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圣山之韵阿力lx

发表于-2007年07月11日 中午2:46评论-1条

圣山之韵

●阿力

题记:我觉得“山”与历史进程中的大事息息相关。追忆远古,楚汉相争时,项羽、刘邦之间最激励战斗就在河南荥阳广武山拉开序幕,如此不起眼的一坐小山,就此而出了名。实际上,不少山川都是因人而名的,河南辉县的苏门山就因名士孙登隐居该山而得名。现在所要写的磨盘山,也跟刚才提到的历史名山,有着许多共同之处。真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这样的山,在“彩云之南”的绿色之邦里并不罕见,更主要的是它非一般的山可比。就在绿草、碧水、森林等美丽的自然风景里,承载了不少的传说和历史典故,让该山的自然景观显得如此厚重。这个当地人称“磨盘”的山,从汉语的字面理解,没什么实际意义。然而,磨盘山在彝语古籍中则称“北则白”用汉语翻译过来是“圣山”或“毕摩祀祖之山”的意思。如此求根溯源,她就不是一般的山,她跟当地发生的一些历史事件息息相关。

过去上磨盘山,纯粹只是陪人上山玩玩而已。因生于斯,长于斯,对山水、草木已是司空见惯,觉得这些东西在心里似乎很淡很淡,几次想写磨盘山,总觉得找不到写她的支撑点,心里在想写点什么呢?那浩瀚如烟的森林,山顶上宽广的草甸,森林湖、碧玉湖、月亮湖虽说很美,可我似乎又找不到,这些景点的魂。总不能面对大山、碧水,空发些慷慨吧!直到前年,为开发该山的景区景点,对磨盘山作了全面的了解,深究了此山的历史渊源,才发现密林、碧水、草甸中,溶进了许多历史文化的东西,使山水自然景物,似乎多了些诱惑力。广袤的草甸、碧绿的湖水、深深的密林,都潜藏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使这美得让人心醉的境色赋予了灵魂。从去年至今,我都在山上跑来跑去,面对春的满山红霞,夏秋的烟雨蒙蒙,山上的草甸、湖水、密林、幽谷、瀑布,给人展示不同的色彩,深深地吸引了我。从这些山魂水韵间,似乎深深地镌刻着一种民族文化的映迹。远故彝族之王赫白祖的传说,因无史料可考,我们只能从传说中推断,当时所发生的一切。从这颇具魅力的传说里,知道磨盘山是远古彝族的聚集地,当时的首领头人肯定是彝王赫白祖。远古岁月,磨盘山是繁荣而热闹的,她和鲁奎山一样,聚集了一大批彝族精英,形成势力强大的民族部落。他们对抗朝廷,开展部落之间的战争,这段历史是没有文字记载的,仅凭口头传说……就如,我省著名诗人于坚在《开始之地》中提到:“因彩云之南远古时,那些个梦幻般的迷。如果,你想穷究什么?得到的答案只会是一个‘不知道’”。作为彝王赫白祖的某些事,我也想弄明白些东西,可找来“款古经”的人,只会回答你一个“不知道”!正是这个“不知道”,让“圣山”充满了魅力,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传说中的彝王赫白祖,是否是磨盘山某村的人已无法考证,虽说在磨盘山脚的小石缸村有个赫白祖寨,寨前流过的小河也称赫白祖河,但我认为这是后人为纪念这位英雄,命名的村子和河流。准确地说彝王赫白祖不一定是赫白祖寨人。传说中的赫白祖是个被神化了的人物,磨盘山周围的彝族寨子,各人都说赫白祖是他们那个寨子的人,各村的传说都大同小异。其故事不外乎是,赫白祖从小是孤儿,年幼时就给财主放牛。他放牛的场所,就在现今的磨盘山大草甸,放牛时就显示出非凡的才能。有天他问伙伴们想不想去石屏吃米线?伙伴们异口同声地说:“想是想,但不知如何才能到石屏?”他说,只要大家同意事情就好办。他叫大家闭上眼睛,不知施了什么法,一阵狂风,大家睁开眼就到了石屏;吃过米线后,他又叫大家闭上双眼,一阵狂风又把大家吹回到磨盘山顶。长大后的赫白祖,本事更是非同一般,他力大无穷能举起耕田的大水牛,见义勇为,好打抱不平,那些胡作非为的官吏和财主就怕他,赫白祖成了新平磨盘山彝族心目中的英雄。这样的彝族英雄,后来又出了一位普应春,其实两位彝族英雄的传说,我听了都大意相同,都有非凡的本领,结果都是因起义,被官军镇压惨遭迫害。不同的是据《新平县志•明史》记载,普应春确有其人。当时普应春的彝民起义军攻城略地,使州、县官兵束手无策,这才惊震朝野,派名将邓子龙率军远征云南新平。邓子龙是文武双全的一代名将,他来到边陲的滇中南,在战略上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此时,普应春的彝民起义军,面对邓的龙虎之师,当然不敌,兵败后的普应春,只好远遁他乡避祸。

当时史料是这样记载的,“破敌军山,平核桃箐,焚白改寨,……”。史料描写了,当时发生在这里的战争场面,这里就是当年的古战场。然而,从历史的角度讲,作为一个国家的统治者,他不会允许任何一个部落,强大到能与国家中央相抗衡。因此,统治者与当地彝民之间的矛盾,升级到一定的时候,战争就不可避免地暴发了。战争是残酷的,那场震惊山谷拼杀,就发生在磨盘山空旷的山野里。时至今日,我们面对森林、湖水、草甸和起伏的山坳时,似乎还听到两军撕杀时的呐喊声,那是何等悲壮的场面啊!也许,这是我对磨盘圣山感悟到的那点灵气。就在这悲壮的氛围里,使我想起宋朝辛弃疾的《永遇乐•周口北固亭怀古》中名句:“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站在这样寂静的山野,回味昔日的惊天动地,我们看到的不是那些血雨腥风的东西,更多地品味到,南北之间的冲突,带来文化与信仰的融合。是啊,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因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民族之间的冲突是无法避免的。然而,这样的战争在中国发展的历史长河里,与那些大战相比,就显得微乎其微。我觉得邓子龙的到来,其任务并非是单纯地为了战争,他采取的仍然是“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策略,战争虽说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可他带来的中原文化,推进了当时新平的发展。这样一想,我觉得磨盘山的历史意义,就凸现了出来,她当之无愧地堪称新平的历史名山。

现在磨盘山,每年春季,那漫山遍野的杜鹃、山茶、山玉兰、含笑,野百合,把山野装饰得五彩缤纷,天空里的朝霞和晚霞,似乎又与这美丽的季节相映衬。特别是古战场的核心地带敌军山,那些个杜鹃花真是成片成林的,春天里敌军山就成了花的海洋。今年春天,我和几位朋友,特意上磨盘山赏花。进入磨盘山森林公园,沿路的各种山花,向我们传递着春的信息,车子似乎在花丛中行走。当我们经过月亮湖、草甸和幽谷,来到敌军山时,成片的杜鹃林,就在春风里争奇斗妍,那万紫千红的景色,犹如野火燃烧在无际的山林里。面对如此的美景,我们处在极度兴奋里,手里的相机把灿烂山花、鲜红夕阳和兴高采烈的赏花人,永远地定格在2006年的春天。传说,杜鹃花是一对青年男女,为爱殉情后的化身。然而,这里我要说,杜鹃花是昔日在这古战场上寻难战士的鲜血所化,那些个英灵飘浮在山野里,就化成鲜红的杜鹃。实际上这杜鹃花,就是一个时代进程的标志,当时民族之间战争,就是一种文化溶入和渗透,说明白点是华厦文化在民族地区的渗透,这对社会的发展是很有必要的。我们暂且不去争论,当时统治者与彝民义军之间,孰是孰非之问题,从社会进程的大局来讲,民族矛盾的冲突,也是促成社会进步的关键。以此说来,磨盘山其圣山地位就更加进一步凸现。我们透过映山红遍的杜鹃花海,回首当年,普应春确是彝族的精英。传说,其兵败后,他凭着自己过人武艺和机智杀出重围,就在夏季的蒙蒙烟雨里,历尽艰辛几经周折逃到石屏,为了生计化名为阿牛在豆腐店里打工。阿牛本来就生性聪明,什么东西一学就会,石屏点豆腐的绝技,他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时隔不久就学会了点豆腐,就连老板王福都佩服这个来路不明的阿牛。问他何方人氏时,他只简单地回答说:“扬武人”。其他就再也问不出个来路,每天也只是不言不语地干活。有天阿牛上街卖黄豆,只见街上贴满了通缉自己的告示,上边还有自己的画像。走在街上阿牛想,看来自己在石屏也呆不下去,只好走到避静处丢弃箩筐,夺路而逃。往后的日子,阿牛为逃避通缉,从蒙自、建水,最后逃到昆明。这位磨盘山上的硬汉子,就在昆明凤翥街菜市场内落脚,他摆了个杀猪摊子,成了省城菜市场上的屠户。如果他真是个一般的屠户,也许就会终老于市,再也无人知晓。关键是其技能非一般人可及,普应春卖肉从不要秤,只问买者要多少?只要对方说出要卖的斤两,一刀下去定能准确无误,其刀法之精确常让人目瞪口呆。

阿牛在磨盘山经历那场大战后,深知东山再起已是不可能的事了,他领教过名将邓子龙用兵的神速,阵战上两人也曾交过手,邓子龙一杆铁枪神出鬼没,那次在白改寨阵上相逢,虽说战了个平手也是侥幸得很,因此,他觉得能在流浪飘泊中苟活于世,也算不错了。从此省城就多了一个,豪侠仗义的外地屠户,他的确想换一种活法,在市井里立住脚跟,做一个平凡人。他超乎寻常的刀法技能,其豪侠仗义的个性,引起了官方的注意,那些个捕快经明查暗访,得知遮居菜市场的屠户阿牛,就是在逃的彝族义军首领普应春。就在一个阴雨绵绵的早晨,一群捕快拥进菜市场将阿牛缉拿归案。普应春很快就被推上刑场斩首,行刑那天,阴风怒吼,刽子手的刀就是砍不动普应春。原来经高深的彝毕摩指点施法,他把自己的灵魂赋在一棵大杜鹃花树上,只要这杜鹃花树尚在,刀砍、火烧、枪击等都奈何不了他。当地的彝民认为,只要磨盘圣山的杜鹃花还在,普应春就永远活在彝族人民的心里。因此,杜鹃花也被当地彝族称之为英雄的花。远古的神话传说,让圣山的花季显得如此地灿烂,使那些赋予灵性的花儿,更多了些宁人神往的东西。

春天,那迷人的季节是无法留住的,随着盛夏热浪而至的雨季,把圣山点缀得郁郁葱葱。此时,河谷里的人们,正在家里躲避酷暑,他们被炎热弄得周身疲惫,是多么渴望有一丝凉爽的风。然而,磨盘山的夏季是清凉的,海拔为2456米的山巅之上,凉风徐徐而来,让太阳的温度大大削弱,无论置身草甸、密林,凉风会给你带来浑身舒畅的感觉。5-6月的雨一场接一场地来了,夏季让磨盘山全变了,草甸绿得让人心醉,许多不知名的小花在盛开,犹如碧空里的星星,规则和不规则地撒落在草甸上,给人一种空灵和诗意。置身空旷的原野举目远眺,草甸上有许多闪着银光的池潭,静静地躺在绿草间,就象一大块精美的碧玉上镶嵌着的水晶石,这些形状各异、大小不一的水潭,静卧在山花野草丛里,又象一块块镜子,把蓝天、白云、月儿的影子收入其间。草甸上有牛儿和牧童,远道而来的游者,还有想寻觅灵感的文人墨客,使寂静的山野热闹了起来。今年夏天,我也和昆明的几个朋友唐红、阿勇、小姝、陈怡,开着车进了磨盘山。那蓝天白云,绿草中的碧水,密林幽谷,让这些朋友陶醉,大家躺在绿草坪上,仰望蓝天,那流动的白云,碧空之下翱翔的山鹰,这一切显得空灵而幽静,它似乎洗净了都市带来的喧嚣,让游者纷乱的心得于抚慰。幽谷的清静,月亮湖、森林湖、碧玉湖宁静典雅。陈怡、小姝此时正蹲在湖边看着嬉戏的鱼儿,碧绿的草地,明镜般的湖水,还有两人打着的花伞,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从相机镜头里看到这一切,使我的心儿全醉了。湖上有垂钓者,岸边林中也有不少游者在穿行,小雨随着白云飘过又洒了下来,此时,草甸上、湖岸边,又飘浮起各色的雨伞,犹如一朵朵花儿在原野里飞舞,小雨在微风中密密的斜织着,这些晶莹飘洒的水珠儿,使圣山变得愈加清凉,让上山来的游者增添了些情趣。雨后骄阳突然火爆了起来,大家经不住阳光的暴晒,就纷纷躲进了“悬崖幽谷”。从曲径通幽进入幽谷,这里又是另一番天地,森林、幽谷、崖栈、溪流、古藤,组成了无限风光。进入谷中,有情侣石、大王石像、天地恩泉、幽林飞瀑、象皮石、神石让路、碧石溪、杜鹃花海、山茶如霞等10余个景点。这些景点被幽谷中的一条小路串联了起来,各景点还有一些美丽的传说,又和彝王赫白祖联到了一起。相传,远古时彝王赫白祖的势力范围,就在磨盘山一带。当年的赫白祖,就把彝族部落军队驻扎在草甸、幽谷、密林间。如象皮石、神石让路、大王石像都记载了赫白祖的一系列传说,在磨盘山一带彝族群众中流传着这样的故事,赫白祖是神下凡于民间,来为老百姓解苦救难的英雄。他母亲夜里梦见,天上一颗星星落入腹中,就此而怀孕。结果这一怀就怀了三年零六个月,孩子在肚里就能和她对话,肚中的赫白祖说,妈呀,你见白象过路就告诉我,我就会出来了。结果,怀到三年零八个月时,有天见水牛过路。其母就对赫白祖说:孩子大象过路了,你出来吧,我也实在怀不动你了。结果赫白祖出来一看,不是白象而是一只水牛,就叫苦不迭。说,妈呀!你怎么骗我呢?因为,只有大象皮才能救你啊,我这一出来就害了你……白象也是神象,知道自己晚来一步,没能救活赫白祖的母亲,就急死在路上,象皮就化成一层一层的白岩石。这就是今天的象皮石。还有“神石让路”的典故中说:赫白祖要开辟一条到山那边的路,结果军士们挖了半天,却被一巨石挡住,用火烧、水冲、火药炸都无法弄开巨石。恰巧赫白祖路过,军士们就象他诉说巨石挡路的事,赫白祖看后骂道:孽石,为何如此冥顽不灵,快闪开!轰的一声巨石裂为两半,让开了一条路,军士们大吃一惊。赫白祖确非凡人尔的说法,就被此事证实。随后征战失利赫白祖不知所终,人们就把幽谷中一块形如人像的山崖,取名为大王石像。多少年过去了,圣山周围的彝族群众,都没有忘记对大王石像的拜祭,这是彝家人的一种信仰,也是对赫白祖的怀念。在往前走就是碧石溪、杜鹃花海,这条深深的幽谷,在这里就被一条小溪切断,这就是碧石溪,它发源于高山草甸,被密林包裹着的小溪,溪水轻轻地滑过蓝色的石板,溪水两岸的岩石都被青苔覆盖着,一眼望去绿茵茵的,就像着色较浓的山水画。游客到此都会停下来,在这里小憩一阵,主要的目的是尽情地欣赏这里如画的风景。我第一次到这里时,望着清澈如冽的溪水,望着湛蓝色的岩石,心里惊叹不已。我到过庐山,特意跑去看仙人洞、庐山瀑布,见到那里情境让我大失所望,洞非洞,瀑布非瀑布。也许,是时过境迁的缘故吧!可是,磨盘山上的草甸、湖水、幽谷、溪流是藏在深山人未识。碧石溪多么赋有诗意的名字,这是一个老人的杰作,我曾呤诗赞道:碧石溪,是一个老人/献给这条无名小溪的厚礼/从此溪流/有了诗意般的名号;千年沉睡/在春风轻拂中醒来/她是待嫁的姑娘/匿藏圣山闺房里/等待着/那,寻觅已久的知音;千年的守候/让动荡的心/归于沉寂;是老人是春风/让古老溪流赋予了灵魂。

我对幽谷的感受颇多,离开碧石溪,穿越丛林登上高处时,就听到从西南方传来大河激流的轰鸣声,身边的朋友唐红说:阿力,这是河水的轰鸣声,他来自那里,离我们远不远?远呢,如果步行起码要5-6个小时,并且沿途艰险。那是藏在赫白祖河中的瀑布群,发出的巨大响声。当我把这一切告诉唐红时,他吃惊地望着西南方,感慨地说:“真是望山跑死马,还有那么远啊!”

赫白祖河瀑布群,那真是大自然的杰作,有幸的是我曾经光临过两次。两次都是在烟雨蒙蒙中,经过艰难的跋涉到达瀑布下,目睹了壮观飘逸的情人瀑和飞龙瀑。一次是前年的秋季,一次是去年的盛夏。前年,我到赫白祖河瀑布,是为了风景点的命名考证,去的人可以说是一大群,文化、旅游、林业的人都去了,还专门带了向导,因为它是未经任何开垦的[ch*]女地,所以,路途异常难行。还好,那次去的人都是青壮年,似乎是匆匆而去,匆匆而来,虽说沿途艰险还走错了路,到也觉得阻力不大。但是,去年的盛夏进赫白祖河,就大不相同,没发生什么遇外,能安全地进去又出来,是多不容易啊!为什么会那样说,所遇的环境虽说没变,可去的对象就比前年大大的不同。那次,到赫白祖河的有60余岁老人,10余岁的小孩,这就给本次探险游增加了难度。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年近70的陈老,及我的女儿小娴。这一老一小沿途成为我们最担心的对象,走了一段后陈老还基本适应了。然而,娴子就有些吃不消,因为,这赫白祖河里根本就没有路,沿途都是荆棘,还有河滩上都是怪石粼粼,有时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一个13岁的小女孩,她根本没见过如此难行的路。而让人为难的是,遮天蔽日的密林和藤蔓,就盖压在头顶,你要背她一程都无法做到。我只好鼓励她,说:孩子,你长大了,应该走自己的路。这世上的路都是靠自己走出来的。她说:爸爸是真的吗?我说是真的,今天你必须靠你自己。就这样我们沿途交流着,艰难地前行。大河汤汤,逝者若斯,面对此情此境,我心里袭来莫名伤痛。我内心似乎在说,孩子,搁置在我们面前的航程,就若这条充满荆棘的河流,我失败的婚姻让你茫然,让你孤单,让你觉得人生的旅途失去了支柱。小小年纪就让你承受若大的痛苦,爸爸也觉得伤心;然而,谁叫我们面对如此残酷的现实。孩子勇敢地面对现在的一切吧,路虽艰难,爸爸将永远与你同行。女儿在我的鼓励下,最终走完了这段艰难的旅程。

我说的情境可能会吓着人,让人们对赫白祖河望而生畏,我觉得大可不必如此。路虽难行尚可修,无限的风光隐于此,它决定了磨盘山开发的广阔前境。河中不仅瀑布壮观靓丽,河流沿岸的景致也相当迷人。大河完全被原始密林覆盖着,密林里有高山栲和各种栗树,属热坝特有的阔叶林带。除此外,还有红花木莲、鹿啃木、樟木、红椿木等珍稀植物,熊、野猪、麂子,野鸡、原鸡、白鹇等珍禽异兽常在林中出没。那清澈如冽的河水里,还有着来回穿梭的鱼儿,石蚌时不时地从岸上跳入水中,游向大河深处。河两岸还有着这里特有的植物野芭蕉和藤竹,这里过山龙也大得吓人,这种在家里作为盆景的小东西,在这里沿大树攀延,竟长到10余米长,这完全是个原始生态园和植物王国。就这样我和女儿边观赏风景,边聊着天艰难地前行,不知不觉中忽然听到飞瀑激流地轰鸣声。此时,被乌云遮住的太阳,也从云层里露出了脸。随着哗,哗……的水鸣声,越来越近,女儿精神顿时大振,口里嚷着“到了,到了……”!直往前奔去。果然,在密林深处呈现出一条白亮的瀑布,从红色的崖栈上飞泻而下。瀑布由一大一小两条交汇而成,宽40余米,落差105米,瀑面从百米高的山岩上经过两道崖栈垂直跌落,飞花碎玉,形成阵阵水雾。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云河落九天”。这是大诗人李白《望庐山瀑布》中的名句,目前庐山瀑布的涓涓细流,已无法体现诗中浩瀚的意境,恰恰是眼前的赫白祖河瀑布,展现出的宏伟壮观景致,让诗中的意境体现得淋漓尽致。周围的参天古树,挂满了晶莹剔透的水珠。悬崖的两条红色的栈道,让瀑布映衬得更加绚丽。悬空飘落而下的两条银白色水带,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摆动,显得格外婀娜多姿,犹如一对热恋中的情侣。相传,远古时生活在赫白租河畔的一对彝族男女青年真诚相爱。有一天小伙子到山里打猎,赫白租河里的小黑龙带着虾兵蟹将趁机把姑娘抢进龙宫。小黑龙为了阻止小伙子闯进龙宫救出恋人,设置了两道水帘阻挡神勇无比的青年猎手。果然,瀑布就如一番飘渺的魔帘,把猎手和恋人永远地分开,实际上这一帘碧水,就成了隔断情缘的帘布。这个飘逸幽雅的水帘,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情侣瀑”。面对如此绚丽多姿的瀑布,女儿小娴完全忘记了疲劳,又跳又笑直叫道:太漂亮了简直是人间仙境。是啊,绿叶、红岩、飞瀑组成的别致景色,这简直是国画大师们的杰作。翻过一小岭就是飞龙瀑,如果说,情侣瀑飘飘洒洒,婀娜多姿的话,那么飞龙瀑就如山涧里一条咆哮的巨龙。瀑布宽10米,落差100余米。人到跟前眺望,崖子上白练激流奔腾,玉漱飞鸣,山谷回声,似天河倒泻,如雷霆万钧,蔚为壮观,有巨瀑从天而落的感受。在瀑下谷地里,水汽蒸腾,如烟似雾,在灿烂阳光照射下,经常会化幻出美丽的七彩之光,形成一派动静相宜的奇特景致,让人流连倾倒。如此,美丽的景致上大家都忘记了疲劳,共同发出惊呼与赞叹。我忙着用数码相机给几位文友和女儿留影,相机把人与自然相融的瞬间留了下来,成为永恒的纪念。自然景色虽为壮观,但宁人神往的还是赫白祖、普应春的传说,这远古神话让景色显得厚重和神秘,这就是磨盘山景区景点的魅力所在。

圣山的四季景色都显得魅力无穷,然而,可贵的是草甸、碧水、森林、鳞鳞怪石中和赫白祖河,都渗透着许多诱人的神话和传说。我们仰望磨盘的崇山峻岭,从山茶、杜鹃的火红里,那些绿草碧水中的神韵中,看到远古的彝族祖先笃慕,看到彝王赫白祖,看到彝族精英普应春,他们耕耘奋战的足迹。正是这些厚重历史遗迹,让磨盘的山水赋予灵性,显得如此的生机勃勃,这就是它潜在的生命力。因此,磨盘圣山的传说神话,成为我们探索远古,追寻未来的起始源头。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阿力lx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曼倩 | 荐/曼倩推荐:
☆ 编辑点评 ☆
曼倩点评:

山之神韵在作者的笔下得到很好的再现,情景交融,让人赏心悦目,然段落稍长。

文章评论共[1]个
曼倩-评论

问好朋友,请注意正文部分不用再署名及写文题。at:2007年07月11日 晚上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