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靠写字赚取银两的人来说,能逢遇今天这个时代,无疑是一种幸运。怎么说靠写字谋生,无论如何都要比在个体餐馆打工一个月赚的钱要多吧,而且用不着念多少书,只须认识一两千个字就可以了,剩下不认识的可以去翻字典。更无须有什么生活经历、读多少书,只要身边放几本日本卡通就ok了。
我这样说,绝不是亵渎写作,因为事实已经说明了这一点。当报章时不时报道某“少年作家”又有新作推出时,且有的人是刚穿死裆裤没几天的娃娃时,你不能不惊诧。在错愕之余,你不得慨叹,这是一个多么灿烂的时代,灿烂到了是个人都可以成为作家的程度。作为一个经常写些文字的成年人,突然间觉得作家不是一个很光彩的头衔,自此后就再没有自称作家,而是老老实实称自己是作者舒服一些。
纵观时下这些“少年作家”的作品,大多是魔幻类小说,虚拟一个世界,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不是历史上的某一个朝代,不是人间的某一个地域,故事多是发生在子虚乌有的外星球。这些编造出来的人物,除了为爱打得死去活来,似乎连饭都不吃一口,尿也不撒一泡……就是这等所谓的作品,一出版就是几十万册,读者自然也是一些与作者年纪相仿的娃娃。
这些娃娃读了之后,还就某一本书在网络建了贴吧,然后极其认真地讨论,你喜欢这本书中的哪个人物啦,当某人物死掉时你哭了吗,你觉得书中的某某适合做你的女朋友或者男朋友?这样匪夷所思的无聊问题竟能使这些娃娃们争论得如醉如痴。
见到这种状况,我实在是有些搞不懂了,我们的娃娃这是怎么的了?如此无知,如此幼稚,如此无聊,这是否是一个时代的悲哀。我也曾经有过做娃娃的经历,我们那时的精神食粮远远没有今天这般丰厚,读书(课外读物)完全是一种近乎奢侈的梦想。我们读得最多就是连环画,也就是现在古旧书交易市场上价格扶摇直上的“小人书”。虽然图书资源匮乏,但是那时我读的书并不少,在小说到中学期间,读了不少的中外名著,包括大量背诵古诗词,可以说,今天我写东西还算有点儿知识含量的话,应该说是得益于少年时修炼的“童子功”。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国内那些令人敬仰的国学大师,其扎实的学问,在某种程度都得益于童年时所受的教育。因此说,一个人的孩童时期,是积累知识的黄金时期。
今天的娃娃们已经没有兴趣去读经典了,他们大多是日本卡通喂大的一代,所有的读书兴趣都是在这类快餐读物中培养起来的。客观地说,作为成年人的我,这些日本卡通我也读过一些,觉得图画精美,故事生动,有时看起来也是爱不释手。比如《机器猫》是我比较喜欢的,我觉得这部多达几十册的日本卡通不但内容健康,而且趣味十足。但是在日本卡通里,这类水准的作品实在是太少了。
我有个妹妹,家境本来不算好,她的女儿小燕看日本卡通着了迷,一买就是一套。有一次,我去妹妹家,发现她家仅有的书就是小燕的卡通,使我惊讶的是,这些卡通多达几百本。妹妹告诉我,说这孩子买这些书,花老多钱了。
人们都有这样一个共识,方便面虽然方便,味道也不错,但它的营养价值不高,满足不了人体所需的营养。因此,方便面永远不能当饭吃。有一年,妻子出差一个多月,我将当时只有几岁的女儿安排到她姥姥家,家里只剩下我自己。因为懒得做饭,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基本是与方便面为伍,一时三餐皆与此君相伴,只是偶尔往面里打两个鸡蛋。因此,我吃方便面在亲属里出了名。十年前,我岳父患癌症住进了医院,到后期已经神志不清了,已经不怎么认人了。令我惊奇的是,老人家在我去看他时,居然指使我岳母:快,给他下方便面。
扯远了,马上拉回来。
我觉得,日本卡通尽管不完全是什么含有什么添加剂或苏丹红的不良精神食粮,但有一点是不争的事实——也就是营养成分单一的问题。在这一点上,与方便面相同。
娃娃们长期去读这类读物,肯定是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
有一次,我在网上进入了一个当红的“少年作家”的贴吧,见数以几十万计的帖子,都在议论这个“少年作家”的一本魔幻小说。
看了那些近乎疯狂的留言,我忍不住也写了几句规劝的话。我说:你们说的这本所谓的书,实际上就是方便面,它没有什么营养,你们读它,莫不如去读古典名著,如果喜欢神话,可以去读《西游记》,《封神演义》也可以。这些名著怎么也比你们看的这本书有知识含量。
我还说:也许你们父母的收入不一定很多,他们赚的每一分钱都是用血汗换来是。你们花二十几块钱去买这样的书看,对得起你们的父母吗。
我的帖子刚发出去,马上就招来了铺天盖地的咒骂。污秽的语言,恶毒的攻击,一时间让我瞠目结舌。
这时,有一个人忠告我:我是好心人,你赶快离开,不然你的ip就被黑了。
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发现自己再也无法贴帖子了,我的ip地址果然被“黑”了,害得我又重装了一遍系统。
出现这样的状态,责任不完全在孩子的本身。我经常想,现在的一些出版社,包括有的一直出版严肃图书的大出版社,为了经济利益,都为这些“少年作家”大开绿灯。在中国大地,出版业成了生产方便面的作坊,动辄就是几十万上百万的印刷这类文字版的卡通读物。这情景有时真让我担心,担心会出现十几年前纸张短缺的那一幕,中小学的课本纸张告急,孩子们的作业本已经改用颜色暧昧的再生纸制作……
前不久,又听说某“少年作家”的新作开机就是一百万册的消息,让我马上感到不寒而栗——这分明是意味着一百万袋方便面又上市了。
有一次,我在街上见到一个摆地摊卖旧书的,一元钱一本。这些书大多是封面花里胡哨的魔幻作品,其中就包括某位“少年作家”的一本。这时,我的心里出现一种近似幸灾乐祸的快感——看来有的孩子终于丢弃“方便面”了。
堪称古今睁开眼睛看世界的第一人的鲁迅先生,在几十年前就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呐喊。今天,我觉得,凡是有良知的成年人都应该学鲁迅,再喊一声“救救孩子”。
“救救孩子”应该从家长做起,引导自己的孩子多去读内容健康、知识丰富的图书,在孩子的童年时期,多积累一些有用的知识。“救救孩子”应该从出版商做起,减少“方便面”的生产,多出版好读物,丰富孩子的需求。如果单纯是为了赚钱,那就去生产白粉算了,谁都知道,从利润上讲,这是回报率最高的。
至于“方便面”的源头,也就是如雨春笋般出现的“少年作家”怎么做,是他们自己的事,因为他们已经算不上少年了,为了赚钱,谁也无法遏制他们继续生产。只是作为媒体,应该少去夸张地吹捧,应该多几分理智,客观地进行宣传。平心而论,出现这种现象,责任并不在这些“少年作家”,如果没有出版商提供发表阵地和出版平台,如果没有媒体的推波助澜,他们只能是自生自灭,别无他途。
说到“少年作家”这个提法,我倒觉得可笑。这使我想起了中国上世纪三十年代,这是一个文坛上星光熠熠的年代,大批的文学青年脱颖而出,成为一代文学才俊,如柔石、叶紫,还有我极其喜欢的新感觉派的代表人物穆时英,他们的作品直至今日,依然有很强的生命力。他们当年在海上文坛成名时,只有十八九岁,直到去世时,也不满三十岁,遗憾的是,当年没有人给他们披上“少年作家”那金光闪闪的绶带。
写于2007-05-24
-全文完-
▷ 进入齐铁民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