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能看见的少女
水中的少女
请在麦地之中
清理好我的骨头
如一束芦花的骨头
把他装在箱子里带回
我所能看见的
洁净的少女 河流上的少女
请把手伸到麦地之中
当我没有希望坐在一束
麦子上回家
请整理好我那凌乱的骨头
放入一个小木柜。带回它
象带回你们富裕的嫁妆
但是 不要告诉我
扶着木头 正在干草上晾衣的
母亲
-----海子(死亡之诗)
了解海子,还是高一的时候,语文教材中选有他的两首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秋》。语文老师把诗朗读了一遍,讲了海子的生平,只记得老师说他是个伟大的诗人,二十四岁卧轨自杀。他的自杀,不难理解,在诗人的眼里,死亡是一门艺术,诗人的死实际等于诗人的再生。但当时的我,不明白他为什么要选择卧轨的形式?有人说,海子是农业文明的殉葬者,而“技术文明的象征物——火车,碾过他的身体,他从技术文明与农业文明交叉的迷雾中返回了阔别已久的家园"。
他的诗里:死亡,麦子,麦地,尸体,棺木,绝望,囚禁,坟墓,空虚寒冷的乡村,黑夜,戈壁,月光,肉体,少女,山楂树,父亲,家园,泥土,森林,大海……这些意象,都是那么隐忍阴晦,像沾满了鲜血,火焰,似乎可以闻到来自泥土、麦地、暴雨和鲜血混杂的腥味,似乎可以听到穿透坟墓划破秋天子夜的尖叫,海子,这“站在太阳痛苦的芒上”的诗人,是受了惊吓的来自天国的马匹,“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琴声呜咽,泪水全无,把这远方的远方归还给草原,只身打马走过!海子,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他与这个社会和尘世的生活越走越远。
海子,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关心粮食和蔬菜,有一所面朝大海的房子,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自己的幸福,只是,这些---是从明天开始的。给每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祝福陌生人,愿他们获得尘世的幸福。好悲凉好无奈幸福!不是要做一个关心粮食和蔬菜的幸福的人吗?为什么却逃掉了这尘世的幸福?而只愿面朝大海,七月的大海,在那里,那时,他"总能突然回到荒凉,赶上最后一次,戴上帽子,穿上泳装,安静的死亡 " ,这一转身的荒凉,如横陈于地上的骸骨。或许海子在这尘世间找不到这种幸福的轮廓!他的幸福只在神的故乡,他只活在自己的王国里,这尘世的秋天深了,秋天画面很美,王只在自己的王宫中写诗,王者目无旁人,他的领地是一片净土。
七月的大海和五月的麦地是他的村庄,半尺厚的黄土和坐着羊皮筏子还家的老父亲是他的诗行,他永远在自己的天空中飞翔,找不到真正的土地在哪儿,只在暮色中抱着一棵孤独的树干,那火星照耀十三个州府的孤独, 是他自己的王国里死去雨滴,他只做麦地里读诗的王者。
海子,真的走了!
也许像诗人苇岸所说:海子含着泥土,来自大地的深处。他是民间的儿子,具有和谐的自然启示的诗人。怀抱赤子之心的海子,其诗总带有的一种纯洁的美好向往,却又深藏着对现实世界的无奈,文字极富感染力,带着读者一同陷入这种无奈,难以自拔。也正是因为海子对技术文明的难于接受,才写出如此纯真的诗,远离社会的海子最终的卧轨自杀也就显得如此的必然,这或许是一种宿命。
本文已被编辑[文清]于2007-7-7 21:38:22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神启之秀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