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在母校贴吧看见一校友发的一篇帖子《宁做贵妇,不做怨妇》,越看越觉得有些天真加过分的幼稚,没想到也能掠来一些粉丝,正好证明未经“教化”的思想已经让她们的人生观有一些错位,使得爱情也变的低俗与下等。
我一个搞时评的,今天破例给她们迷惑在世故中羔羊们弹奏三曲。所谓“怨妇”我想应该是指夫妻两地分居,山河阻隔,总不免得会沾染一些儿女离别的愁恨,甚至魂牵梦想。这就生活中人性的普遍化吧!可是由于人们的社会地位,身世遭遇,文化能力个别差异。同是男女的相思,却各自打了时代社会不同阶级的烙印。
第一曲: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是一首闺怨诗。
瞧!这本是生在朱门的“不知愁”的贵妇,不知道忧愁为何物,春日里浓妆艳抹,登上高楼观景,看到路边柳色青青,忽然感悟到自己的青春和这春天杨柳一样,转瞬即逝同样短暂,于是后悔让丈夫从军远行,去追逐功名,却留下她一人,辜负了大好春光。诗抓住天真烂漫的少妇于登楼眺览春光时,顷刻间的感情波澜,表现了世俗荣华不如朝夕相爱的思想。全诗先抑后扬,一个“悔”字真耐人寻味。
一个“悔”从中读出了少妇的矛盾心理:一方面期望得志在四方的丈夫能够搏了封妻荫子的前途;一方面惋惜着年华老,常年的不能团聚。
第二曲:李益的《江南曲》,“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这是一首写商妇候夫不归的闺怨诗。诗的首二句,以商妇口吻,道破夫外出经商,独守空闺的孤寂。后二句,写商妇想入非非,悔不嫁个弄潮之人,能如潮守信。语言平实,不事雕饰,空闺苦,怨夫情,跃然纸上。“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看似轻薄荒唐,实则情真意切。从“早知”二字,可见商妇并非妄想他就,而是望夫不止之痴情痴语。
第三曲:葛鸦儿的《怀良人》,“蓬鬓荆钗世所稀,布裙犹是嫁时衣。胡麻好种无人种,正是归时底不归?”
【胡麻】芝麻。南方有谚“长老种芝麻,未见得”,乃因芝麻种时必夫妇两手同种,其麻倍收,长老,僧也,必无可得之理。【好】适宜
【底不归】为何不归
读了此诗脑子里不仅然的出一位贫妇的画像,她鬓云散乱,头上别着自制的荆条发钗,身上穿着当年出嫁时所穿的布裙,足见其贫困寒俭之甚。一句“蓬鬓荆钗世所稀”这儿不仅是人物外貌的勾勒,字里行间还可看出一部夫妇离散的辛酸史。
诗中暗示这一对贫贱夫妇一度是何等恩爱,然而社会的动乱把他们无情拆散了。“布裙犹是嫁时衣”,既进一步见女子之贫,又表现出她对丈夫的思念。古代征戍服役有所谓“及瓜而代”,即有服役期限,到了期限就要轮番回家。
诗歌的背景正的唐朝中期的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战争频乏,无穷的兵役与劳役成了劳动人民的沉重负担。杜甫在《兵车行》中写到,“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让人感到哭声遍野,直冲云天,震耳欲聋!丈夫长期服役在外,自己无奈一边养老小,一边还是承担繁重的农业劳动。
“正是归时底不归?”语含怨望,然而良人之不归乃出于被迫,可怨天而不可尤人。以“怀”为主,也是此诗与上面两个贵妇之怨所不同的地方。
不仅仅让我想到现在民工家庭,似乎他们的感伤已经被生活忙的无处去想,真正没有怨恨的只有她们了。
通过三曲,谈谈我对《宁做贵妇,不做怨妇》看法。
第一,不懂逻辑。贵妇与怨妇没有矛盾可谈,做贵妇依然躲不开做怨妇的可能。把贵妇等于幸福,似乎对现实生活感到不满,但把贵妇当成人生的终点站,太缺少目标与动力了,以为富贵和幸福等于同一概念,以为权贵是人生目标的最高点,未免太多极端。生活需要适当的理想、事业、爱情的三者和谐,如果悖逆只能助长怨恨。
第二,不懂策略。文章躲开人生性化的怨恨不谈,却落入了功利的俗套中。嫁给富翁就知道最稳定的策略是真诚与责任;追求富贵只能让精神极度空虚,理想的独身恰恰是乐于孤独,这与富贵无关的。花瓶虽然美,落地即碎;钢铁虽然硬,时过则锈。人生乌托邦需要你合理的感悟。
第三,不懂辨证。没有辨证的看问题只能使思想僵化,人生越是追求富贵越是使精神空虚越大。轻视人性,封闭感情,不过不是怨恨一个另外的表象,往往越是自尊的过强,就是自卑的一个缩影。虽然话语权显自由,但内心的怨恨却必定笼罩终生。
第四,不会审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美,欣赏美,追求美,是人的天性;创造美的世界,塑造美的人生,是人类的不懈追求。美丽的人生应该以自身的形象的人的活动,都显现的人类向上的社会进步的要求。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林斯基说的:“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的健全强大源泉。”合理的看待失恋,认真的体验爱情。
第五,不谨命题。命题很容易让人觉得对功利的一种追求,对另一些贫困人的歧视。虽然内容有抒发自己的感情,但是不和谐的发泄却导致人生的灰暗。
尊重人间最普遍的真情,便是尊重人生最珍贵的爱情;修正悉心间最适当的心态,便是修正生活中最郁闷的怨恨。请不要被极端的带有资本摩登的思想,扭曲了人生之路,把爱情也误入了歧途,变成一盘苞米花。
当这种资本摩登的爱情观在一群女性的心中萌芽与蔓延,这无疑是中国新女性独立现代思想上一大耻辱。
2006·3·31
-全文完-
▷ 进入宇の航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