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遗梦紫金山王先林

发表于-2007年07月30日 中午1:13评论-0条

“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钟山的闲情野趣迷恋了王安石,也吸引了“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的孙中山来此长眠。钟山,一个抹不去的历史名词,因为,“一座中山陵,半部民国史”。

7月25日,一个炎热的日子,我和妻女从无锡驱车前往六朝古都的南京。不必说一路迷人的城市名字,单是沿途的自然风光就让人目不暇接了。下午4:30的样子,我们就很顺利地出了沪宁高速,经绕城公路直抵市内了。

前方突然出现一个往中山陵的路牌。原来的计划是次日再去的,可是时间尚早,何不现在就去呢?

汽车向右一拐,就上了一条静幽的盘山公路。不消几分钟,就进了中山陵景区停车场。

下车,满眼尽是苍松翠枫绿梧桐,它们参天入云,起码也在百年之上。日光透过树叶漫射下来,洒下一地的斑驳,走在这里,如入梦境,外面的炎热也似乎挡在了另一个世界。还有几株紫海棠,艳丽婉媚,给这个绿幽的世界增添了几许靓丽的色彩。

沿着光洁的林荫大道向上,妻子忽然惊诧起来,原来前面的路上竟然冒出缕缕白雾,看来是刚刚下了雨呢。才想起来的路上,汽车钻进一团浓云,温度一下子从44度降到27度却并没有下雨的事情来,原来雨下在了紫金山上了。不过,地上冒白雾,也可想象温差之大了,而我,也是头一次见到这样的情景。

惊叹之余,我们来到了中山陵的大门。门边的电子屏上显示一副对联:“历史文脉源远流长,博爱精神和谐天下”,虽然不很工整,倒也有些时尚,符合此时此境。

进门,又是另一番天地。一座门廊方正阔大,正中镌刻镏金“博爱”二字,圣人也只能提倡尊人爱己,却不及“博爱”境界之万一,敬慕之情油然而生。进了博爱门,两边是整肃的雪松,足有百来棵,每棵也足有百来年的风雨历程。雪松如塔如盖,更添了肃穆的气氛。

继续向上,一座门廊来到面前。门廊上又是镏金的大字,“天下为公”,多么响亮的口号,多么阔大的胸怀,又是多么远明的视野。历代的帝王,什么秦皇汉武,什么唐宗宋祖,去他妈的,算得了什么哟。什么“民为贵,君为轻”,什么“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不过是巩固其统治地位的幌子,他们也不过是一群名利富贵的走卒而已。

过了“天下为公”,又经过一座“浩气长存”的石碑,“警钟长鸣”造型的中山陵就遥遥在望了。谒见中山陵,须得爬上290级台阶,这个数字是妻女一级一级数出来的。中山陵的正面竖刻的是“天地正气”,下面是先生一生所倡导的“民族,民生,民权”三民主义。“民族为平等,民权为自由,民生为博爱”,坦荡博大的襟怀昭示天下,不能不让人肃然起敬。

环顾,远眺,大有“一览众山小”的气势。钟山蜿蜒起伏,宛如游龙,玄武湖五洲烟柳,十里春风,燕雀湖波光墙影,紫霞湖林海明珠,尽收眼底,使人心旷神怡,迷恋忘返。这时,风云突起,整个钟山如碧海,绿涛滚滚,惊心动魄,叹为观止。

进去,先生的白玉座像,和蔼端庄,眉宇间的忧郁令人心痛。是啊,“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先生却无奈远去,留下了绵绵不绝的忧思和梦想。

离去,我想起了毛泽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的著名诗句。如今,真的是天翻地覆,遗梦成真了,倘若先生泉下有知,当欣慰了。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王先林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舞袖霓裳点评:

又随你的文字游览了遍中山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