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永远的“那家馆”齐铁民

发表于-2007年07月22日 上午11:50评论-2条

在我的记忆中,贮存了几个“永远”,冬妮亚不必再说,本人已有《永远的冬妮亚》一文了。

我这次说的“永远”,却与“冬妮亚”风马牛不相及,这个“永远”说的是一家饭馆。

我是半个辽宁人。五十多年前,我家住在当时隶属于辽宁省北镇县的闾阳驿。母亲怀了我之后,临生产前回到她的娘家——吉林省的榆树县。我在榆树降生后,没过多久,母亲带我又回到了闾阳驿。就是这个缘故,我对辽宁怀有一份特殊的感情,因此对辽宁的一切都感到亲切。

沈阳是我喜欢的大城市。这么多年,我去过最多的城市也就是沈阳。

每次去沈阳,我必须要去两个地方:一是故宫,二是那家馆。

去故宫是感受一下努尔哈赤、皇太极当年的威风,想象一下靠狩猎为生的女真人怎样在这里养精蓄锐,发展壮大,然后策动金戈铁马,在旌旗漫卷、烟尘滚滚还有那震天的厮杀声中,从山海关长驱直入攻进北京城,改写了中国的历史……抚摸着宫殿的廊柱和青砖,会产生一种触摸历史的奇特感觉。

这无疑是一种精神享受。

去那家馆,则是一种物质享受。过去,去沈阳,如果想大饱口福,有三个地方是必去的,一是勺园,据说那儿的菜肴非常精美,二是老边饺子馆,三就是那家馆了。

因为年轻时,口袋里没几个钱,去沈阳没敢去勺园。老边饺子吃过一回,味道的确不错。我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那家馆了。

到现在我还记得,那家馆的创始人是清朝人那德贵,那家馆在沈阳是名副其实的老字号。据说,一直到新中国成立,那家馆里的厨师和店里的服务员依然是以那姓人为主。

第一次吃那家馆,时间大概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在我的印象里,那家馆的位置好像在故宫附近,旧式青砖房,门面不是很大,有一块黑色的金字招牌,古色古香的。店堂很整洁,几张黑色的方桌,都很古老,看样子它们在这儿已经服役好多年了。

那家馆只经营一个品种,那就是关东人喜欢吃的白肉血肠。来那家馆的人,肯定都是奔这个来的。

我去那天,店里没有客人,只有我一个,很清静。我要了一盘白肉血肠,一碗大米饭,还有一碗啤酒。

接待我的那个服务员是个男的,三十多岁的模样,从我进店到出店,没听他说一句话。给人一种既不亲切也不冷漠的感觉,这也正是我喜欢的感觉。

白肉和血肠放在容器中,具体是什么物件我记不得了,那个男服务员在靠窗的案板上,当着客人(也就是我)的面,从容器里取出热气腾腾的白肉和血肠,放在案板上,那案板也极干净。在我与那男服务员之间隔着一个柜台,飘过来的香气撩拨着我的嗅觉,心里顿时出现一种莫名的兴奋。我瞧着那案板,那服务员手持一把雪亮的刀,片刻工夫就把一大盘白肉和血肠端到我的面前。

桌上备着蒜汁、虾油、酱油、韭菜花等调味品。我不喜食蒜和韭菜之类的东西,只是用了点儿酱油淋在白肉和血肠上,然后迫不及待地吃了起来。

那家馆的白肉血肠就是地道,用肥而不腻之类、鲜嫩可口之类的陈词滥调根本描述不出你的感觉。这样的美味,就像绝色美女一样,任何华丽的辞藻在她的面前都会变得苍白,同样真正的美味也是不能用文字描述的,只能细细地去感受去回味。遗憾的是,没有吃过的人是无法回味的……现在,我就进入了回味状态,在我写这段文字,已经吞咽了几次口水。

那家馆的白肉血肠是我终生忘记不掉的美味。

以后,我只要去沈阳,必去那家馆。那家馆的白肉血肠既解馋又实惠,即使与我下榻的地方远一些,我也要不辞辛苦地乘公交车去那家馆,美餐一顿之后,再去逛故宫。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长春附近一个有一个叫龙家堡的小镇,因为沿着公路,餐饮业异常发达。这个龙家堡一度非常出名,因为这儿有几家饭店经营的白肉血肠特别火,没有人不知道的,长春的城里的人都开车来这儿吃白肉血肠。据说,北京有一个大首长,也喜欢吃龙家堡的血肠,曾派秘书乘专机飞来龙家堡,将白肉血肠趁热装进保温盒里,然后再乘飞机送回到北京。我一直怀疑这个说法是瞎编的,我们的首长怎么也不能像历史上的杨贵妃啊,一骑红尘妃子笑,那不是太奢侈太腐败了吗?我认为这纯粹是饭店的老板们为了炒作有意编排的……我有幸去龙家堡经营白肉血肠最有名的那家饭店,好像是“四海饭店”吧,吃了一次,同去的人都说味道不错,唯独我说了一句话,让他们觉得不可思议。我是这样说的——不错是不错,可比起沈阳的那家馆的可差远了。究竟差在哪儿,我也说不明白,就是感觉上不对劲……

大概是七八年前,我又去沈阳,当然得去那家馆和故宫。遗憾的是,那家馆在我的视线内消失了。在那家馆原来的位置,盖起了一排排的仿古建筑。我问了几个路人,那家馆现在哪里,巧的是这几个人和我一样,都不是当地人。寻不到那家馆,我的情绪一下子低落了许多,连继续打听的心情也没了。

就这样,那家馆在我的心里变成了“永远”——味道和关于它的一切。

今年10月2日,我奉老父亲之命去老家祭扫祖坟,因为买不到车票,中途绕道沈阳,在火车站前停留了半天。

在街上闲逛时,我自然而然地想起了那家馆,像想念一个老朋友,一个往昔的恋人,心中若有所失。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此刻,在我的心底,竟然有了一种与崔护相似的怅然……

写于2006-12-31

后记:这篇文字在我的博客贴出后,作为沈阳人的“老雪花”朋友特意告诉我,沈阳现在依然有那家馆,而且不是一家,约有四五家之多。我听了,并没有兴奋。我觉得,真正的那家馆永远只有一家,它就深藏在我的记忆里……

2007-7-1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齐铁民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无缘牵手点评:

回味一家店面,看似在回味那里面的美味与情趣,实则为回味一段生活的轨迹。

文章评论共[2]个
齐铁民-评论

谢谢无缘牵手编辑,为我们这些写手付出的辛苦劳动。向你们致敬。at:2007年07月22日 下午5:24

丘玉木-评论

对于像我这样胃口极好、意志及其不坚定、联想又及其丰富的人来说,看这样的文章,就是一种痛苦。苦啊,捞不着吃。at:2007年07月22日 下午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