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改革之初,邓小平同志曾经提出“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是当时报纸、文件上正式的提法。他老人家既没有说允许哪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也没有说允许他们用什么方式先富起来。当时,我们就觉得蹊跷。直到前年,有内部人士才透露,当时有人问小平同志,“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如果出现了百万富翁和两极分化,怎么办?”小平同志立刻回答说,不会两极分化的,中国如果出现了百万富翁,就说明我们的政策出了问题。
可是,据2003年的统计,中国拥有一百亿以上的富翁就有300多人,而且有年年增加的趋势。中国最大的富翁,不是百万富翁,不是千万富翁,不是亿万富翁,也不是百亿富翁,而是拥有600个亿的特大富翁。而丧业、失业、下岗职工们,每月领取区区几百元的工资,有的都很成问题。偏远地区大批的贫困人口,孩子上小学都解决不了。莫非这还不算是“两极分化”。
可见,出现百万富翁和两极分化的情况,是邓小平同志所不愿看到的。能不能得到纠正?该怎么纠正?我们不知道。
但是,我们知道,放弃了社会主义道路的俄罗斯,对于全国最大的富翁,是采取了果断措施的。
(2)谋生的手段
朋友余君,40岁那年,荣升为某大学文学院的副院长了。一见面,我就向他表示:“祝贺老弟荣升!”余君却不以为然地笑道:“没啥好祝贺的,谋生的手段而已!”一句“谋生的手段”,使我木然起来。这,能算是谋生的手段吗?
余君是个实在人,做人比较诚恳厚道。说话间虽少不了礼节性的谦辞,但更多的却是实话实说,所以我觉得他说的是实话。我想,他做的是文学院的副院长,是副职,文学这东西,人都不稀罕了!即使当了文学院的正院长,也不会有多少人财物大权,比起那些直接掌管大权的美差来,油水不会多的。
据说,余君从来是凭着自己的工作本事吃饭的,这次荣升,又是凭了自己对于文学的执著精神和优秀作品被提拔和重用的,所以在我心中,他不属于买官卖官的流行性“级病”范畴。退一步说,这种“级病”的流行,还不至于使“洪洞县里无好人”。不是《红楼梦》的宁国府里,还有尤三姐这样“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贞节烈女”么?所以,对于余君荣升,我还是把盏交杯,热烈的、认真的祝贺了一番。
不过,余君算不上高度觉悟了的人,因为他好好工作的动机目的,只不过是为了区区“谋生”之事,说到家是一个“私”字,如果上纲上线的分析起来,他真的不符合“先进性”要求。由此看来,我还真不应该为他的荣升祝贺。但是,怀着一颗私心,仅仅为了谋生而积极工作的人们,虽然没有先进行可言,但又似乎没有什么可嗔怪的。
(3)年终总结
有个单位,在年终工作总结中,以今年要求入党的人数,比去年增加了多少为依据,来荒唐的衡量先进性教育的辉煌成果。且不说他有意无意的掩盖了入党的私人私欲动机,讳谈升官发财之目的,单说增加几个要求入党的人吧,他真能说明先进性么?真能说明组织领导的威信在提高么?但愿如此。我们所担心的事,“文革”中批判的“入党做官论”,到现在也没起作用。
如今,好像你只要写一份入党申请书,递给领导,就说明你“先进”了一步。领导上,不会管你的目的如何,也不会管你的动机怎样,只要你能好好听话,就一定有先进的成分,就一定有先进的理由,只要方法得当,入党,不难,那只是早晚的事。
(4)为人民服务
有一次,我在书摊上看上了一本薄薄的旧书,希望能买下来,摊主要价十块。我说一本旧书,得便宜点儿,还还价,给五块吧!他立刻抢过书去,把眼睛一瞪,愤然说:“五块?俺不就成为人民服务了!?”
嘿!为人民服务!在这个摊主的口中,成了绝对不应该做、绝对做不到的话语。这话是商业谈判的中断,是商家回绝顾客的冷言。我觉得他很好笑,竟然把这句神圣的话,当作了拒绝顾客的武器。大概他不知道,“为人民服务”这一句话,曾经是多么革命、多么严肃、多么沉重啊!
怪不得人说世上没有绝对的真理呢!
从那,我慢慢觉得,大书特书了几十年的“为人民服务”口号,在当下,变成了红头文件上的文字游戏,变成了某些官员应付下级和民众的挡箭牌,变成了比不上福利彩票、慈善事业亿万分之一的空谈,变成了势利商人拒绝顾客的笑料。而与此相适应的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古语,变成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至理名言。
唉!又是一声长叹。
-全文完-
▷ 进入斗南子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