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治国
起风了,风中依稀传来朝堂慷慨陈辞声和太学琅琅读书声。这些青春大汉朝令人如痴如醉的激情乐章,都是历经千年后我依旧熟悉的声音。
以铁和血推行法家思想的秦始皇,“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以鞭笞天下”,建立了强大的秦帝国,的确威振四海。然而,还未来得及总结施政得失,帝国便如耀眼的彗星,瞬间划过历史长空,徒留后世人一代又一代评说其千秋功罪。
高皇帝一生志向远大而执著,尽管自身能力有限,却非常擅长用人纳谏,是一名具有识人之明的出色领袖,萧何、韩信、张良、陈平等许多英雄豪杰都心甘情愿地追随辅佐他。征战几十年,创建大汉王朝,又推行了一系列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民需要的政策,选中曹参、陈平、周勃等人,做好了身后的人事安排,为汉朝日后的辉煌与强大奠定了基础。就在普天称颂的同时,冥冥之中,我分明感觉到,大汉朝的统治者和众多贤良们已经将深邃的目光转向未来:此后还会有这样优秀的人才吗?如何形成一种江山代有才人出的机制?怎样从诸子百家中抉择出一种治国强国的主导思想?
强秦法家思想的失败,选择一种治国思想便成为大汉朝统治者的当务之急。这时候,大儒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应运而生并在汉武帝的支持下横空出世。董仲舒以孔孟之道为核心,对先秦儒家伦理思想进行了理论概括和神学改造,开创儒学为正统之先声,以儒家宗法思想形成封建神学体系,学以儒为体,杂以阴阳五行,思想中心为“天人感应说”,提出“君权神授”,宣扬“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假天意将封建统治秩序神圣化;立君臣、父子、夫妇三纲,定仁、义、礼、智、信五常,政治上主张德、刑并用。他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提出其哲学体系的基本要点,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被汉武帝所采纳。自此而后,这一思想成为主宰华夏民族两千年的统治思想。直到现在,我仍然坚持认为,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儒学者和大汉武皇帝都具有大智慧,这是智者与王者的双向结合;与其说是汉武帝选择了儒家学说,倒不如说是儒家学说选择并最终造就了汉武大帝和他的盛世王朝。
武皇帝即位之初,地位尚不稳固,便开始推行以儒学为指导思想的“更化改制”新政。于是,大一统的中央政府启动了继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的另一次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大变革,历时之久、范围之广、影响之深,均称得上空前。其间,虽经千般曲折、万重阻力,然犹痴心不改、披荆斩棘,终至万涓归流、登临绝顶,其坚韧毅力、博大胸怀可见一斑。
不可不击节称绝啊,是他力排众议独尊儒学、尽揽人才。脑海中,最是难忘他创建了平民入仕机制。汉初,官吏皆自高官及富豪的子弟中挑选。建元元年,尚十七岁,纳董仲舒《天人三策》,下诏全国荐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对于德高望重或有特殊才学之士,遣专使派专车——安车蒲轮(为防车子振动颠簸,用草包住车轮,以示对乘者的敬重),以征召之礼先后迎请文景时著名的辞赋家枚乘、八十多岁的大儒申公等名儒入京,枚乘因年老死于途中,向申公询其治国之道,申公谓:“为治者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武帝拜其为太中大夫。元光元年,二十三岁掌政,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下诏郡国每年要推举“孝”、“廉”各一人,规定官员不荐贤有罪、荐贤有赏;此外,武帝更鼓励平民上书自荐,由他亲阅筛选。不论出身广开仕途的结果,使武帝一朝人才辈出,为其文治武功各献汗马功劳。脑海中,最是难忘他设置太学、独尊儒术。大儒董仲舒认为,若百家争鸣,人言人殊,便会不利于统一,因此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此说与欲建大一统帝国的武皇帝心意相通。因此,自武皇帝亲掌政权后,便以儒学为尊,设官办最高学府——太学,置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博士,以儒作为教育和取士的标准,大力推广。此后两千年,虽有外来文化不断入渐,但儒学在中国文化中所居的主流地位始终不曾动摇。脑海中,最是难忘他不拘一格、慧眼识人。“要成非常之功,必用非常之人”,这是武皇帝的一贯思想。他用人不仅不拘一格,且擅于慧眼识人。卫青,本为平阳长公主一家奴,虽以裙带关系启用,但终因卓世军功而封侯拜将;遗昭辅佐幼主的大臣金日磾,本是匈奴休屠王的太几,没为官奴养马,十四岁时,被前来观马的武帝见而起用,即深受宠信,随侍帝侧,并生擒了行弑武帝的反贼;其他如田千秋、主父偃、朱买臣、东方朔等,皆以上书言事而获用。因此,武皇帝一朝人才济济,如灿烂繁星,辉映史册:文章耀千古者董仲舒、司马迁;武功吞山河者卫青、霍去病;气节留青史者苏武、张骞……这些,仅为其中名垂千古的代表人物。后汉史家班固赞道:“汉之得人,于兹为盛:儒雅则公孙弘、董仲舒、倪宽;笃行则石建、石庆;质直则汲黯、卜式;推贤则韩安国、郑当时;宣令则赵禹、张汤;文章则司马迁、相如;滑稽则东方朔、枚皋;应对则严助、朱买臣;历数则唐都、落下闳;协律则李延年;运筹则桑弘羊;奉使则张骞、苏武;将率则卫青、霍去病;受遗则霍光、金日磾,其余不可胜纪。是以兴造功业,制度遗文,后世莫及。”
不可不击节称绝啊,是他智计集权、强化一统。面对诸侯坐大,他施行“推恩令”。自高皇帝立国分封功臣子侄为诸侯王,历四朝,皆有诸侯起而作乱。建元二年,因四王来朝哭诉,为笼络宗室,曾诏令废止官吏检举诸侯王不法行为的权责,致使诸侯王骄奢更甚。元朔二年,由自荐而获得重用的中大夫主父偃,看出了武帝的隐忧,提出推恩之策。所谓推恩,即容许各诸侯王把自己的封地,分封与嫡长子以外的其他子弟。这样的「推恩」,既让侯王众子弟高兴,又可分薄诸侯国的领地和权势,不染兵刃而收强干弱枝之效。此策被武皇帝采纳,虽经吴王之乱,终得推行,消除了诸侯国对中央政权的威胁。面对相权膨胀,他另立中朝。汉承秦制,丞相为百官之长,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汉初,为相者皆为功高的勋臣如萧何、陈平等,更显权重。广开仕途的武帝,掌权后即另组“中廷”,以心腹随侍左右,谋划军国大策,冷落外廷。元朔五年,起用布衣公孙弘为相;同年,中朝侍中卫青,拜为大将军,“位在公上”,相权益低,只能垂首听命,处理行政事务。武帝治相极为峻严,十二位丞相中,除田千秋跨武昭两朝外,被迫自杀或治死的丞相有六位,被罢免的有两位。面对地方失纠,他设置刺史武皇帝削相权后,亲掌考劾百官的“上计”。所谓上计,即郡县官吏每年年终时上报中央、详细纪录辖区内户口、田亩、赋税、库存、治安的“功课”,中央以此来评优劣,定升迁。武皇帝除严惩上计作假外,还把全国分为十三州,每州设一刺史,检举区内的不法官吏。刺史官级仅六百石,位卑,故办事不敢怠懈,但职在监察二千石郡守和国相,故权重;其权又严限在“六条问事”之内,不易滥用。这种以小制大的监察制度,乃武帝治吏的一大创造。三管齐下,大一统的中央皇权得以巩固。
不可不击节称绝啊,是他始年号、正历法。为强化皇权,他开启皇帝年号先河。自古,帝王纪年皆以元、二、三……记数,新王嗣统,即重新纪年,自元年再始,称为改元。武帝初亦循旧制,到四十三岁时,有官员谓“天子受命于天,为表现天人感应,应以祥瑞命名年号。”武帝以为然,遂以此前二年,汾阴有大鼎出土为祥瑞,定该年为元鼎二年,并追订即位次年为建元元年,续以祥瑞命年号: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后元等,共十一个。此后的皇帝皆以年号纪年,至皇帝退出中国历史舞台,共延续了二千余年。不因循守旧,他订立了太初历。汉之前各朝所用的历法皆异,汉初承秦制用《颛项历》,以十月为岁首,到武皇帝时已用了百多年,误差严重。他遂命倪宽率司马迁、邓平、落下闳等二十余人编订汉历,经一年方成,名为“太初历”。太初历分每年为三百六十五日,一月有二十九日,一昼夜有十二个时辰,正月为岁首。此历法采用了有利于农时的二十四节气,插入闰月,调整了太阳周天与纪历纪月不相合的矛盾,使朔望晦弦较为正确,该历遂成为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法。
狼烟四起时,我无忧无惧,为有我朝血性男儿挡在我们前面驰骋沙场、佑我生灵,让我们与家国一道成为他们的精神守望;沁人书香中,我惆怅万千,囿于父母赐就女儿身无缘名扬青史、治国兴邦,致我们竟几无例外地成为这个伟大时代的旁观群体。这些,让我以及生在大汉朝的所有女子,无时无刻不在幸福中痛苦、在痛苦中幸福:也许,是大汉人才多得不需要女人了吧。
起风了,风中依稀传来朝堂慷慨陈辞声和太学琅琅读书声。这些青春大汉朝令人如痴如醉的激情乐章,都是历经千年后我依旧熟悉的声音。
以铁和血推行法家思想的秦始皇,“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以鞭笞天下”,建立了强大的秦帝国,的确威振四海。然而,还未来得及总结施政得失,帝国便如耀眼的彗星,瞬间划过历史长空,徒留后世人一代又一代评说其千秋功罪。
高皇帝一生志向远大而执著,尽管自身能力有限,却非常擅长用人纳谏,是一名具有识人之明的出色领袖,萧何、韩信、张良、陈平等许多英雄豪杰都心甘情愿地追随辅佐他。征战几十年,创建大汉王朝,又推行了一系列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民需要的政策,选中曹参、陈平、周勃等人,做好了身后的人事安排,为汉朝日后的辉煌与强大奠定了基础。就在普天称颂的同时,冥冥之中,我分明感觉到,大汉朝的统治者和众多贤良们已经将深邃的目光转向未来:此后还会有这样优秀的人才吗?如何形成一种江山代有才人出的机制?怎样从诸子百家中抉择出一种治国强国的主导思想?
强秦法家思想的失败,选择一种治国思想便成为大汉朝统治者的当务之急。这时候,大儒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应运而生并在汉武帝的支持下横空出世。董仲舒以孔孟之道为核心,对先秦儒家伦理思想进行了理论概括和神学改造,开创儒学为正统之先声,以儒家宗法思想形成封建神学体系,学以儒为体,杂以阴阳五行,思想中心为“天人感应说”,提出“君权神授”,宣扬“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假天意将封建统治秩序神圣化;立君臣、父子、夫妇三纲,定仁、义、礼、智、信五常,政治上主张德、刑并用。他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提出其哲学体系的基本要点,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被汉武帝所采纳。自此而后,这一思想成为主宰华夏民族两千年的统治思想。直到现在,我仍然坚持认为,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儒学者和大汉武皇帝都具有大智慧,这是智者与王者的双向结合;与其说是汉武帝选择了儒家学说,倒不如说是儒家学说选择并最终造就了汉武大帝和他的盛世王朝。
武皇帝即位之初,地位尚不稳固,便开始推行以儒学为指导思想的“更化改制”新政。于是,大一统的中央政府启动了继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的另一次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大变革,历时之久、范围之广、影响之深,均称得上空前。其间,虽经千般曲折、万重阻力,然犹痴心不改、披荆斩棘,终至万涓归流、登临绝顶,其坚韧毅力、博大胸怀可见一斑。
不可不击节称绝啊,是他力排众议独尊儒学、尽揽人才。脑海中,最是难忘他创建了平民入仕机制。汉初,官吏皆自高官及富豪的子弟中挑选。建元元年,尚十七岁,纳董仲舒《天人三策》,下诏全国荐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对于德高望重或有特殊才学之士,遣专使派专车——安车蒲轮(为防车子振动颠簸,用草包住车轮,以示对乘者的敬重),以征召之礼先后迎请文景时著名的辞赋家枚乘、八十多岁的大儒申公等名儒入京,枚乘因年老死于途中,向申公询其治国之道,申公谓:“为治者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武帝拜其为太中大夫。元光元年,二十三岁掌政,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下诏郡国每年要推举“孝”、“廉”各一人,规定官员不荐贤有罪、荐贤有赏;此外,武帝更鼓励平民上书自荐,由他亲阅筛选。不论出身广开仕途的结果,使武帝一朝人才辈出,为其文治武功各献汗马功劳。脑海中,最是难忘他设置太学、独尊儒术。大儒董仲舒认为,若百家争鸣,人言人殊,便会不利于统一,因此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此说与欲建大一统帝国的武皇帝心意相通。因此,自武皇帝亲掌政权后,便以儒学为尊,设官办最高学府——太学,置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博士,以儒作为教育和取士的标准,大力推广。此后两千年,虽有外来文化不断入渐,但儒学在中国文化中所居的主流地位始终不曾动摇。脑海中,最是难忘他不拘一格、慧眼识人。“要成非常之功,必用非常之人”,这是武皇帝的一贯思想。他用人不仅不拘一格,且擅于慧眼识人。卫青,本为平阳长公主一家奴,虽以裙带关系启用,但终因卓世军功而封侯拜将;遗昭辅佐幼主的大臣金日磾,本是匈奴休屠王的太几,没为官奴养马,十四岁时,被前来观马的武帝见而起用,即深受宠信,随侍帝侧,并生擒了行弑武帝的反贼;其他如田千秋、主父偃、朱买臣、东方朔等,皆以上书言事而获用。因此,武皇帝一朝人才济济,如灿烂繁星,辉映史册:文章耀千古者董仲舒、司马迁;武功吞山河者卫青、霍去病;气节留青史者苏武、张骞……这些,仅为其中名垂千古的代表人物。后汉史家班固赞道:“汉之得人,于兹为盛:儒雅则公孙弘、董仲舒、倪宽;笃行则石建、石庆;质直则汲黯、卜式;推贤则韩安国、郑当时;宣令则赵禹、张汤;文章则司马迁、相如;滑稽则东方朔、枚皋;应对则严助、朱买臣;历数则唐都、落下闳;协律则李延年;运筹则桑弘羊;奉使则张骞、苏武;将率则卫青、霍去病;受遗则霍光、金日磾,其余不可胜纪。是以兴造功业,制度遗文,后世莫及。”
不可不击节称绝啊,是他智计集权、强化一统。面对诸侯坐大,他施行“推恩令”。自高皇帝立国分封功臣子侄为诸侯王,历四朝,皆有诸侯起而作乱。建元二年,因四王来朝哭诉,为笼络宗室,曾诏令废止官吏检举诸侯王不法行为的权责,致使诸侯王骄奢更甚。元朔二年,由自荐而获得重用的中大夫主父偃,看出了武帝的隐忧,提出推恩之策。所谓推恩,即容许各诸侯王把自己的封地,分封与嫡长子以外的其他子弟。这样的「推恩」,既让侯王众子弟高兴,又可分薄诸侯国的领地和权势,不染兵刃而收强干弱枝之效。此策被武皇帝采纳,虽经吴王之乱,终得推行,消除了诸侯国对中央政权的威胁。面对相权膨胀,他另立中朝。汉承秦制,丞相为百官之长,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汉初,为相者皆为功高的勋臣如萧何、陈平等,更显权重。广开仕途的武帝,掌权后即另组“中廷”,以心腹随侍左右,谋划军国大策,冷落外廷。元朔五年,起用布衣公孙弘为相;同年,中朝侍中卫青,拜为大将军,“位在公上”,相权益低,只能垂首听命,处理行政事务。武帝治相极为峻严,十二位丞相中,除田千秋跨武昭两朝外,被迫自杀或治死的丞相有六位,被罢免的有两位。面对地方失纠,他设置刺史武皇帝削相权后,亲掌考劾百官的“上计”。所谓上计,即郡县官吏每年年终时上报中央、详细纪录辖区内户口、田亩、赋税、库存、治安的“功课”,中央以此来评优劣,定升迁。武皇帝除严惩上计作假外,还把全国分为十三州,每州设一刺史,检举区内的不法官吏。刺史官级仅六百石,位卑,故办事不敢怠懈,但职在监察二千石郡守和国相,故权重;其权又严限在“六条问事”之内,不易滥用。这种以小制大的监察制度,乃武帝治吏的一大创造。三管齐下,大一统的中央皇权得以巩固。
不可不击节称绝啊,是他始年号、正历法。为强化皇权,他开启皇帝年号先河。自古,帝王纪年皆以元、二、三……记数,新王嗣统,即重新纪年,自元年再始,称为改元。武帝初亦循旧制,到四十三岁时,有官员谓“天子受命于天,为表现天人感应,应以祥瑞命名年号。”武帝以为然,遂以此前二年,汾阴有大鼎出土为祥瑞,定该年为元鼎二年,并追订即位次年为建元元年,续以祥瑞命年号: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后元等,共十一个。此后的皇帝皆以年号纪年,至皇帝退出中国历史舞台,共延续了二千余年。不因循守旧,他订立了太初历。汉之前各朝所用的历法皆异,汉初承秦制用《颛项历》,以十月为岁首,到武皇帝时已用了百多年,误差严重。他遂命倪宽率司马迁、邓平、落下闳等二十余人编订汉历,经一年方成,名为“太初历”。太初历分每年为三百六十五日,一月有二十九日,一昼夜有十二个时辰,正月为岁首。此历法采用了有利于农时的二十四节气,插入闰月,调整了太阳周天与纪历纪月不相合的矛盾,使朔望晦弦较为正确,该历遂成为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法。
狼烟四起时,我无忧无惧,为有我朝血性男儿挡在我们前面驰骋沙场、佑我生灵,让我们与家国一道成为他们的精神守望;沁人书香中,我惆怅万千,囿于父母赐就女儿身无缘名扬青史、治国兴邦,致我们竟几无例外地成为这个伟大时代的旁观群体。这些,让我以及生在大汉朝的所有女子,无时无刻不在幸福中痛苦、在痛苦中幸福:也许,是大汉人才多得不需要女人了吧。
本文已被编辑[无缘牵手]于2007-7-23 21:07:44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玉宇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