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不可遗忘,汉女的记忆(一)玉宇

发表于-2007年07月13日 晚上8:11评论-2条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一梦醒来,却发觉自己已经迷失在衰草连天的古驿道。尽管九万里故土犹在,惜乎两千年时光远隔,我苦苦地寻觅,依旧无法找到重返帝都长安的秘匙。仓皇四顾的刹那,除了明白自己是炎汉盛世一女子,我迷失的还有自己或显赫或平淡的身世以及或甜蜜或伤悲的体验。

身着曲裾深衣,长发飘飘地独自行走在繁华的今世。一路上,我的装束引来无数惊诧的目光——在令我同样感到陌生的现代人眼里,我不吝于异类。身着洋装的他们本该知道呵,我之所衣才是自称汉人的他们永当不弃不离的民族服装。而故国东方万顷碧涛之外的扶桑,分明有似曾相识并被称作和服的裙袂,以熟视无睹的艳丽和华美无数次灼痛我的目光。

巨大的反差面前,备受煎熬的我渐渐省悟,我不应是一自艾自怨的羸弱女子,我应当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文化所浓缩精华的见证者、亲历者,我个人的遭际与我族的运命相比,实在无足轻重,但两者毕竟息息相关。他们遗忘的不仅是我皎洁的容颜,还是泛黄的史册,以及一个民族绵延数千载的璀璨文明与无尚荣光啊!

于是,残缺的记忆,点点滴滴地涌现,如血如泪如珠玑。

深衣华服

孩提时,父母传授《礼记》,既知自轩辕黄帝制衣始,我族得名“衣冠王国”,故称华夏。亦知深衣为我族服装,以应规、矩、绳、权、衡:袖口宽大,表天道圆融;领口直角相交,表地道方正;背后一条直缝贯通上下,表人道正直;腰系大带,表权衡;分上衣、下裳两部分,表两仪;上衣用布四幅,表一年四季;下裳用布十二幅,表一年十二月。

宽袍大袖,包容日月乾坤,深藏女儿情怀。

曾记得,三月三,又是一年“上巳节”。这是女儿节,庄重典雅,且不失美丽浪漫。15岁的我沐浴后,如出水芙蓉,梳着双鬟髻、身着洁白的“采衣”,足踏“采履”,带着几分忐忑、几分腼腆,更带着十分的虔诚,静静地坐在东房等候“笄礼”仪式开始。而外面正堂早已摆好供奉着轩辕黄帝画像的香案,香炉里飘出的袅袅熏香让此时此地充满了隐隐约约的神秘。悠扬的《高山》、《流水》声中,在主宾的主持和有司、赞者的协助下,经过迎宾、宾主就位、开礼、笄者就位、宾盥、初加、一拜、二加、二拜、三加、三拜、置醴、醮子、字笄者、聆训、笄者揖谢、礼成等17番跪、拜、祭、祝的礼仪之后,身着大袖长裙礼服的我光彩照人。如羽化的蝴蝶般,我就此由稚气的黄毛丫头脱胎换骨转变成为一个对家国担当社会责任的成年女子了。还是在这天,笄礼结束后,疼爱我的父母还特地在后花园为我举行了祈福仪式,正宾拿着一支新折的柳条沾上清水,在我的双手、额头、脖颈轻轻拂拭一下,以示消灾祛病,洗涤垢秽、破除不祥。随后,我与女伴们进行了“曲水流觞”的游艺活动。我不知道,后世弥足珍贵的王羲之《兰亭集序》是否为我所书撰。

曾记得,七月七,又是一年“乞巧节”。这一天,习称七夕,相传为牛郎、织女双星相会之日,故亦称双星节、情人节。白天,我静静地检晒经书衣裳,梳洗三千青丝,连同埋藏在心底的女儿家心事。夜晚来临时,我沐浴素装,在兰花争艳的后苑摆设香案,献上瓜果鲜花、糕点巧果,伏地跪拜,向双星乞愿:乞手巧,乞貌巧,乞心通,乞颜容;乞我父母千百岁,乞我姊妹千万年,乞我姻缘一线牵。然后对着月光穿针,用五彩丝线穿七枚针,祈求织女收下我这个眼明手巧的女弟子,赐于我精湛的女红技巧。而外面,更有欢声笑语鼎沸,穿过墙头。不用说,那是与我一样青春的女孩子们在乞巧、拉巧和斗巧。偶尔,有清凉的水滴落在额际、发稍和后颈,分不清是雨点还是露珠,那便是难得一遇的“相思雨”和“相思泪”了。后人罗隐有《七夕》诗为证:“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更有后人秦观以一阙《鹊桥仙》将弥漫其中的哀怨描绘到极致:”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可惜,这些仍然为当初的我所不知晓。

曾记得,八月半,又是一年“祭月节”。月夕之夜,皓月当空。在母亲的带领下,我与姊妹们一道沐浴更衣,置香案、红烛、贡品,坐、兴有序,虔诚拜月。母亲坐在红地毯上,从执事手中接过3炷香,许愿后,插在香炉中,一再而三,并奉美酒。接着,母亲借助烛光,望月诵读祝文:“时维大汉……年仲秋,诚炎黄……氏女……兹呈斯文,祀於神灵,维伏尚飨!”然后,将祝文和月光纸放到席前小盆中焚烧。最后,我们以长幼顺序依次到奠席前下跪、上香,默默祈祷心中所愿,然后向月神行拜礼一次,祈祷“貌似嫦娥,面如皓月”等等。有诗赞曰:“明月四时有,何事喜中秋?瑶台宝鉴,宜挂玉宇最高头;放出白豪千丈,散作太虚一色。万象入吾眸,星斗避光彩,风露助清幽。”后人苏轼亦有《水调歌头》一阙抒怀:“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此是后话,或许,正是我们以美轮美奂的情景毫无知觉地成就了他们的妙笔。

我能回想起的,也就这些柔情万般的女儿节气罢了。即便是这样,在我脑海中铭刻最深的还是我族的礼仪。礼是规矩方圆,但却在不经意中彰显出美,一种人文的秩序与和谐美,至少是一种女性的典雅与阴柔美。正是这些美,给我们两汉带来屹立风雨四百余年的阳刚之美和雄浑底气。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玉宇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chen红叶点评:

娴熟、凝练的文字给读者带来新的感受。
同时也了解了汉代的一些女儿节的典故。
期待首发作品!

文章评论共[2]个
天风神威-评论

巧!高!妙!底蕴充足,文笔磅礴,气势恢弘,大家之风,典范之作!at:2007年09月07日 晚上9:01

玉宇-评论

多谢你的鼓励!at:2007年09月12日 晚上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