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之前我还不知道陈晓旭是谁,现在打开互联网竟发现有那么多的人为之落泪、为之送行!自己静下心来想一想:陈晓旭之死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社会反响呢?原来正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记得自己十几岁的时候特别爱看六小龄童主演的电视连续剧《西游记》,吝啬的母亲给自己几毛钱我都买了《西游记》的粘贴画了。几年后我也陆续在邻居家看了几集《红楼梦》,说句实在话那时不太喜欢,所以剧中的情节和演员也没有什么印象。
好像是在一九九零年的时候,那时我正在读中专。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一幅插图《薛宝钗戏彩蝶》,下面还有一段原著中的文字。看了一遍就把我吸引住了,那些文字太生动了,真感人啊!于是我一狠心花九块钱买了一本《红楼梦》。我是个很懒惰的人,不喜欢看书,所以那本书到现在也没有看到第八十回。不过这是我看的最长的一本小说了。
我不是红学家,我只喜欢《红楼梦》里的口语化对白、生动立体的人物形象和真实细腻的故事情节。举个例子来说,书中有一个“倭瓜”的词汇。我是北方人,对这个词很有亲切感,就好比在遥远的地方看到老乡一样。我们蓟县把南瓜就叫做“倭瓜”。这么一部伟大的文学名著里竟然有如此生活化的词汇,真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红楼梦》的高深之处我说不出来,只能谈出自己肤浅的一点儿感受。
在老百姓中提起曹雪芹,可能没有几个人说上一两句,但是连外国人都知道林黛玉是个悲观主义者。看来文学名著不是苦心经营出来的,而是一个作者用自己一生的经历(精力)和对世事的深刻体会演绎出来的。
进入网络之前我一直把绘画当作自己奋斗、追求的精神寄托。自从写作以来,我抛弃了自己钟爱二十几年的绘画,一心一意地写起小说来。我从来都不认为自己是个什么作家,只是爱好而已!我是个人而不是神,所以名利思想还是经常光顾自己的大脑,因此想方设法增加自己作品的点击率,想以此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今天我在网上看到了陈晓旭的相关链接,忽然发现自己是那么的愚蠢无知,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曹雪芹生前决不会想到自己的《石头记》会被后人公认为是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冠,他也不会心存名利思想来写这部书的。他把自己一生的泪水和才华全倾注到了这部书上,也许这就是《红楼梦》产生永恒魅力的根源之所在吧?
我一直在思考这么一个问题:我为什么要写长篇小说?网络作者很难挣到一分钱,自己为什么还要花几千块钱买电脑,还要夜以继日地写啊写啊,这是为了什么?
既然我得不到利,那还图什么名啊?名是自己巧取经营得来的吗?我想那一定不是!如果一个人死去了,那么再大的光环对他来说还有什么用呢?既然自己喜欢写,那么为什么不用自己的心去写呢?不用自己的一生去演绎心中的那份真实呢?
割掉“名”这个尾巴,让自己轻装上阵,拿起手中的笔敲响掌下的键盘诉来说心中的那段故事吧!不求今生如何,只求别人不骂自己是个文乞罢了!穷困一生又如何?在寂寞中死去又如何?平平淡淡地来看待自己这几十年的光阴吧!
2007年5月18日深夜无事梧桐于天津蓟县
(说明:我的vip作品是应网站的邀请才设置的,请读者理解!)
-全文完-
▷ 进入无事梧桐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