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了腊八粥,春节就进入了倒计时。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炸豆腐,
二十六炖羊肉,
二十七杀只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估计现在的孩子可能没有多少能说出上面的民谣了。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过年的一些老习惯已经渐渐地被遗忘。但是在乡下虽然不像过去那样只有过年的时候才可以吃到一年到头了才能吃上的鸡鸭鱼肉,但是为了应个过年的景儿,老人们总喜欢讲点老规矩,过年就得有个过年的样啊。其实,也就是这些个老规矩老礼让春节的前夕有了事儿做,让春节在浓浓的气氛里拉开帷幕。
糖瓜粘没粘住灶王爷的嘴我不敢确定,但是确实曾经把我的一颗正要换的牙给粘了下来。吃过糖瓜的人都知道那确实是很粘牙的东西,后来我再吃到糖瓜的时候都是小心翼翼的。在北方的农村大部分地区依然保留着过小年的习俗,包括祭灶。不过这个灶王爷总归还是有点受贿嫌疑。
二十四,扫房子。我们中国民间很讲究这个谐音字的。扫尘,“尘”同“陈”,“灰”也同“晦”,在年末干干净净清清爽爽迎新年。这个时候的大扫除就不单单是家庭主妇一个人的事情了,基本上都是全家上阵。每个人都会有分工,很多年没有和父母在一起过年了。现在还是清清楚楚的记得家里大扫除的时候。个个戴着自己做的大帽子,穿着工作服,脸上还挂着灰,忙忙呼呼一整天,大扫除的时候还会有些意外的惊喜,比如许久找不到的东西,会突然在你的眼前出现。除了扫出些垃圾,还会归整出一些不大用的旧东西,扔掉吧可惜,就专门放一个地儿等着卖给收破烂的,每次妈妈总是下定决心整理出一些东西不要了,嫌占地儿。要扔出门的时候就会被我们拦住,每个人又都要检查一遍,尤其是我们这些孩子,深怕有自己的宝贝被妈妈当垃圾给扔了。其实很多年过去了,搬了几次家了,爸爸妈妈还一直收藏着我们小时候的小玩意。我回到家的时候还会找到我上学时候的作业本,还有我做的小卡片。有一天,我看到爸爸在阳台上居然拿着我上中学时候的一个作文本在看。爸的身体不好了,记性也不好,现在每天都是迷迷糊糊的,但是他始终记得我第一次作文的那天。
打扫了屋子,剩下的时间就是准备过年的美食了。原来我没见过杀猪,现在在乡下临过年的时候就有人专门摆开了摊子杀猪宰羊。我只有一次远远地听到了猪的嚎叫,发誓再也不愿意听到那种恐怖的让我心跳了好几天的声音。不过等猪肉上了架子卖的时候,我还是兴致勃勃的,买好了做馅的、红烧的、炒菜的、做冷拼的。鱼也是少不了的,虽然现在经常吃,但过年咱就求个吉利,连年有余嘛。在我们西北老家年前准备的东西更多,酱肉,要酱好了猪肉、牛肉,有的家里还有驴肉、狍子肉;灌肠有肉肠、粉肠、腊肠;炸货是最多的,炸酥肉、肉丸子、土豆糖丸子、玫瑰油饼、糖麻花、馓字、各式的油果子,这些东西做好了要放一大缸,也是要忙一整天的。二十八了发好面,二十九了雪白的馒头要蒸几锅的。
这些天忙乎的时候,大人们不会忘记给孩子添置新衣服,还有家里墙上贴的新年画,门上的门神和大红对子,最要紧的还有噼里啪啦的爆竹。
呵呵,翻过了年三十,又迎来了一个新春啊。
-全文完-
▷ 进入晴霜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