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问十悟工资涨幅
中新社的记者的《中国职工工资总额和职工平均工资连续四年实现两位数增长》新闻经各大网站转载后,引发广泛争议。此报告从何而来?有何意义?对决策是否有影响?某刊专栏记者专访了负责此报告的一位要求匿名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的研究员。下面是采访报道,子实看后茅塞顿开,也把感想续貂其后,个人观点,不代表所有老百姓。
一、结论依据
记者:中国职工工资总额和平均工资连续4年两位数增长,这个结论是如何做出的?
研究员:国家统计局每年发布统计年鉴,其中有一个劳动统计年鉴,从1980年开始,每年都有一个工资总额和年均工资的统计,我们是依据国家发布的这些权威数字推断出来的,并不是我们自己调查或者研究的。
子实:正如大家所料,就是依据“权威”造假数据“推断”而来的!
二、只反映部分情况
记者:“平均工资上涨”的统计对象是中国在岗职工,也即政府公务员、国有企事业单位职工,不包括下岗职工,自由职业者,个体经营者以及农民工,这是否足以反映社会全貌?
研究员:应该说只能反应一部分情况。现在只能说,统计一个国家能够掌握的对象,也就是城镇的组织单位。要说能否反映真实情况,这很难说,包括你,哪些是明面上拿到的,哪些是其他的,可能我们自己都说不太清楚。
子实:仅仅是反映只占全国劳动人口极小比例的公务员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在岗职工的虚假统计数据,就拿来作为“中国职工工资总额和平均工资”发布,这玩笑也开的太大了吧?把占绝大多数而且收入最少的私企职工、下岗职工、自由职业者和更加浩大的“农民工”和农业劳动者全都排除在外,居心何在?!
三、意义所在
记者:这个数据有什么意义?
研究员:我们这个报告要说明什么问题呢,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几年来,职工收入增长比较快。当然,社会也反应单看平均数没多大意义,应该看财富集中在哪些人手里了,这个当然也要看,但人们直观看,肯定是看这个平均增长率的,那些东西只能做一个说明性辅助性的。
子实:不是“职工”收入增长比较快,而是“公务员和个别垄断国企职工”收入增长很快。你们拿这个“辉煌”数据出来,原来就是让人们“直观看”很“幸福”哦!其它实际而真实的“东西只能做一个说明性辅助性的”了!无耻!
四、不满来源于个人感觉
记者:这个数据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了很大争议,似乎与一般民众感觉差距很大。
研究员:这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大家对于工资的满意度永远是低的,你给8000,他还想要1万呢。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社保的改革还在进行,很多过去由国家和企业承担的,个人也要承担了。我们这个统计是全部所得,应得的工资,包括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住房补贴等等,而非你实际到手的工资。再有一个就是现在住房、医疗、教育这三大块占收入非常大,虽然工资涨了,把这些东西一剔除,钱还是不够花。当然,这些都是感觉。
子实:哦!原来大家不满是因为贪心不足啊!最好是给个三五块钱就喊万岁!可是除了您的统计范围之内的人以外,占劳动者绝大多数的却是十年都几乎没有涨工资的!gdp年增长10%,难道都是您的统计对象创造的吗?我看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人,不但没有为经济增长贡献力量,反而是阻碍经济发展,侵吞国有资产,吸食人民血汗的寄生虫!真正为中国经济增长出力流汗的,正是你们不加以统计的劳苦大众!
五、质疑来源于角度不对
记者:有人质疑,所谓平均工资,不过是把少数人的高收入高增长,与多数人的低工资低增长“平均”出来的,贫富分化、分配不公都被“平均”掉了,您怎么看?
研究员:从主观上说,我们并不想掩饰什么,其实也掩饰不了,从中央到我们到老百姓都承认,没有人说现在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小的。研究这个事我们有很多东西要说,职工工资增长只是其中一项,就这一项,记者把它发布出来了,没有前因后果,没有相关解释,结果造成了现在这个反响。比如说北京市职工工资增长了10%,其实只有不到1/3的人的增长在这个线之上。所以老百姓的感觉没错,我们的数也没错,关键是大家站在不同的角度来认知这个问题。
子实:其实他们并没有平均,因为他们统计的标本仅仅是高收入的公务员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在岗职工,要说平均,也仅仅是一些效益不好的国企职工为他们的数据拉了后腿,但是,效益不好的国企被卖的还剩几个啊?要是拿低收入的全体劳动者来平均,恐怕就成了负增长呢!
六、不否认差距
记者:如果这些数据全部是真实的,那么究竟是哪一部分人的工资在领涨“大盘”?
研究员:主要还是那些比较大的行业,比如烟草啊,证券啊,电子啊,不仅包括垄断行业,也包括效益比较好的产业。这是从行业上看,从地方上看也不一样,比如山东去年的职工平均工资增长了32%多,但深圳则是接近零增长。这都是不一样的,所以说收入差距大,这是没有任何人去否认的。
子实:其统计标本内就有差距,可想被他们抛弃的劳动者与之差距就更大了,这也才是人们质疑的真正原因。
七、真实目的
记者:既然平均工资无法反映收入差距,反而可能掩盖很多东西,为什么还要统计呢?
研究员:要支撑“经济发展的同时,职工收入在增加”这个论点,你就只能用这个论据。
子实:一语道破天机!仅仅是为了“要支撑‘经济发展的同时,职工收入在增加’这个论点”,并且“只能用这个论据”!!!感谢他的实话实说!
八、不是为了观点找论据
记者:经济发展一定带来职工收入的增加吗?
研究员:这个问题非常关键。经济发展也许不会带来职工工资水平的提高,也可能下降,但经过我们这个数据的汇总发现,在这几年经济发展比较快的情况下,职工工资也在快速增长。不是说我们为了说明这个论点,去找这个论据。当然,蛋糕如何分配,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子实:不打自招,欲盖弥彰!
九、影响社保缴费率
记者:劳动保障部制定的养老、工伤、生育、失业、医疗等保险的参保缴费费率均是按照“平均工资”作为缴费依据的,这个结论会否对其造成影响?
研究员:这是肯定会有影响的。因为你确定得高也好,低也好,都会与参保的水平和将来他享受的待遇紧密挂钩的,这个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标准定得太低,企业反而有可能规避其应该承担的责任,从长远看,职工也会受到影响。当然,我们也不能仅仅因为这个就把标准调高
子实:正因为有影响,才调低了单位交费比例,让个人多承担一点,国家少承担一点,做的多么“合情合理”!
十、不能反映全面
记者:还有人说,平均工资无法反映的不单是地方差距,行业差距,还包括城乡差距。
研究员:现在的统计口径就是城镇单位,农村的确占大头,但没办法,除非改统计口径,这就不是我们部门能决定的了。所以说(这次争议)也是好事,也许能促进相关部门改进统计方法,看是否能把私人企业啊,农村啊,这些收入水平也能统计进来。
子实:不是“能否”,而是应当!否则只能叫做“在岗全民所有制职工工资总额和平均工资”,而决不能含糊其词地称为“中国职工工资总额和平均工资”来糊弄老百姓和迷惑国际社会!有本事,有胆量,您把全国所有劳动者的劳动收入统计出来让大家看看!!!
——子实 2007-7-18 胡批乱评
原文出处:
http://bbs·hnol·net/dispbbs2·asp?boardid=76&id=559260
-全文完-
▷ 进入子实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