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漠视生命康慨

发表于-2007年07月22日 下午3:35评论-1条

发表在1968年7月31日的《河南红卫兵报》上署名为“红刀”的作者一篇文章,题目是《在自杀后边——》,原文如下:

“当前,一小撮阶级敌人他们为了顽抗到底,采取各种手段来进行绝望的挣扎。自杀也是他们的手段之一。最近郑州市就有这么一股自杀风——”

蝼蚁尚且贪生、好死不如恶活。这些民谚说明生命的宝贵和尊严。自杀,这种轻生之举竟能风行,可见当时人们已是尝到生不如死的味道,才纷纷选择自杀这一条道。而且一定是有一种比死更可怕更使人难以忍受的压力——肉体、精神上的致命折磨。

象张志新被割断喉管、李九莲的腭、舌被缝那样的肉体+精神的折磨,死当然就是一种“解脱”一种幸福的选择了。

我不知道老舍投身太平湖时,有没有在叨念着他笔下常四爷的那句名句:“我爱我们的国呀,可是谁爱我呢?”

在那个践踏生命的年代,死也没有给他们带来安宁。文章继续写道:

“自杀是自绝于人民,自绝于党,自杀是向我们无产阶级专政抗议,向文化大革命抗议。自杀可以逃避广大革命群众对他的批判斗争,破坏清理阶级队伍的正常开展,破坏社会秩序——”

呵!这是所向披靡的革命宣言,是讨伐阶级敌人的檄文,字里行间洋溢着一股杀气,明目张胆的对生命的漠视!文章最后写道:

“我们严重警告一小撮阶级敌人,彻底交待,老老实实向人民低头认罪,才有出路,否则在广大革命群众和强大的无产阶级专政面前,不管你玩弄什么诡计花招,破坏也好,造谣也好,自杀也好,都必将自食其果,自取灭亡。自杀而死,比鸿毛都轻,比狗屎都臭,死有余辜。”

好个“死有余辜”!这是强者给弱者下的定语。弱者在强者面前永远是有罪的。

中国有过太多的革命,每一场革命都是弱者首先闹起来的,但革命过后社会依然如故,弱者仍然是弱者。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从来就漠视弱者的生存权、话语权,直至生命。

法国大作家雨果说,如何对待弱者是衡量社会是否进步的标志。

共[chan*]党人便理直气壮地起来说:“我们就是工农的队伍,为穷人打天下。”

我理解雨果说的所谓弱者,不是单纯的经济上的弱者——穷人;而是包括精神上思想上的弱者。老舍是穷人么?“彭水诗案”中的秦中飞是穷人么?他们都是弱者。

就是经济上的弱者——穷人,现代人也依然漠视。早两年轰动一时的农民英雄金有树挽救了19条生命,自己得了重病却无钱医治,给当地领导写求助信,求领导救他的命。望眼欲穿,如石沉大海,始终没有回音。英雄只得离开医院回家等死。

红卫兵明目张胆的践踏生命、漠视生命,只不过是国人向来对生命缺乏敬畏感的反射。

历史再次把如何对待弱者作为社会进步的标志摆在国人的面前。

小康社会的目的仅仅是物质上的吗?是否还应该伴有比物质更重要的理想、情操、精神境界方面的形而上呢?

2007·7·22·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康慨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鲁速 | 荐/鲁速推荐:
☆ 编辑点评 ☆
咖啡茶1234点评:

漠视生命,漠视……
漠视也许就是人权的丢失。
那个时代人鬼混同,
哪里还有人权可言,
一想起,就一阵胆寒
现在好多了,但是依然还是存在漠视
黑砖窑事件一样会问:这个社会怎么了?

文章评论共[1]个
郁郁孤风-评论

生如夏花,灿烂而凄美。当自杀成为一种逃避现实的手段,或许正如花儿一样,越是灿烂 越是短暂。只能被落的枝残花去at:2007年07月22日 晚上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