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永济无处不飞歌朱文科

发表于-2007年07月23日 下午4:10评论-1条

“永济人是耒阳的温州人。”在去永济镇采风的路上,镇党委书记李骥很自豪地告诉我。

对永济,我不陌生。十年前,市水泥厂招工,有二十个不用参加公开招考交三万元集资款就能进的指标,永济人占了一半。永济老板多、永济人有钱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三年后,一位同我一起穿开裆裤长大的朋友调到永济镇政府工作,邀我去玩。当时,永济刚刚奏响小城镇建设之歌,镇街两旁热火朝天拆旧居、建新房,唯一一条柏油路也是破烂不堪。

如今,七年过去了,像温州人一样精明的永济人创造了什么样的奇迹呢?

小车一路欢歌,很快载我们进入永济境内,一条宽阔平坦的水泥路映入眼帘,玉带般缠绕着村庄。公路两旁是郁郁葱葱的田野山丘,在烈日下宛如翡翠,弥漫着花草和泥土的芳香。正是“双抢”季节,一垄垄金黄的稻子正等待七月的禾镰,骄傲地收割。当然更多的色彩是绿,草是绿的,山是绿的,村庄也是绿的。一栋栋洋气的水泥平房掩映在绿荫中,村前村后栽满了枣树、李子树、桃树,还有成片的瓜地、菜园。成群的蝴蝶像淘气的孩子,在花草丛中飞来飞去,陶醉在小鸟的歌声中,陶醉在绿意盈然的画图中。

在清风村村务活动中心我们看到,村支两委建设很规范,制度健全,村务公开。在那间几十平方米的活动室,经常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学政策学文化学技术,效果很好。村支部李支书笑着说,这都是村民筹资兴建的,当初有人还质疑我们是在建牌馆呢?如今,当农民比以前好多了,政府取消了农业税不算,年年还有补贴,村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村党支部、村委会在带领村民种好稻子与烤烟的同时,鼓励村民见缝插针,充分利用每一分荒地荒坡,种菜种瓜果。

永济的田园是绿的,永济的经济发展之路也是绿的。由于矿产资源缺乏,敢闯敢干的永济人走南闯北,当包工头、经商、务工,积累一笔创业资金和技术后,就回乡投资,回乡发展,回乡打工,由此涌出一股罕见的“家乡经济”热潮。该镇在全市率先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建成了5000亩烤烟基地、年出栏愈10万头的生猪基地、年出笼20万羽的家禽养殖基地,还陆续在十几个村子建起了沼气池。个体养殖业步入了联合养殖的轨道,成立了生猪养殖业协会,实行了资金互动、技术配合、信息互通。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已拥有6家上规模的民营企业,如制衣厂、玩具厂、紫色页岩硅厂,污染少、环保型,产品畅销省内外。位于永济村的永辉制衣厂就是该镇一位务工回乡青年投资百万元兴建的,有五十多台机床,安置了五十多位当地剩余劳动力,产品远销广东沿海,成为利税大户。

经济搞活了,农民富裕了,还有道难题摆在镇政府面前。随着大量农民外出,农村里学龄儿童越来越少,而留守老人越来越多。这些孤寡老人身边没人照顾,寂寞空虚,如何使他们老有所乐、老有所养呢?镇里果断决定,把那些生源明显不足的学校撤并,然后改造成敬老院。在永济村敬老院,我们看到这个有八百多平方米的院落,环境优雅,绿树成荫,气候凉爽,十分适合老人居住。这时,好客的主人们送来了一盆洗得洁净的香瓜、西瓜。香瓜是刚从瓜地里摘来的,果肉壮实得一个人吃不了,大家就两人共吃一个。轻咬一口,脆而甜,像喝下醇酒,满嘴香味儿。吃了香瓜又吃西瓜。这里的西瓜、皮薄肉脆,全都是红沙穰瓜,一刀子切下去,浓甜的汁水就顺着刀子流出来,还散发出清香,一口入肚,甘泉一样沁人心脾。这是农民朋友用汗水凝结的蜜汁啊,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幸福果实!

漫步在幽深的百里渡,犹如倾听一支古老的谣曲。百里渡是一条长不足两百米、宽不过四五米的小街,全部用麻条石砌成,据说有五百年历史。临街房屋都是清一色的青砖瓦房,木板木门木窗,班驳的墙面依稀可见毛主[xi]语录之类的特定历史印痕。这里曾是一个圩场,每到逢圩的日子,方圆百里的村民赶来,热闹得很。条条石板早让岁月的风雨打磨得光滑透亮。街中有一块圆形石板,中间有八个规则的小孔,像神秘的八卦布局,令人惊异不己。好奇的依依就用手机拍了下来,还帮我拍了张照片。走在小街上,仿佛在穿越历史时空的隧道,泛起我们缕缕思古的幽情。尽头便是古码头,清清耒水向北流去。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因为修建遥田水电站,将这段河流改道了,只有少量水流经这里。河水很浅,缓缓低吟,向我们诉说着曾经承载的一段昌盛辉煌。在这里,还有一个关于鸡公台禁鸦片的传说,它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永济的淳朴民风。李书记说,镇里正在考虑保护好古街,把它开发成旅游景点。在不久的将来,这个被历史遗弃的古街,将重新绽放新颜,成为耒阳的“凤凰街”。

在永济镇,李王宫无疑是一处值得开发的旅游景点。这是一座金碧辉煌的庙宇,兀立在碧绿的山丘上。庙宇分前后两栋,前栋是个戏台,后栋很大,供养的是一位李姓王爷,百余年来香火不断。依依是我们采风队员里唯一一个李姓人,我笑着对她说:“赶紧叩拜啊。”腼腆的她指指面前的莆团说:“好脏哦”。我说:“脏也得拜啊,他是你祖先呢。”她便不好意思跪了下去。一旁的匡兄呵呵笑起来。恰在这时,前殿里传来一阵嘹亮的歌声:“没有共[chan*]党就没有新中国……”循声望去,原来是一位瘦小七旬老妪,在向李书记、经农兄他们献歌。想不到这么大年纪的老人,歌唱得如此动听,让我们感受到永济人豪爽的一面。

中餐后,我们参观了去年“7·15”特大洪灾后重建的新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大众村,以及刚刚动工的人工湖。置身这些水电路厕等配套设备齐全的花园式村落,我们深切体会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来的乡村巨变。如今,永济人民安居乐业,事业蒸蒸日上,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农业强镇、工业大镇、商贸重镇,被列入耒阳市十一五规划小城镇建设重点建制镇。永济阔步迈上了飞速发展的快车道,聪明、智慧、勤劳的永济人民正在合力奏起一支文明、和谐的主题歌。

(2007年7月22日作)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朱文科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文章评论共[1]个
陪peipei-评论

新年好!问候老作家,老同志。at:2008年02月23日 下午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