涩果

细雨依恋着梧桐

晚稻拔节着青穗

棉朵涵养着玉容

北疆开始秋风送爽

南国依旧砾化沙融

西域欣然瓜果飘香

东海云卷波澜排空

这是更替的季节

这是希冀的日庚

这是变换的时代

这是历史的恢弘

周代祭祀西郊

迎秋九卿三公①

汉朝杀兽射猎

宏扬强悍武功②

唐俗服食赤豆

驱病防灾从容③

宋家移桐殿内

落叶追随秋风④

夏种落苏万般苦

秋收紫瓜别样浓⑤

物于此而揪敛⑥

事于此而灵动

山于此而丰满

水于此而玲珑

于是有了稻浪翻涌

于是有了云淡飞鸿

于是有了碧潭深邃

于是有了漫山红枫

金色的落叶铺满山路

相偕的老人夕阳正红

幽香的野菊盛开湖旁

热望的情侣朝霞如彤

周而复始秋色好

幻化成真碧空穹

蝉树在摇曳

梧桐在临风

稻穗在羞涩

棉铃在相拥

注:①农历七月间(阳历8月8日前后)的立秋,是由来已久的传统节时。早在周代,逢立秋那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举行祭祀仪式;②汉代天子立秋要射猎,表示秋来扬武之意,并用猎物来祭祀宗庙;③从唐代时起,有在此日用秋水服食小赤豆的风俗。取七粒至十四粒小赤豆,以井水吞服,服时要面朝西,这样据说可以一秋不犯痢疾;④宋朝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⑤茄子有一个鲜为人知的雅号——“昆仑紫瓜”,这个令人心仪的名字,实在想不到是丧心病狂的隋炀帝所赐,也许正是如此,雅号才没有得以广泛流传开来。茄子是从国外“舶 来之物”,像苹果葡萄一样,当时是远离寻常人家的稀有佳品,只能深受皇家贵族的青睐,也难怪有人在隋炀帝面前夸赞:“味美如酥酪,香润似脂膏,食色像玛瑙。”“落苏”是茄子的另一个外号,茄子广泛流入民间之后,它种植的普及、物源的丰富和市场的旺盛,逐渐让人们对它轻视、淡漠了,它不再是高贵的食物,成了极平常人家的“平庸小菜”,珍味佳肴变为一团和气,遥不可及变为广种博收……于是,从“昆仑紫瓜”演变为“落苏”。 “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这一句谚语,总结得如此简练形象,既表达了茄子的生长属性,又概括了享用美食的生活哲理;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立春)。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长安山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蓝雪芷子点评:

作者博学多才,引用的字眼,总注明出处,佩服其为人。其次,诗歌,有意识地偏向古体。只是这种写法,还不够圆顺。问好!

文章评论共[1]个
秋风飘飞-评论

博学的人,有内涵的诗,让人佩服!

拜读!问好!at:2007年08月07日 中午1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