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游武汉三镇,很偶然的。去年冬天蛰伏在家乡小院的小楼里,望着窗外飞舞的雪花,每天坐在电脑前看期货,无所事事渡过了漫长寒冷的冬夜。老柳树吐绿时,病情愈重了,心绞痛每天都发作,严重时走路都困难了。无奈只好登车去北京女儿身边。途中,秦皇岛下车,北戴河欣赏白浪滚滚美丽的海滨、享受微微海风吹拂时,心脏仍隐隐作痛。塘沽小住几日,仍虚弱,朋友相聚,滴酒不敢沾。到北京后,五一长假女儿又陪着去动物园看大象,又去“十渡”钻山洞,烤红梭鱼。心情见好,每天坚持晨练,身体也日渐恢复。时,塘沽女儿只身南下广州闯荡,夫人寝食难安,遂有南下广东、过武汉之行。
武汉“九省通衢”,兵家必争之地。“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又称“江城”,。人民领袖毛泽东主[xi]对古楚风情的武汉是很偏爱的,一生为“江城”写下了两首快炙人口的诗词,是绝无仅有的。一首是:
菩萨蛮 黄鹤楼 1927 春
茫茫九派流中国,
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
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
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
心潮逐浪高!
1956年盛夏,他老人家从武昌下水,穿过长江大桥,三次横渡长江,畅游三镇,心情大悦,又脱口一词:
水调歌头 游泳 1956·06
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今世界殊。
毛主[xi]说过:“我就喜欢这个城市”。 据说建国后毛泽东同志到武汉达四十多次,而他老人家到其它大城市走动的次数基本没有超过二次的,是无法比拟的。吸引老人家的是汹涌的长江?是“龟蛇锁江”的气势?是“气吞楚云”荆楚文化的底蕴?仍是个迷。
广袤的江汉平原上,突然凸起二座郁郁葱葱山岭,如蛇如龟在盘踞咆哮的长江两岸,真是大自然的神斧恩赐。蜿蜒的蛇山之巅又耸立起挺拔独秀的黄鹤楼,黄鹤飞来归去,倾倒了千古多少骚人墨客,愁坏了古今多少才子佳人。清晨,便拖着虚弱身子越上黄鹤楼,领略那“烟雨茫茫,龟蛇锁江”的恢弘气势。极目远眺,三镇风光尽收眼低。长江、汉江在城中交汇,滚滚东流,穿城而过,辽阔的江面,薄雾弥漫。浓翠的龟山爬卧在江边,似痛饮长江水。巍峨的长江大桥似苍龙欲飞。汉江上一座红色拱桥飞架两岸,似雨后彩虹,鲜艳夺目。俯视楼下蛇山峰间,千僖铜钟似红花丛中悬挂,阵阵钟声回荡山间。突翘的峰尾“归鹤楼”似身披薄纱少女,含情脉脉盼鹤归。南麓山角下的辛亥革命“红楼”隐隐约约、影影绰绰。江风朔朔,黄鹤楼上清爽宜人,心绪大好,豁然开阔,凭栏许久,江山多娇,尽情陶醉。捱下三楼,仔细观摩了李白、陆游、王维等十三位诗人所写的诗篇。出楼东行,过古铜顶、搁笔亭、鹅池、紫竹苑、落梅轩、涌月台,碑廊前驻足片刻。武汉人民也爱戴毛主[xi],在苍松绿竹的山间建一座“毛泽东词亭”双檐碑亭,亭内徘徊、欣赏、留连了一会儿。
日上三竿,驱车过武汉长江大桥,江面平静,江岸如画,渔帆点点,百柯争流。龟山绿树成荫,入山陡峭,近龟背趋缓。又上一陡坡,见向警予烈士陵墓。中共早期革命家。妇女部长端坐墓前,短发俊秀,纤手抚膝,凝视青山绿水,聆听松涛阵阵。陵墓肃穆,脱帽鞠躬。继续前行,苍松翠柏簇拥着十八位红军战士的墓地。彭真委员长题字“红色战士公墓”,一棵红五星镶嵌在墓前。前行,绕过“赤壁大战馆”行走在山脊林荫小道中,道旁皆是茶肆木桌,闭门谢客。游客寥寥无几,冷冷清请。见一对武昌的满头银发老夫妻,坐在木桌旁食自带的午餐,你推我让喝着饮料。便坐下来小憩,与老人攀谈了起来。老夫妻热情详细告诉“抚琴台”路线,谈及天气“离天热还早呢。”武汉素有“火炉”之称,盛夏酷暑难耐,令人咂舌。时近中午,疲惫腿酸,腹空肚饥,告别了老夫妻,怏怏下山,奔汉正街去了。
汉正街弛名遐迩,人流如潮,商贾云集,店铺林立。到汉正街后,已无兴趣逛游,匆匆寻一深巷小吃,临街溜炒,满巷飘香。几碟小菜,一碗豆皮热干面,吃的大汗淋漓。饭后,夫人精神陡增,一条巷一条巷的逛,一家家店铺进出,兴致盎然。购得几件服装,大呼物美价廉。在一山西老表试衣裳时,老板提醒:“包不能离手,防人拎了就跑的!”娇阳稍斜,已热气腾腾,忙忙赶回宿处,电扇大开,一场酣睡。夜幕降临,欲去江滩散步,观赏江岸夜色,店主忙阻挡:“夜晚很乱的,不要远走。”无奈只好在店前漫步,几个花枝招展女人在接站,突然,一大屁股女人窜来耳语:“住店吗?有小姐很便宜的。”惊地抱头鼠窜,落荒逃回宿处。
翌日清晨,阴雨绵绵,撑伞登车,告别武汉南下广州了。
2007年7月1日脱稿
-全文完-
▷ 进入铁骨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