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紧箍咒”的妙用李存章

发表于-2007年07月05日 下午6:56评论-2条

“紧箍咒”的妙用

李存章

妖猴孙悟空乃东胜神州傲来国花国山石卵化生的。自小没有父母教诲,在水帘洞府自称猴王,不伏麒麟辖,不伏凤凰管,又不伏人间王位所拘束。更加之寻到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中的须菩提祖师学到无敌之武艺,不懂规矩,不知法度,惹是生非,无法无天,大闹天宫地府,犯下滔天大罪,被西天佛祖重判500年有期徒刑。

何以至此?盖为孙悟空自恃才高艺精,不伏管教,不愿受人约束所致。

老孙出身虽无父母,却也算显贵,乃仙石石卵所生,此身份也确为常人难以所比。因而,此猴野心很大,不甘只当个美猴王,愿到天上讨个一官半职。到了上界,也不知足,被封为御马监弼马温还嫌官小,要做到齐天大圣。做了齐天大圣,还要与众仙众神平起平坐,当得知王母娘娘蟠桃会上自己不在邀请名单,便翻脸不认人,由大乱蟠桃会到大闹天宫,堂堂上界主宰玉皇大帝却拿他无法。

孙悟空何以不受管束?缘于起根就无律约束所致。他从出生到成长没有得到任何的正规教育,不懂得遵纪守法这一节,不晓得知书达礼这一回,这似乎与玉帝忽视教育有关。最最重要的当是法律制度不健全,孙悟空等们得不到法律的约束,纪律的管教,便渐渐养成不服领导,不受管辖的习惯。再者,天庭中的不公允待遇,使孙大圣感到不平而闹事。虽孙悟空有官无禄,是虚衔,但也应落实相应的待遇,最起码要与众神仙一视同仁,不该分出三六九等,老孙者凭德不敢说,凭其才能武艺当为够得上等级的,就是真得只为安抚于他,那蟠桃宴会,也该有其一席之地。

总而言之,玉皇爷最终没能制伏泼猴,而落得天庭鸡犬不宁。

幸亏西天佛祖出面,把个猴头治罪判刑,使得天庭兴免于难。也不知天庭仙众从这事件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否。

由此看来,唐僧西天取经真乃明智之举,从西天取来治猴之法也是一大功绩呀!

何法治得孙大圣服服帖帖的呢?大凡研究《西游记》的人都会知道,当是那奇妙的“紧箍咒”的绝妙效用。

这“紧箍咒”也乃佛祖的密传。佛祖深知孙猴子的劣根难改,尽管重判500年徒刑也不十分奏效(这也许又是玉帝之失误,只管关押,不注重劳教)。我研究了孙悟空的经历,惟有“紧箍咒”才真正制伏了他,也只有“紧箍咒”才能使手无寸铁,万般武艺皆无的唐僧领导了他,也正因为唐僧手中有个“紧箍咒”,才使猴子遵纪守法,再不敢越雷池一步。起初孙悟空虽对师父刑未满而提前释放感恩戴德,但终对师父不尊,竟差点叫师父葬身于其“金箍棒”下,若没有这“紧箍咒”救命,这“经”是万万取不成了。

唐僧身为“取经队”队长,率领取经队经过十六个年头儿,经历九九八十一难,跋山涉水,祛妖除怪,终于完成艰巨而一伟大的使命,与其说是唐僧等坚定的信念的胜利,倒不如说是“紧箍咒”的胜利。试想,不能用“紧箍咒”先驯服孙悟空,那后果是不可想象的。

说白了,这“紧箍咒”不过就是取经队的制度纪律而已,是如来佛祖,南海菩萨给取经队制定的一条铁的纪律,这“咒语”就是一章章的规定,一条条的准则,就如“紧箍”一样,约束着取经人的行为,规范着取经人的道德。首先队长唐僧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模范地执行了取经队的纪律,然后才能说服管教其队员共同遵守。与其说唐僧用“紧箍咒”制伏了孙悟空,倒不如说是唐僧的人格力量最终震服了孙悟空。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念,都能念,都该念我们自己的“紧箍咒”。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李存章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无缘牵手点评:

无箍不成桶,无则难成序。

文章评论共[2]个
文清-评论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凡事都要有一定的约束。at:2007年07月06日 下午6:35

李存章-评论

谢谢文清的评论。at:2007年07月21日 清晨7:58