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几乎每个家庭都有华侨,或至亲或远亲人人都与华侨沾边,所以被称为“华侨之乡”。
解放前因为穷,为了不至于饿死,为了全家的生计,一家的顶梁柱—青壮年男人,或卖猪仔或结伴,远渡重洋。此后大多是走如黄鹤、杳无音信,家里的老弱妇孺更是生活无着,于是为求一条生路,或卖儿卖女或远走它乡。
解放初期全国各地斗地主、打恶霸,令有产阶级惶恐不安,纷纷捲细软、携家眷逃往国外。
六、七十年代,因为生活艰苦,有很多青年男子偷渡香港,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而嫁给港客(香港华侨)是年轻女性的最好选择。香港的男人,他们往往是社会的底层,全做的辛苦工,收入低,无法吸引当地女性的注意,到了四、五十岁就会怀揣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一笔钱,回到大陆娶老婆。六十多岁的白发公公娶二、三十岁的黄花闺女是平常之事,她们牺牲一人就带来全家丰衣足食,自己等个十来年也能成为香港居民,所以认为是值得的。
八十年代,侨乡地处珠江三角洲,是最早改革开放的城市之一,那些在当地已闯出一片天空的华侨纷纷回家乡投资、建厂、办校。解放初期逃往国外的华侨也纷纷回到家乡,一来办理落实华侨政策的房产,二来亲身感受翻天覆地变化所带来的喜悦,从而增强了投资的信心。办厂最早规模最大的要数港商李先生,他带回来充足的资金,优良的机器设备,先进的管理模式,也解决了许多农村子女的就业问题,为侨乡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九十年代香港回归,人们的出国热从香港转移到了美国或其他国家。而我也与“出国”擦了个边。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到工厂打工时,一女工问我嫁不嫁她弟弟,他在巴拿马国开一中餐馆,想娶妻帮手打理,本来想在亲戚朋友中找的,说是肥水不流别人田,但找不到合适的就找到了我。我才没有稀罕他的臭肥水。
不久有一美国华侨因一偶然机会见到我,提出要我去美国做他的儿媳妇。一向看重感情的我认为:没有感情,哪来婚姻?所以我拒绝了。因我的拒绝姐姐曾埋怨我的自私,没有为家庭着想。我是有点内疚的,毕竟美国是怀有出国梦的人的最好选择,其时美元兑换人民币又很高,一百美元能换八百多块人民币,而且,一个家庭只要有一人在美国,此后这个家族就会夫申请妇、子申请母、母申请子如此这般地陆续的成为美国居民。正可谓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侨乡的人民已不是单纯的为出国打工赚钱了。老一辈华侨的成功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前往委内瑞拉,那里是创业者的天堂,但也是地狱,抢劫、绑架、杀人时有发生。所谓富贵险中求,越是混乱的地方机会越大。只要有不多的资金加上勤快就能成为一个收入不错的小老板,积蓄到一定的身价就衣锦还乡,或迁往其它生活安定的国家。
现在新一代的侨民已不用为养家糊口而死做死悭·他们的父母期望他们的后代以后能出人头地,能融入当地的主流社会,不再是厨师、走堂、洗碗工、车衣工之类的角色。我有一至亲,她徶开一大帮公子哥儿的追求者,与香港出生的丈夫一见钟情,继而迁往加拿大。为了给儿女们一个好的生长环境,避开唐人街与当地白领为邻。她中国人那种吃苦耐劳、勤俭持家、相夫教子的传统美德深深征服了邻居,邻居们很喜欢她,也接纳了他们全家。她三个儿女中有两个是多伦多小学“天才班”的学生(听说全国“天才班”里华裔占了很大比例)最小的儿子也通过了“天才”初试她要求孩子们以后做医生、当教授,而她除了经营餐馆外还教钢琴,与儿女一起参加钢琴升级考试。以前嫌她“大陆妹”的婆婆现在对她刮目相看,还感慨地说“我们家指望你们了”·
华侨遍布全世界他们的第二代、第三代在居住国有不少人已有了很高的社会地位。
也不是人人都喜欢出国,他们只是逼于家人压力之下才出的国。我一个朋友,很不情愿的出了国,刚下飞机就起了回家的念头,身上没钱就去打工,刚赚够买机票的钱就飞了回来。后来他说:如果能够走路回来,早就毫不犹豫地开步走了。
有一对老夫妻,四个女儿都在国外,两个儿子也想出去就要求夫妻俩去美国的大女儿处,到时就申请儿子出去,父母都是为儿女着想的就答应了。到了美国,话不通、路不熟、人没个认识的,简直是度日如年。于是双双天天到太平洋的海边,遥望家乡的方向默默思念,相对垂泪,人也一天瘦过一天。这样下去怎么得了!大女儿赶紧把他俩送回国。有人问起其美国之行,他俩一脸的后怕,说是打死都不再出国了。居说在太平洋的海边,有很多人跟他们一样在思念家乡。
我们的国家正日益昌盛相信不久的将来侨乡人民不再以出国为荣。现在已有一些观念正露出尖尖角:聪明的人不用出国,国內的发展空间更大。
-全文完-
▷ 进入树欲静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