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世态炎凉宇の航

发表于-2007年07月06日 清晨6:31评论-1条

世态:社会上的人情世故· 炎:热,亲热· 凉 :冷淡,疏远·

世态炎凉:指社会上的一些人对得势者亲热巴结,对失势者冷淡疏远·

宋朝的文天祥《文山文集,十三,指南录〈杜架阁〉》说:“昔趋魏公子,今事霍将军。世态炎凉甚,交情贵贱分。黄沙扬暮霭,黑海起朝氛。独与君携手,行吟看白云。”

元朝一个无名氏写的《冻苏秦》里第四折,有这样的话。“【鸳鸯煞】想当初风尘落落谁怜悯,到今日衣冠楚楚争亲近。畅道威震诸侯,腰悬六印,也索把世态炎凉,心中暗忖:假使一朝马死黄金尽,可不的依旧苏秦,做陌路看承被人哂!(张仪云)天下的喜事,无过父子、兄弟、夫妇团圆。杀羊造酒,做一个庆喜的筵席者。(诗云)六国纵横将相权,文才武略几人全。归来果佩黄金印,一家骨肉永团圆!”

封建的最高峰清朝的时候:诸人狱《隋唐演义》第十四回“我囊囊空虚,使你丈夫下眼相看,世态炎凉,古今如此。”

趋炎附势,古今如此,世态炎凉之处世哲学,它包含的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矛盾关系,遵循这个哲学,才好人际和谐,以求发展。

这个社会的一切都自己变化,物竟天择,社会变迁是历史的客观的,唯适者才能生存,一个人无论处在什么位置上,都要衡量仔细,趋避不当,就会有触礁沉船的危险。

人的行为的趋动总是某种利益的趋使,从这种意义上讲,善与恶,也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对与错,也只是一种意念。“理解万岁”只要理解了。什么都是有道理的,一个“理”字,还不如换作“利”字,惟利是图就是人的本性,某些伟大的文字绘画,不是就因为揭露了真实的丑恶的人性,才成就了它的伟大,这个真实世界真让我失望,失望于它的没有理,只有利,宾以为众人说“理”就是“真理”还是社会主义说的实在,世人公认的事“理”不过就是广大人民的“利益”还算马克思说了句实话,也因为成了终所仰慕的“伟大思想家”。

在今天这个世界,这个物欲恒流的社会,有谁要是逆“利”而行就是无法生存,特别是知道经济时代,人们以前所谓的“知识”也被现实的物质所征服,成为商品经济,有什么不可以用来交换呢?只要有利益的趋使。“生命”也可以交换的,今天的美伊战争,有谁真正是为了“生命”“人权”的践踏而呼喊,美国为获得经济,政治,利益,剥夺了伊人民的生命,中国,苏联等为了抵制美国的利益膨胀,维护自身利益呼喊和平,就连那些日夜守侯伊拉克的记者,所谓“零距离接触”又有多少不是为了媒体经济,名誉利益在作崇,难到他们不顾生命危险,挤的头破血流在那里发新闻,图片纯粹是为了保护伊拉克人民的生命,还不如炸掉布什的老家实在。

一切就是这么现实,这么显而易见,也不是所有的人都不明白,其实人们的心理都有着无法抗争的痛苦,因为我们无法超越这个世界,更加无法超脱自我,学校评“十佳”奖品是一部手机,还是朋友讲的实在:“要发每人一部,要么就别发,不发给我我就看着不顺,就反对。”哎:平常人所以活的真实,就在于求不得,有些人太虚伪,虚伪的人大部分都是得之多的人,他虚伪以掩盖所得。

世态炎凉,人又应怎么为文?

我也无法超脱,为什么痛苦,因为无法拯救这个世界,更痛苦的是我还得活在这个世界上,面对这个世界,我怎么活得下去?不用惊讶,无须怀疑,谁活着不痛苦呢?痛苦的人多着呢?《沧浪之水》的池大为,郁达夫《沉沦》中“我”,鲁迅《阿q正传》中的阿q,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振保……老子,庄子……他们都是痛苦地挣扎着的可怜人。

每当我躺在漆黑的,孤独的,无边的黑夜里,就会有许多灵感纷至踏来,有喜欢黑夜和无声的世界。

我时常想让自己不去想我所谓的“利益,虚荣,假”使我活的热情一点儿,就我又不得不去想,只要我接触到这个世界时常羡慕别人活的简单而快乐,“踏实生活,认真做事”。

“难得糊涂”实为人生的境界。

不进则退,只有这么两条路吗?有没有一条更适中的为别人活,为一个所爱的活?

了解源于沟通,我希望糊涂的古人能了解后世的我。

我对于你的成熟,事业,经验有着迷恋和茫然;我是年轻的,不成熟的,草率而鲁莽的;我想接近你,但要是怕只希望你是个了解我的人。

我喜欢自己变的成熟,深刻,有气质,有能力,有内涵,你的学识,你的前辈经验始终征服着我,你能明白我吗?你会接受我这样血气放刚吗?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宇の航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咖啡茶1234点评:

世态炎凉也是人文状态之一,古今有之,也成了一种文化。
文章有点议论分散,不够集中。
收尾欠缺,没能扣住主题。
我的一点意见,商榷!

文章评论共[1]个
咖啡茶1234-评论

收尾有跑到“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难得糊涂”主题上了,与世态炎凉不入流了。供参考!问好!
at:2007年07月06日 早上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