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这是宋代词人贺铸《踏莎行》的下阕。这首词作以写莲的高洁为主线,寄寓了作者才华不被当局欣赏重用、报国无门、孤寂而清高的身世,表达了自己不愿与桃李争春,在瑟瑟秋风中,自我伤感的心情。读来确有些悲凉与忧伤。每每读到“无端却被秋风误”一句,我就会想起那个令人肃然起敬又颇感伤痛的“尤三姐”来。
尤三姐是《红楼梦》中众多裙钗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人物。第13回,贾府办秦可卿丧事的时候,曹雪芹只是简单的透出一句,“尤氏的几个眷属尤氏姐妹也都来了”,没有直接提到尤三姐的名字。到了63回,尤三姐就正式出场了,连续4回都有尤三姐的倩丽身影和精彩描述,直到66回为止。
尤三姐拥有诱人的年轻风姿和特别惹人的美貌,极大地吸引着、诱惑着贾府中的“公子哥”们。但是,谁也别想得到她,谁也没有得到她。最后,为了证实自己的清白,她用最令人不可接受的“拔剑自刎”方式,勇敢地结束了自己年轻美丽的生命,并有力地证明了自己的清白。她使我们想到,爱情中,有时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才能赢得对方的信任。这种代价实在太沉重、太昂贵了。
五年前,尤三姐与她妈妈、姐姐一同到姥娘家给姥娘拜寿,看了一出戏,戏中有个做小生的演员叫柳湘莲。尤三姐与他一见钟情,偷偷地爱上了这个柳湘莲。五年后,中国第一任“包二奶”尤二姐,对贾琏说,“拣个熟的人,把三丫头聘了”。尤三姐插嘴就说“若有了姓柳的来,我便嫁他……若一百年不来,我自己修行去了。”尤三姐还当场把一根玉簪折成两段,表示一定要嫁给柳湘莲的决心,永远不会动摇。
贾琏路遇柳湘莲,正式为三姐提亲。柳湘莲听了介绍,非常同意这门亲事,并捎来家传宝剑做定情信物。尤三姐接到柳家传家的鸳鸯剑,“喜出望外”,不仅“连忙收了”,挂在自己绣房床上,憧憬着美好的未来,还“每日望着剑,自笑终身有靠”了。
尤三姐“好容易等了他来”,柳湘莲的态度却是“此事断不敢从命”的反悔。苦苦等待的心上人,忽然反目毁约,向她索要鸳鸯剑,她如何能承受这突如其来的打击?爱之深深,痛之切切,清之蒙昧,浊之侵身,使她衷肠难诉、无法表达,于是,万念俱灰,立即泪如雨下……
很显然,柳湘莲反悔的原因是认为尤三姐“不干净”。他从宝玉那里了解到尤三姐是“珍大嫂子的继母带来的两位小姨之一”,从贾府的许多丑闻中,觉得“洪洞县里无好人”。推断出“你们东府里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的结论。如此漂亮的尤三姐,还能清白么?于是断定,这个尤三姐就是一个被东府的臭男人们,早就玩够了,推出去没人要的不贞、不洁的女人。同时,柳湘莲大呼“上当”,“我不做这剩忘八”,并且立即去找贾琏,要索回定情礼物鸳鸯剑,坚决退掉这门亲事。
这是天大的冤枉。
性情刚烈而清清白白的尤三姐,把柳湘莲原来对她的信任和情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早已是以命相许了。柳湘莲这一突然反悔、毁约,犹如晴天霹雳。因了贾府真正是、“十分污浊”的坏名声,自己的清白是不会被柳湘莲认可的。无论谁去做柳湘莲的工作,无论她把自己如何标榜清白无辜,无论作出怎样的解释,都将是无用的蠢话,甚至是“越描越黑”的把柄。此种冤枉,在活生生的阳间,实在无法得到平反昭雪,只有用攥在自己手上的定情信物鸳鸯剑,拔剑自刎,立刻死在他们面前,才能洗雪掉蒙在心中的耻尘,证明自己的清白。
于是,尤三姐与“鸳鸯剑”一起倒在了血泊里。
尤三姐死了,“尤老一面嚎哭,一面又骂湘莲。贾琏忙揪住湘莲,命人捆了送官”。尤二姐则劝贾琏说,“人家并没威逼她死,是她自寻短见”。贾连也觉得,即使将柳湘莲扭送到官府也于事无补,而且“反觉生事出丑”。所以把柳湘莲扭送官府的事只得作罢。
而柳湘莲呢,实在没有想到的是,尤三姐不仅如此标致漂亮,还是如此坚强刚烈。立刻相信,她是绝对清白的,我,冤枉了她。后悔不及,痛心疾首地说:“我并不知是这等刚烈贤妻,可敬,可敬”。柳湘莲用了“贤妻”一词,可见此时在他心中已是把三姐当作妻子对待了。因此,当贾琏命柳湘莲赶快离去的时候,柳湘莲“反不动身”,“扶尸大哭”,等买了棺木,眼见入殓,“又俯棺大哭一场,方告辞而去”。很快,他“掣出那股雄剑,将万根烦恼丝一挥而尽(削发),便随那道士,不知往那里去了”。我想,柳湘莲在彻底幡然悔悟之后,放弃了另娶她人做妻的打算,决心与死去的“贤妻”尤三姐,到阴间里去常想死守。所以,他就出家做道士去了。
尤三姐虽然是小说中人物,不是实实在在的历史。但是,曹雪芹的《红楼梦》对于塑造人物以及给人物取名讳,都是非常讲究的。比如柳湘莲,其寓意很可能就是“像莲”,就是说,他与尤三姐二人的爱,在经历了一场人命天火的波折之后,一个命染黄沙,一个出家为道,都是“出污泥而不染”的如莲清高人物,他们之间的爱情,会在“太虚幻境”中得到承认,所以,也值得我们去敬慕和褒奖。
尤三姐是一只莲。她的精彩故事,同时也是人世间的清与浊。虽然说“近墨者黑,近朱者赤”,那是一般的、通常的道理,而不是绝对真理,真理没有绝对的,总会有人们意想不到的特别真理,存在于人们用普通眼光看不到的缝隙里。看似清澈透明的事物,往往隐藏着看不见的污浊。看似浑浊不堪的场合,也会有出污泥而不染的清晶。就像藏民族宝贵的天珠,都是从并不纯净的泥土中挖掘出来的。而最宝贵的出土文物,比如武汉的“越王勾践剑”,则是从令人毛骨悚然的坟墓里出土的。你能说它不宝贵?
对于清浊问题,还是宋代“程朱理学”的开山鼻祖周敦颐认识最深刻。周敦颐在他的《爱莲说》中,开门见山地指出:“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中通外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短短的语句,就把爱莲的理由和莲的性格特质表达得淋漓尽致。由此看来,《红楼梦》中,“三姐如莲”。
-全文完-
▷ 进入斗南子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