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文科教育的失落宇の航

发表于-2007年07月18日 晚上11:46评论-2条

我所说的文科教育指中学、大专至本科之间,小学暂且不谈,高收费、产业化、并校风、攀比风、盲目的追逐升级这个都不谈,谈点我认为是比较实质性的东西。

一、文科教师的失落

平庸型:没有政治错误、道德错误、语言错误,其说话的内容简直就是课本上的翻版,没有创业、没有见解。所以这种老师讲课与看课本没有什么不同,这种老师也许是教学浪费。

催眠型:与说话的口吻有很大关系,大学里居多,可能是依学识为靠山占得一席之地,但说的每一句由于声音不对调而没有多少新意,让 人听如催眠 曲一样。

八卦型:一节课70%讲的都是题外话,如娱乐闲扯、明星绯闻、初恋故事……,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等到期末考试时,相互联系,让学生个个都及格,大学老师相对的来说比中学的要多。至于研究学问也是后话。

权占型:可能学校的某部分的领导,由于应酬多很少讲课,也许一个月只能上三四节课,但是宁可空课也是让给其他的老师上,一种以权空占位置的心理。

深谷型:说的话十句有九句学生不懂,句句如古典文言,浅入深出,让人难以消化。

概念型:没有太多开场白,没有太多的引用词,应对各种考试问题而来,列出各种笔对答案,精力放在应付考试的对答题上,也许这类的老师没有下岗,全靠成绩的及格率,至于讲课有多少含量,还需要推敲。

论思想觉悟还有,生存型、作秀型。人心不古个如其面,骨子里的东西很难猜测。

二、文科学术的失落

一般的学术书籍出了业内人士外没有人去读,由于读着太过枯燥没有兴趣。久而久之那圈外人被一般艳情玄幻明星娱乐等等吸引去了。如果学术论著达到大众化的雅俗共赏,从而使更多人产生兴趣,这样也能抵制一些庸俗的作品入侵。

书籍一般 的可以分成四大类,有意义好看的、有意义不好看的、好看没意义的、不好看又没意义的。庸俗作品大多好看但没意义,而学术著作有意义但又不好看,很多人都看不进去,这就是雅作品的失落处。很多学者顽固的认为,学术作品一定的乏味的,我想也未必,如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二年》、余秋雨的学术散文、孔庆东、易中天的学术随笔。就达到了雅俗共赏的效果,让更多的一部分人,对中国文化有了及大的兴趣。

如今学术论文又拜奖金、职称、约稿的功利性所赐,使得七品八凑,四处剽窃,这更是一种学术上的失落。

三、文科考试的失落

《青年文摘》2005年3月彩版有篇文章《历史考题比较》:

美国中学世界历史考题:

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当初如果没有死,欧洲会发生什么变化?

答: 如果当初窝阔台没有死,那么可怕的黑死病不会带到欧洲。这样神父与修女就不会死亡,人们就不会有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西班牙、南欧也不会强大,日耳曼奥匈帝国也不能存在。

日本中学历史考题:

日本跟中国曾有交战,21世纪如果日本,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能的原因的近因是哪里?如果日本赢了,赢在什么地方?输了,输在什么条件上?

答:这场可能爆发在台湾与中国大陆统一之后,台湾海峡就成了中国内海,而日本到本土的油轮必须绕通马六甲海峡,成本天天增高。所以日本的油轮要从台湾海峡经过必须出动驱逐舰护航,与中国军队难免有一场激战,时间大约在2005——2020年之间,所以日本从现在起就要做与中国作战的准备。

中国学生历史考题:

为什么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

答:1、五四运动的爆发是中国在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而引起,其目的是反对巴黎和会上所做的决定,要求收回失去的权利。(2分)2、运动中学生喊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取消二十一条”的口号,体现了鲜明的爱国立场。(2分)3、运动中学生通陈国贼、抑制日货,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成为了运动的主力。(2分)4、运动最终取得了初步的胜利,罢免 的卖国贼的职务, 北洋政府没有在和约上签字。( 2 分)

相对比只中,我们的考试有一些八股,概念,僵死的,考题已经束缚了学生对政治历史的一种猜想。中国的智者说“让历史自己去作出评价吧”。但是,如果不允许他人发表意见,镇压异己,最后虽然“历史”确实做出评价了,但是代价就是让人民、社会弱势群体付出惨重代价,国衰民弱,然后再出现新的一轮大变革、大震荡。中国为什么就不能够向西方社会一样能够将社会问题自觉地进行协调、调节进而消除矛盾呢?美国在历史上“丑事”不可谓不多,但是都一项一项逐步都解决了,而且国力越来越强大。

更糟糕的是混文凭取代了上学,考试取代了思考。学习思考是为了获取知识与技能而达到充实与提高自己的目的。考试只是一种测验,而如今的考试内容抹杀了学生的独立思考。

考卷上一道道漂亮的论题,拿到集市上连一个烧饼都换不来。概念考题,八股作文绝非首要的失落。文科失落的经济侵入了文化,文科意义上学习的选择比功利取代了。 

四、文科食粮的失落

鲁迅、茅盾、巴金、老舍似乎已经过时了,如今学生购买的书籍什么最畅销呢?如《向女人投降》、《 我爷爷的 地主》、《一场风花雪月的故事》、《做一日哈佛情人》、《过把瘾就死》……

当代学生都是吞噬和消费什么样的精神食粮呢?文学盛宴上摆着“泡末文化”、“游戏心态”、“消解深度”、“文化的荒诞感”、“非个性化”、“反形式”、“性文学”、“匪文学”、“高与狂”如今人们对传统眼光已经不屑一顾,玩物丧志的吃喝玩乐,色情或者大骂文学已经越来越成为高校学生注意的“学问”。这种文学快餐正在与教育文化进行精神掠夺。《红楼梦》、《骆驼祥子》、《红与黑》等经典书籍已经在书架上站不角了,文学价值取向已经发生了逆转。

媒体的放纵、人海的追星、色情的网络聊天等非精神化的快餐产生,我到觉得不是一种进步而是一种精神退化。 

五、英语教学的失落 

有没有见过哪一个国家,外语比国语重视程度还要占上峰?有没有见过哪一个国家,做每一个学问都离不开外语?有没有见过黄皮肤,黑眼睛,整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自己写的名字却是杰克逊、麦克,一个汉字也不会写?

许多研究家为了国人英语能够学的好,于是“英语学习机”、“妙记单词法”、“词汇大全”、“ 好记星”……纷纷出现了,为了能与外国文化能够相衔接,国人真的用尽了心思,但效果总不见佳。

那些英语辅助器,除了给孩子买,成年人估计很少用它,买了估计真的为了应付生活的饭碗问题,而临阵去磨枪了。在看看学生们,除了考研志士外和对英语对兴起的人士外,其余的到了四级都停止了。为什么呢?到了四级文凭也是到手了,毕竟人人的兴趣的同。若以后不和外国人打交道,不做与英语有关联的工作,我看那四级的水平也会慢慢的退化。

余秋雨先生在《华语请结》里感叹,有许多古老的语言,现在已经很难破译,我们华语是不是以后也会成为文物呢?我想未必能如此。

但我到觉得英语教学中有几个怪象:

1、如果以后做的工作和英语没有太多的关联,那么英语的强制性教育有什么用呢?

2、学而不用,白费时光,学习英语有的时候也沦落到应付考试的地步。

3、把英语当成工具还是语言,是工具那么就让有兴趣是学,如果是语言,那么中国到又成了一国两语的尴尬 境地。 

六、结尾

种种的失落,也有我的种种的偏见,但至少也表达我心中的不解。

2005·12月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宇の航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文若书点评:

中国文化一向追求大一统.大家一样的思想,说一样的话,一切都模式化,你还能指望会有啥创新么?

文章评论共[2]个
Scarption-评论

天啊,简直就是知音呀。文科教学死板,可是要死命了。喜欢文科广泛的阅读,呵呵,考试不背还是不会呀,悲哀呀。
  【宇の航 回复】:问好!啊! [2007-7-19 14:50:26]at:2007年07月19日 中午2:25

青瓷-评论

究其原因,太多。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所能做的至多是愤慨地说上几句,然后叹息算了。at:2007年07月19日 下午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