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我第一次听老师讲哲学的时候说,哲学是时代的一种精华。那时侯哲学在我的心灵里是神秘圣洁的,尽管我不知道精华的哲学意义到底都是些什么,但是我想,既然是精华,就应该是事物的精髓,是我们理念中的一种完美。后来哲学读多了,虽说也还是一知半解,不过对于理想中的完美到还是知道了一些。看来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只可能有理想中完美,想要在现实中追求完美,那也就只能是梦想了。既然没有现实中的完美,看来自然也就不会有哲学意义上的真正精华。
∮本来没想着思考关于精华的概念,因为大千世界里,事物的生成和发展都是在一种偶然和必然中按照它们应有的规则在运行。可是近来在一个文学网站上总是有人就精华的概念喋喋不休,不知道是精华在当今什么都飞涨的时刻真正的升值了,还是因为精华在我们有些人的心里发生了变异,总是把精华当成了自我的一种卖弄,仿佛自己真的理解了精华,知道了精华的谛义,甚至于自我也成了精华的一个组成部分。
客观的说,我没有认真的去思考过精华的内涵和外延;不过我是学新闻的,而且也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写过几篇和新闻有关的文字;当年新闻前辈告诉我新闻的秘诀,说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开始我还没有真正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可是到后来在新闻的世界里走的久了一些,终于才明白,老前辈讲的正就是新闻学的精华,尽管到今天我还没有在一本书里读到这样的论述。
既然世界里没有绝对的完美,自然也就只有相对的精华了。有时候我们理解一个问题的过程可能需要的不是对知识的占有,而应该是对事物的感悟。生命的世界里头大概人咬狗的事情不会太多,因为生物学的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事物发展的趋向。我就想不明白,一个大家共同拥有的平台,就是在一起交流自我感受和心得的地方,哪里来的那么多的无聊和心思。我知道自己喜欢文学,可是我从来还没有去思考过文学精华的问题;因为我觉得,哲学可以是时代的精华,可是文学只能是时代的一种作者自我意识的客观反映。
今天总有人用精华来做文章,我不知道是因为精华的精髓进了他们的生命里,还是因为精华能让他们开发自我的理性思维;有时候我倒是觉得,在一个雅俗共赏的年代里,精华就是人们心灵的一种感知和认可。不要动不动就把自己摆在一个救世主的位置上,动不动就觉得自己已经理解了什么是精华。因为一个流动的世界里是不可能流动出所谓对精华的真挚烁见。更何况用无聊和无知的心灵去度量世界里的一种存在,就更是让人觉得有些不是个滋味了。
我们不是文学大家,我们不可能产生出《红楼梦》那样的文学精华,不过如果用哲学的观点来看,伟大的文学时代必然是有伟大的文学批评时代相陪伴的。十八九世纪的俄国文学在当时的世界文坛大概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有了列夫托尔斯泰,也就有了车尔尼雪夫斯基。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的相互联系在一起的。一个大众化的文学网站,文学爱好者的交流平台,本来就无所谓精华的;如果真要去寻找文学的精华,现在书店里那些打折的专柜就有世界名著,也有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学瑰宝。在这里嗷嗷叫着说自己发现了什么东西不精华,什么东西精华,我怎么觉得总有在一种天然的大山里说自己发现了金子,而且总在埋怨别人手里拿的都是劣石的味道。
在我的印象中,记得我也曾为中国的文学感到悲哀;当年为了能买到一套《鲁迅全集》,我竟然托了不少的熟人,而且最后还请熟人吃了一顿饭;可是后来当我在书店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看到《鲁迅全集》被大三折的时候,心里还真的就是有些不是个滋味。当时我就在想,中国这是怎么啦?怎么能这样对待中华文化的精髓呢?看到那些说着色情和凶杀的文字被热销,我还就是不理解,到底是我愚昧,还是社会出了问题。后来我和一位出版界的朋友闲聊起这种状况的时候,朋友当时只是笑了笑说,“世界本来就是一个多维的世界,既然允许你喜欢鲁迅,怎么就不可以别人喜欢别的呢?”
看来世界还就是朋友所讲的那样,既然一切都已经开始多元化,那么这个世界就不应该有为我独尊的念头。看起来好像在说着别人的无聊,其实我倒是觉得自己正在一种无聊中玩笑着现实中的精华概念。不是我要表白什么,而是在我认为,文学其实就是人学,人们在生活和对世界的认识过程中也总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说心里话,在这个大千世界里,没有谁是谁的世界,也没有谁是谁的主宰。既然我们能走在一起,就应该在一种自我的反思和认知中去思考蕴藏在自己心灵中的那些乌七八糟。
说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了当年的希特勒,做为人才,我想他不能说不是精华,特别是他嗷嗷大叫的说教也曾蛊惑了当时德国不少的国民。后来我在思考希特勒的时候就发现,希特勒其实也是一种唯我精华的精神狂徒。当时他环视世界怎么就能得出只有日尔曼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等的民族,甚至于大开杀戒,把可怜的犹太人一批一批的杀掉,可是后来呢?精华得到了毁灭,世界仍然还是世界自己的。
在那个狂热的年代,希特勒凭借着自己的嗷嗷乱叫,竟然成就了不可一世的德意志帝国,在当时,也许在德国人的心目中,希特勒就是精华,德意志就是世界的意志;尽管在德国,也曾涌现出了黑格尔和马克思那样的理性大家,可是那时却在希特勒精华理念的说教下,一个本来很是理性的民族竟然也能走上被分裂的境地,难道说这之中就没有我们思考的东西吗?
还有当时的俄国领袖赫鲁晓夫,当时觉得自己就是世界共产国际的龙头老大,整日嗷嗷狂叫,指点他国,一会儿这个国家偏离了航道,一会儿那个国家又走错了道路,好象世界里就只留下他自己是精华,是真理,是一个高尚无比的人,可是后来的实践证明,可怜的赫鲁晓夫也只不过是一个历史的跳梁小丑罢了。
当然了,今天就是一个多元的社会,喧嚣也许就是我们这个时代里一种存在的标志。如今网上不是有芙蓉姐姐大红大紫吗?我们说她是什么呢?是时代的精华,还是时代的宠儿?我有幸看到过她,当时我也一样的不明白,就是这么样的一种所谓的文化作态,竟然能让千万人着迷发狂,难道说时代的精华就是这般的无聊不成。但是返回来我在想,不管你愿不愿意,芙蓉姐姐就是一种存在,就是一种社会现象。如果说我们非要拿那经典的《天鹅湖》和芙蓉姐姐的舞蹈去比对精华,那么我就觉得我们有些伪君子的嫌疑,就有些孔一己的恬不知耻了。
既然世界多元了,既然我们生活的空间什么都有了,所以我觉得我们还是、应该把一颗浮躁的心放平静下来,因为生命需要安静,尽管他闪光的时候总是在一种剧烈的震荡中完成的。可是如果我们总是用一种浮躁的心灵来比对别人,那么总就是会给人留下一种吃不上葡萄还嫌葡萄酸的印象。尽管我们嗷嗷叫着呼唤真正精华的人兴许还是存有一颗君子之心,但是面对一个没有精华的世界,总还给人留下某种虚伪的形象。
尽管希特勒祸及了整个世界,尽管希特勒最后走向消亡,不过做人男人,如果撇开意识形态,撇开对人类的伤害,他还是有着一种人格的魅力。我们可以说的《我的奋斗》是胡说八道,可是就是这个胡说八道却在当时震撼了世界。说他是男人,我就是想说,在他生命的整个过程中,从来没有因为心灵的空虚去改头换面。辉煌的时候他是希特勒,就是在苏联红军攻进柏林的时候,他仍然还是希特勒,就是最后他和自己的爱人在生命最后的时候宣布结婚,他还是希特勒;特别是他和自己的爱人同时举起枪,对准自己的头颅的时候,仍然还把自己做为希特勒引以为自豪。
可是今天不知道是世界变了,还是我们的网络空间真的就需要虚拟,当我觉得我们有些人穿着马甲一会儿从水中出来,一会儿有钻进水里,还真让人想起了赵本山那个关于王八的经典小品。当然了,我也知道,真实的自我在许多时候就不是真实的自我,也许人的心灵就是需要在这样一种偷鸡摸狗的行动中来满足人性最无聊的那部分。这不是谁的错,也许这就是人性的劣根性,人性的天然弱点。
世界是复杂的,社会也是良莠不齐的。不过写到这里,我到也感到,嗷嗷大叫式的呼唤精华,也许还是对精华一种最好的诠释。如果大家都沉默了,嗷嗷叫唤的也闭上了自己的嘴巴,那这个世界不也太安静了,生命真的有一天需要爆发的时候,我们还能留下什么呢?这就和芙蓉姐姐一样,大家都不嗷嗷啦,她还能有什么市场呢?所以让我说,嗷嗷有时还真的就是一种精华,且不说是高雅还是庸俗,至少是在呼唤精华!
-全文完-
▷ 进入心灵苦渡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