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是国民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之一,有无“诚信”,是衡量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的关键所在。尤其在今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中,“诚信”更是人人首先要具备的起码的道德水准。但是,“诚信”又要分为有条件之“诚信”和无条件之“诚信”两种,这又是需要我们好好把握的。
“诚信”的的确确是个好词儿,人人喜欢看到和拥有,尤喜在社会活动中,在朋友交往中,希望永远收获的是“诚信”,然而,我们每个人检讨一下自己,从小到大,从过去到现在,奉献给社会的,奉送给朋友的,甚至敬奉给亲人的,是否都是“诚信”呢?假如你没有百分之百地给人以“诚信”,而偏要得到别人“诚信”之百分之百,这可能吗?
因而我说,“诚信”有时是需要条件的。
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当你要奉献爱心,奉送诚心,赠与“诚信”之时,你一定要了解了解所要奉送的对象,对方的“诚信度”如何呢?是不是对你也像你对待他一样的奉行“诚信”呢?“诚信”应是互相的,应是对等的,应是等价的,我们虽不能以怨报怨,以仇报仇,不可以欺对欺,以骗对骗,不该以诈还诈,以牙还牙,不会以黑吃黑,以恶吃恶,但必须互相要以诚对诚,以信对信,以实对实,以真对真。将心比心,要的就是“诚信”,对无“诚信”之人,也不可对其以诚相待。
世界是复杂的,社会是复杂的,人性也是复杂的。万事要留个心眼儿,遇事要多个心眼儿,做事要长个心眼儿,该划问号(?)的划个问号(?),该划感叹号(!)的划上感叹号(!),对任何人,对任何事,既不可偏听偏信,也不可全听全信,既不可怀疑一切,认为一无是处,也不可全部无疑,以为尽善尽美。
比如铺天盖地的五光十色的广告,广而告之的是商品的天花乱坠的种种好处妙处美处,而其“诚信”的水分之大之多之惊人,实在令人咋舌。
比如变幻莫测的五花八门的假冒伪劣产品,已经泛滥成灾,更无“诚信”可言。
我们收听收看广告,购买挑选商品,都必须有条件的使用“诚信”,有条件的给以“诚信”,有条件的判断“诚信”。
还有另外的一种有条件的“诚信”,需要谈谈。
欺骗是不好的,虚假是不对的,糊弄是不该的,但善意的欺骗、虚假和糊弄又是不可缺少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有些秘密可以公开,而有些秘密就不可以公开,有些秘密公开了反倒不如不公开的好,甚至欺骗一下,比不欺骗效果要美,虚假一回,比不虚假结果要妙,糊弄一次,比不糊弄效果要好。
比如你与从前的恋人不期而遇,而你又得知他(她)正在困难之中,无论是出于念旧情,是出于纯洁的友谊,还是出于好心,你都应该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其度过难关,就是这样高尚的举动,最好还是瞒过自己的爱人,因为这样会避免招惹好多不必要的麻烦和烦恼,再大度的爱人也是会吃醋的。如果你要向爱人讲“诚信”,必须在保证爱人不生气不闹气的前提下,才可全盘脱出。这不叫不忠诚,这不叫不道德,因为自己没有对不起家里人的地方,因为自己没有任何见不得人的勾当,可以说问心无愧!这样善意地隐瞒真相,反倒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和猜忌,保全家庭的稳定和幸福。
“诚信”有时是有条件的,有条件的“诚信”也是比没有“诚信”要好。
-全文完-
▷ 进入李存章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