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札记
得与失
在许多人的理念中,总是欣喜有所获得而害怕有所失去,因而总要为得与失计较不休,没有的总想得到,拥有之后不想再失,于是千方百计地为了得与多得而不停奔波,处心积虑地为了不再失去或减少失去而苦心操劳。
但是对于人生来说,得与失总是相伴相随的。君不见?有人得到了名人的声誉,却感叹失去了做普通人的自在;有人得到了巨额财富,却感叹失去了清贫淡泊的欢愉;有人得到了事业成功,却感叹失去了生活的闲逸;有人得到了高贵的权力,却感叹失去了朋友的诚挚……
所以,人的一生,终会有所获得,亦终将有所失去。只求得到,不肯失去,是不可能的。
得到的结果不一定都是福,失去的结果也不一定就是祸。在现实生活中,有人一时攫取到不义之财,随后给他带来的可能是杀身之祸;你买东西,虽然失去了原先属于自己的钱,却得到了你想要的东西。
一个只求得到、不肯失去的人,总是在患得患失中过日子,既为一时的拥有而高兴欲狂,又为一时的失去而痛不欲生,终生都不会有幸福可言。
有与无
往往人们都以为“有”总比“无”好,比如:有吃有穿总比没吃没穿好,有权有势总比平民百姓好……。
但是,有些东西,“无”却比“有”好:疾病,痛苦,灾祸,麻烦……有了其中哪一样,你将会活得不安生。
所以,“有”并不都是好事,“无”并非都是坏事。
多与少
水多成海,石多成山,木多成林,土多成原。积沙成塔,集腋成裘。多见者博,多闻者知……这便是多的效应。所以,人们天生就懂得去追求多。
有时多也会形成反势:知识越多越觉得少,奉献越多越觉得小。有的人,越没钱越大手,钱越多越小气,机遇越多越视而不见,时间越多越不珍惜,权势越大越不满足……。
多,不一定都是好事。钱财的聚敛,有时可成灾难。权势的涨潮,往往酿成祸害。多行不义必自毙。日月积累的毛病,聚少成多的怨恨,给人生带来的将是可预见的悲剧。
只能是,利人利己的东西越多越好,损人利己或损人也不利己的东西越少越好,唯有真、善、美,多多益善。
长与短
世上万物,乃“长短相形”,没有短,就无所谓长,没有长,也无所谓短。《楚词·卜居》言:“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尺比丈短,却比寸长;寸比尺短,却比分长。长和短只是相对而言,决非绝对。
浩浩万物,“长短相形”的事物处处可见:骏马能疾驰千里,却不善拖梨耕田;牛善耕田,却不能放蹄飞奔;公鸡能司晨,却不能下蛋,母鸡能下蛋,却不会司晨。号称万物之灵的人也不能外,教书的不一定会盖房子,拿手术刀的不一定会操剃头刀,搞雕刻的不一定会木工,……古人言:“物莫不有长,莫不有短,人之亦然。”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金无赤足,人无完人”,这是一句至理名言。人贵有自知之明,能知己所长,亦知己所短,就可扬己之长,避己所短,就可取人之长,补己所短,从而终生受益。如果缺少明智,往往就会只见人之短,不见人之长;只见己之长,不见己之短;或恶人之短,忌人之长;或恃己之长,轻人之短。甚至以己之短为长,以人之短为长。其结果将是贻误终身。
苦与甜
白开水原本淡而无味,但是,假如你原来喝的一直是又苦又涩的水,一旦喝到纯净的白开水时,定会意外地感觉到,白开水竟然甜如甘泉。
由此,人们可以从中悟出一条哲理:甜从苦中来!甜头往往得从苦头里找,苦头往往又在甜头里藏。
慢慢人生路,注定会遍尝酸甜苦辣,苦的滋味最让人难受,而人人又都难以躲过吃苦。敢吃苦能吃苦的人,总的感受是苦尽甜来味更甜。准备受苦的人,往往比企图享受的人获得更多的幸福。
一个人先享了大福,过 后享着小福也会觉得苦。先吃过大苦,后来虽然还吃着小苦也会觉得甜。
先苦后甜的人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是一部成功的奋斗史,会让人们广为传颂津津乐道,能给人一种奋发向上就能获取成功的启示;先甜后苦的人生,是一出悲剧,是一部衰败史,留给人们的尽是感慨和遗憾。
人与我
每一个人,起初都是赤条条生到这个世界上来的。人之初,千真万确地首先享受到了“ 人人为我”的社会恩泽:医护人员为他接生;父母、亲人对他养育;生长过程,他 要吃农民种的粮,要穿工人做的衣,要上学受老师教育……哪样不体现着“人人为我”?可见,每一个人起初都是一个欠债者:欠了亲人的养育之恩,欠了社会给予的生存条件之债。后来,这个“我”长大成人,便也要从事各种工作,这时他就有可能发挥“我为人人”的作用,逐步偿还他所欠下的人生“债务”。
如此说来,“人人为我” :这是每一个人一生下来就能享有的生存的权利;“我为人人”则是一种 必需承担的社会义务:每一个人都应以自己的奉献作为对社会给予自己生存权利的回报。权利与义务是不可分割的,有权利必有义务,享受权利则必须履行义务。既然,人一生下来就已经享受到了“人人为我”的权利,那么,当他具备能力的情况下,他就必须义无反顾地去履行“我为人人”的义务:孝敬亲人,服务社会。
生与死
有生,就有死,这是生命不可逆转的规律。死是一个人的旅行到了终点。死亡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事。人人从生而来,向死而去,从不见有谁能突然回还。生之本质在于死。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不感到死之苦恼。其实,生命在前进的同时,也就是在走向死亡,一个人选择了生的时候,也就选择了死。生与死是一个轴心连着的两扇门,打开了这扇门,也就推开了那扇门 。生是起点,死与生相隔的路再长,也有终点。人们谁也不必回避、惧怕死,要想死得坦然、有价值,只有活得坦然、有价值。古人说:“始吾未生之时,安知生之为乐?今吾未死,又安知死之为不乐也?”从另一个意义上说,死亡是可以超越的。一些名字彪炳史册光耀千秋,并非源于他们生命本身的长短,而是他们超乎生命过程之上的永恒精神和伟大。
业绩,留在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中。人生中的最大悲哀或许不是失去生命,而是在活着之时就被人遗忘。
但人们又都是惜生惧死的。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其实是对身后未知的恐惧,是对失去亲人朋友的恐惧,是对孤独和彻底丧失自我控制的恐惧。
-全文完-
▷ 进入吾牛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