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读周作人之文,清隽幽雅,平和冲淡,最具中国传统闲适隐逸之情思,其文可亲。然细察其人,甘为汉奸,甚至赴日参拜靖国神社,可谓毫无民族气节,诚为可恶。
识胡兰成其人,不外乎二,一是无行才子,曾做汪伪宣传部次长;二是无行文人,始乱终弃一生最爱他的张爱玲,其人可厌。然近日读其散文《陌上桑》,笔触清艳婉转,句法开阖吞吐,颇有丰澹华美之姿,殊可观之。
文如其人之说可以休亦。
所谓观文知人,凭印象断人,皆谬!
(二)
孔子论君子标准,曰不器、无争、慎独、怀德、怀刑;曰周而不比、和而不同、泰而不骄;曰先从其言而后从之;又曰君子不重则不威,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该。可谓完备。
中国是个早熟的社会,早在几千年前,先哲们就为我们缔造了一个难以逾越的道德、思想高峰。以致于直到现在我们谈中国的哲学,仍然在反过来倒过去的谈老庄、谈孔孟、谈易经。好不容易出了个流行的“与时俱进”,翻翻故纸堆,原来还是从《易经》里“与时谐行”中化缘而来。
先贤们所处的环境大概相对单纯,他们也想象不到今后的社会会错综复杂到什么地步。因而思想成熟也有点想当然,规范完备却有点苛刻。
所以,在这样标准的约束和映衬下,几千年来,君子没出几个,伪君子倒是出了一茬接一茬。
(三)
据《隋书》载,文帝杨坚妃陈丽华性聪慧,姿色无双。独孤皇后性妒,唯陈氏得宠,可见其心思玲珑。
然性贪。晋王杨广阴有夺宗之计,常进金驼、金蛇取媚于陈氏。皇太子废立之时,陈氏没少替杨广吹枕边风。
等到杨坚病重,陈氏与杨广同伺疾。某日凌晨更衣,被杨广调戏,力拒得免。归告杨坚,杨坚大怒。结果杨广先发制人,“俄而上崩”。当夜陈氏即落入杨广之手,难逃一辱。后郁郁而终,年仅二十九岁。
财、权、色皆人之所爱,贪者亦被其所害。
-全文完-
▷ 进入乘马班如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