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白师贴吧里见一个人叫“只为红岩一笑”,疑心是寝友红岩。后来在网上聊天才知道,此红岩非彼红岩也。那为什么叫“只为红岩一笑”呢?想来想去,或许是只为“红颜”一笑的别音吧!也正因为此名我想起了红岩,就让此名做一个文章的题目吧!
红岩、庆辉与我在大一下半年混到一起的,至于哪个根据地转向哪个,我是想不起来,只记得最后在310分开的。
红岩初到政法系的时候,颇让人羡慕的。更一入白师不久,变走马上任为某班班长,还是第一个假如了校学生会的,真让我羡慕啊!人总有点虚荣的方面吗?不知道是他能力欠佳,还是仕途不利,不到一年,班长就不干了,学生会他也懒着去了。那时候,见到他独自在寝室里喝点闷酒,不时的说:“老子还不先做了呢?班长干的竟是赔钱啊!”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从那以后红岩的头型也改成平头了,不在西装革履的,就是穿这一见蓝色体恤。不过他是闲不住的,升大二不久,便在图书馆借来初中的语文教案,衔根香烟,吞云吐雾。好似作家写小说中间断了思绪无法衔接了一样。
过了不久在知道红岩想去家教交流中心去应聘教语文去,把那一张张用32k笔记本卡片教案,让我提点意见。我深阵知他清高,我若提出太多意见,他必然如捍卫学术般的为自己的观点辩论;我若不提意见打个马虎眼,势必认为我敷衍他的劳动成果。后来选择几行词句上的来源出处上的疏忽,这白纸黑字上的东西,他才算是认输的。
又过了不久,一天他那惆怅的眼神,又闪在我面前,“怎么还有什么中介费呢?过一阵子再说吧!”
红岩是一个闲不出的人,对一些于文学有关系的活动向来是很有热情,怎耐人情世态又屡屡让他受挫。我做事情向来要精打细算的,但不是说不打没把握的仗,而是我怕拒绝。红岩是名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人,我是不如也。
二
红岩前些日子在qq上给我留言,他说他要去江西了,如今就业太过困难了,与其在家坐以待毙,不如出去闯闯。我问在长春记者做不是很好的吗?他说试用期太长了,颇不快乐的.不时的发了几个大字“他吗的,现在就是钱的天下。”他说文人的浪漫他是受不了,苦难的经验也不想大谈了。也许他在责怪曾经的恋情,曾经如此信誓旦旦的说爱你,等到毕业后一见世态行情,不得不说相见恨早,今生嫁个有钱人,来世再续缘吧!什么他妈的情和爱,都靠不住。
社会毕竟不是象牙塔,那个曾经和我吟诗作对的他,那个成天闲不住的他,那个嬉笑怒骂的他,也熬不住了。
至今保留红岩兄曾经赠给我的诗稿:
江南春·大二有感
情浓浓,爱幽幽,天冷紧缩衣。
风吹发飘扬,爱到深处情更幽,历世情爱心自伤。
木兰花·赠友
白城风光鸦成群,仰天高望叹家远。
茫茫人海交几友,笑看苍生世纷乱。
年少蒙糟心自纯,坎坷轮回鬼门关。
此时与君诉忠肠,愿与携手论忧患。
每次读都有一种郁闷,压抑,孤独的感觉.人生的幸福是不是一种妥协呢?
三
大河滔滔,千山渺渺,几度泪洒离别时。
忆当年,壮悲哥,未曾消。
而今又多少英雄,马革还乡,天地为之动容,
料想江山,怎能容盗寇铁蹄踏遍。
豪壮气魄,中华儿女忠魂。
-------2005·6·5
“离别细雨泪干行,凄楚情思眼茫茫。欲问诸君何处去,自有千万似宇航。”这是红岩离别后送我一首小诗,虽然略显直意,也见他崇尚风骨刚健,并非矫意造作。虽然不见得有的放矢,但每当我懒惰时,蜕变时,看起这首小诗,无形中又给我许多力量.如鲁迅先生所写的继续为一些“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又想起问我写杂文是不是为了复仇,有什么样的作用,其实“我不乞求堆字造文能唤醒别人的共鸣,也不预期将会带来什么影响,而是为了安顿自己,让自己有事情可做,稍微勤奋一些,活着有意义或者似乎有意义而已。”看客也罢,剑客也罢,当良心未安之时,看看我的一些文字,方觉得还有一丝人情味在。
中国社会的通病便是希望每个人都按照一个模式发展,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时采用也是一元化的标准;在学校看成绩,在社会看名利。如此视角下衡量人的成败得失,我与红岩都在社会这优良及差的误区里无法自拔,如今也只能在网络的两端互相一笑,似乎表示活的很快乐,但却又并不快乐。
2006·7·18
-全文完-
▷ 进入宇の航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