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问世间有无“缘”的存在,我想是有的。相识是缘,相知是缘,相惜是缘……
因为爱好文字,与友相约柳城的“清荷茶馆”,未来得及落座,就喜欢上了相约的人和楼。柳城是繁华的,待布足而入,我知道自此之后要与此地结下不解之缘,因为“清荷”二字给我的遐想,因为“茶馆”一词给我的禅意思考。
见过很多茶馆,还是最喜欢“清荷”不为别的,只为那出水芙蓉,清香四溢;清风小楼,茶禅一味。
去茶馆的次数不多,但“清荷茶馆”这四个字却频繁出现在我的文字之中。《爱上清荷》、《茶楼花开》、《清荷流觞》都是在此之后的作品。在许多心情文字里,也经常提到“清荷”。
“清荷”是我舒放心情的去处。人最累的是心,既然不能前往,想想那间茶馆,心空便风生水起。每当有那种驱使的想法,我就在想,荷与茶,那是多么曼妙的组合,真是绝配。
“荷花一枝在水中,青春易凋零,相思比水浓……”那是电视《啼笑因缘》里的片尾歌。人们都将君子之交用水来形容其清淡,而歌词在这里却说“相思比水浓”。淡是的那份情怀,浓的是那份情谊,无论浓淡,只不是一种表现形式,所表达的还是内心的情意,荷花一样,中同外直,不蔓不枝;湖水一样,清澈透明,不卑不亢。
茶因水而生,水因心而蕴,茶是开在沸水中的,热烈之后变成是沁脾的清凉。记得林清玄有散文集《莲花香片》,收集的都是关于茶的性情文字,重新读来,好似领会了“清荷”与“茶馆”组合在一起为何那样贴切自然。
茶馆的名字就是它的招牌,那招牌就好比作品的标题。都说文美题一半,远观了“清荷”,既然不进去品茶论经,心空洋溢的是那种清绝的古色古香,安放的是那种远离红尘的素然之心。
心中不知嫉妒过那间茶馆主人好多次,若是男子,该是一位退隐的成功志士,若是女子,该是一位富门之眷,真是羡慕他(她)有那么幽雅的闲情,有那么高雅的品位。因为那茶馆,给人的感觉本身就是一杯清茶,清淡也清闲,不似一般的商务茶馆,聚集的人多是洽谈商务的人士,少了品茶聊艺的氛围。
既然开起了象模象样的茶馆,主人一定懂得茶道。一个懂得茶道的人,必然有颗诗心。诗情画意,水墨情怀,茶意芬芳,闲逸雅聚,说的就是“情荷雅集”。
道了很长的序,才步入其中。这里先且将“茶道”轻闲放置,说说里面的人和事。
前几日,在办公室接到一陌生男子的电话,说是在网上看了我写的关于“清荷”的文字,因为感到亲切,就蒙生了与我联系的念头。得知他就是茶馆的主人,不觉叹出——真是千里渊源啦,都是因为“清荷”因为“茶意”才引出了电话里的联系。真是觉着那男子是个有心之人。他若不是看了我很多的作品,不会得知我的诸多个人资料,也就不会辗转寻来。电话里的男子给人感觉不是官道或者商道之人,也好似不是电子网络的熟客。他提到过一个什么网站有“清荷雅集”那么个民间论坛,之后去百度搜索方知是一群爱好书法的男女在网上开的一个论坛,是继“清荷茶馆”之后的又一交流平台。
这时才恍然大悟,原来,他们是一群“偷得浮生半日闲”的男女,因为相同的爱好结识而聚集在一起。空闲多一点的时候,他们就茶馆相聚,品茶论墨,梦游远古,畅怀人生。然,他们又是一群活在电子时代的男女,于是又将空闲的时间分了一点相约网络。
去过清荷茶馆,怎能不去“清荷雅集”?虽不擅书画,但艺术都是相通的。书画艺术,清荷一样,可远观不可以亵玩焉。“莲,花之君子者也”,于丹的《论语心得》将君子阐释得淋漓尽致,而相聚清荷雅集的男女,他们正是那花之君子,谁说只能将花比作女人?世间一切真善美的东西是没有性别的。
真善美没有性别,她从远古而来,带着荷花的清香,带着古典的幽香,带着古色的雅致,带着水墨的情怀。曾不止一次自问:我为何对古典诗词情有独衷心?自己反复论证,我可能是从盛唐踩着秦时的风,披着汉时的月,吟着宋时的词,捧着明时的青花瓷而来,我临了板桥的竹,又摹了颜真卿的贴,而后又拜了李白、易安为师,结果因为贪婪,猴子下山一样,结果丢失了很多东西,直到梦醒红尘,遗留下来的也只有那些古诗词了。
我将自己的前世今生称为“水墨走失的情怀”。古者,无论诗词书画,无一不是借用水墨渲染,那都是水墨走湿的情怀呵,我是不是该庆幸自己梦落远古,又身降今生红尘?是不是该庆幸自己染了旧时月色,又惜今日知音?那一群男女,应该是我的知音,我应该也是他们的知音,不为人情,只为今生清荷雅集,一茶一缘,古逸飘香。
爱好书画诗词之人,有谁不是先从古人的墨迹开始?在这个充满金钱味道的时代,有那么一群人还在热爱着自己的热爱,还在热衷自己的热衷,于滚滚红尘,是一道多么清新的风景,雾中荷一样,脱颖而出。
无论是现实还是网络,过的都是生活,荷一样的情怀,茶一样的人生。(未完)
-全文完-
▷ 进入轻轻走来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