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自蹒跚在幽长幽长而又满是荆棘的古道上,眼前尽是古道的沧桑,古道的破败与古道的古香;感触着古道曾经的辉煌与现在的荒废,翱翔于古道明日的复苏。
看着那隐现出来的光滑而又满是历史的见证者——满是青苔的卵石,不禁感触着曾经有多少人在它们的身躯上踏过啊。或许它们开始并不是这么光滑,正是因为有了人们的踩踏,有了历史的打磨才成为如今的鹅卵石的形状。可见它们承载了多少力量啊,它们见证了多少历史,如今,它们却深埋在长满灌木的泥土里,露出来的只是历史的一小部分而已。但是,虽然只有一小部分为我们所知,但是它足以使我们兴奋不已,因为它们见证了太多太多的历史,同时也渗透了太多太多的历史。
古道,如今能见到的只是隐现在荆棘中的破败。然而偶尔人们还是凝视着这不为人们所知的古道,因为它渗透着古色古香的历史的气息,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意识到这是一条古道。也许古道这儿曾是沧海,曾是高山,但是人们为了修建古道,将沧海变成了桑田,将高山变成了平原。正因为这样,如今的古道旁边有现代道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虽然现代拥有着先进的工具,但是古道的开创作用是不可磨灭的。
当人们行走在这些四通八达的道路上,有谁会想到这条旁边的古道。或许有人会注意到这条古道的磅礴的气息,或许有人会问到这曾经是什么地方,问到这是什么古迹,也许得到的回答是这会是什么古迹啊。慢慢地,古道慢慢地走出了什么的视线。
曾经,这条古道上发生过什么辉煌的事迹呢?这已不为人们所知。或许,老子是吟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走进了深山;或许,屈原就是在这条古道上“驾车”;或许,孔子也是通过这条古道周游列国;或许,李白就是从这条古道开始他漫长的诗人生涯的;也许,杜甫是从这条古道上目睹安史之乱,步入现实主义诗人;也许,陆游曾想通过这条古道恢复大宋江山……
古道见证了太多太多的历史。古道累了,它该休息休息了。慢慢地,慢慢地,宏观世界开始走出人们的视线,人们也开始不太注意它了。终于,不知在什么时候,人们忘记它了。人们开始另外的生活了。
一天,人们又在无意间发现了它的存在,一粒卵石打破了它的沉寂。当人们想看清它的面目时,人们才记起:我们忘记它太久太久了。我们不知道它是在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在我们祖先面前,也许它就是与我们的祖先同时出现在我们的中华大地的。我们也不知道它是什么时候又走出了我们视线。然而庆幸的是,它现在为人们所知了。
是古道遗弃了我们,还是被我们所遗弃?
鲁迅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有些时候,本来就存在路,走的人少,也就没有了路。
本文已被编辑[心灵苦渡]于2007-7-16 18:10:40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朝林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