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说话的时候,无人可听。有人听的时候,无人能懂。有人想努力弄懂的时候,自己又懒得说……于是,在心灵孤独游荡的时候,心想,灵魂如此寂寞,能巧遇一知己,该多好……
有时想什么是知己?是一起逛了很多次街,吃了很多次饭,说了很多次话就是吗?
我想,肯定不是。一起逛街多的可能是同事,因为作息时间相同,约起来比较方便。一起吃饭多的,一定是家人,因为用的同一口锅共一张饭桌。话说得最多的就普通人来讲,应该是家人或同事吧。大致上一个普通人除了上班在单位下班就在家里嘛。和同事说话除了公事最好浅显交谈,才能避免人多口杂不必要的八卦麻烦。和家人特别是长辈,除了好事,说话总会渗透着几分中国人报喜不报忧的习惯。自己不说自己。对方不懂自己,那么,当然不是知己啦。
知己,读这两个字的时候,突然想起哲也。一个认识挺久说话不是特别多没见过面甚至没视频过又失去联络很久的网友。
那段生活有种沸腾过后的平静。还残留点淡淡的忧郁。什么都是缓缓的。没有特别大的起伏和快与不快。习惯挂q但讨厌和人说话。也许,那时挂q是在等一个不一定会出现的能与自己灵魂交谈的人。
他发来请求信息,我没犹豫的接受。因为他的昵称叫“哲也”。和我在读者上看过一篇文章的男主人公的名字差不多。很凑巧的是,他居然似乎有点书里男主人公性格安静的特质。
已记不起谈话是怎么开头的。但记得大多数的谈话内容都和现实无关。开始谈武侠。谈我们十五六岁是的梦……后来也说一些与现实无关的现实。说对生活的迷惘说对稀缺爱情宁缺勿滥的态度和偶尔萌生的有天去原始无人区隐居的可笑念头。
我们都很幼稚。说一些在现实生活里不可及的向往。因为都幼稚,我们都不会取笑对方。哲也最经常对我说的一句话是:“现在爱做梦的你和以前爱做梦的我是一个样子,我好不容易从梦境里走出来已学得现实了些,可是和你说话多了,我好象又要回到曾经爱做梦的从前了”。
那时我想,这世界除我之外,还幸存着会做梦的人,并且还被我碰到,这真好!
也或许,其实我和哲也都很现实。他能和我一样,用现实的眼光痛苦的看清自己不愿承认的现实和人性。他爱说:孤独是人的宿命,友情和爱情只能将其慰籍……而我从来对他那句话百分百赞同外加鼓掌呼应。
和哲也,应该算得上真正的君子之交。我们从不相约而是碰到才说话。虽然他有时会用“亲爱的小鱼儿……”和我打招呼,但百分百确定,那几个字与暧昧无关。也许生活总是无奈,那时我们都想从现实生活中逃离,刚好在逃避的途中碰到我们自认为相同通透的灵魂便有了去说残忍现实和美好梦想的欲望?
有时想原来人与人交往,有时真的和友情爱情不相干。友情在近的空间距离下,会认为有必要见下面喝下小酒聊下天增进友情。爱情则更是会炙热到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而我和哲也淡如水的聊了一年天直至我q号被盗手机被抢完全失去联络时,还不知道对方的真实姓名。我们对对方的现实十有九不知。但我敢说,那时我们对对方那部分隐藏着的灵魂了若指掌。那时,哲也最爱说:“和你说话总感觉是对自己在说,我们的思维是那么的相似……”而我想,我何尝不是那么觉得的呢!那时,我们说话喜欢用一连串的省略号。我想,交谈用一连串的省略号还能读懂对方的,应该不是朋友,(朋友要谨小慎微的态度维护和揣摩)。肯定也不是爱人,(爱人讲的是柴米酱醋和小孩的成绩单)。而应该是无须多言便能知道对方如自己的知己了……
“知己”,读这两个字的发音,和读“自己”那么的相似,难道先人设计这个发音的时候,就想提示世人,知己就是自己?
-全文完-
▷ 进入飞鸟和鱼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